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刻在玉石上的《桃花源记》《醉翁亭记》你或许见过,但你见过刻在玉石上、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孙子兵法》《唐诗三百首》吗? 这是一门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精微雕刻。现在,在浙江自然博物馆,这门难得一见的技艺出现在了从印章、挂件到吊瓶的各色文创产品上。 5月1日起,《一刻千金——李浩精微雕刻艺术作品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B开展,共展出杭州市非遗传承人、省工艺美术大师、...
4月22日,“中国好手艺——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展览共展出浙江省首批30位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团队的近220件(组)作品,涵盖了我省陶瓷、刺绣、萧山花边、铜雕工艺、骨木镶嵌、木雕、石雕、竹编、乐清细纹刻纸、干漆夹苎、堆塑等11个工艺门类的16个品种,是对我省新时期工艺美术成就的较为全面与权威的展示。 浙江不仅有着悠久的历...
日前,“大匠之风”工艺美术大师个展系列的首场展览“郑胜宁木雕艺术展”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隆重开幕 乐清黄杨木雕以其“光润的表面,亮泽的色彩,细腻的纹理,唯美的神态”,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并称“浙江三雕”,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胜宁作为乐清黄杨木雕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直致力于黄杨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在名人肖像、当代生活、历史题材、根艺雕刻及室内外雕塑艺术领域,均体...
4月8日,“大匠之风”工艺美术大师个展系列的首场展览“郑胜宁木雕艺术展”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推出,展期为一个月。 乐清黄杨木雕以其“光润的表面,亮泽的色彩,细腻的纹理,唯美的神态”,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并称“浙江三雕”,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胜宁作为乐清黄杨木雕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直致力于黄杨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在名人肖像、当代生活、历史题材、根艺雕刻及室...
为提升讲解志愿者专业素养,更好地备战G20,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特在3月19日至3月27日期间开展了2016春季讲解志愿者考核培训。来自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15名讲解志愿者和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10名讲解志愿者参与了此次考核。 考核分三轮进行,第一轮为自选内容讲解,讲解志愿者根据自己选择的馆区内容进行5分钟讲解,博物馆考核人员根据仪容仪表、语言能力、讲解内容三方面进行评分。第二轮为随机内容讲解,...
吴海龙,男,1965年12月生,江苏宜兴人。艺名:欧阳海风,吴氏紫砂陶艺第五代传人,国家一级工艺美术设计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陶艺紫砂协会会员,中国吴氏陶艺紫砂艺术馆馆长。 出生于宜兴紫陶世家——中国吴氏陶艺金鼎商标传承人的吴海龙先生,自幼在宜兴紫陶文化工艺的熏陶下,耳濡目染,从小就对紫砂工艺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和爱好。随后,跟从父亲吴余清学做紫砂,在宜兴市新庄镇创办了吴氏陶艺工作室(专...
精彩的寒假又开始啦,伴随着浓厚的节日气氛和一堆寒假作业,这个春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为你准备了丰富又好玩的春节活动,等你一起来摇摆! ※招财进宝涂涂乐 门神财神各路神仙,春节赶场不差钱!各种填色游戏,为春节增光添“彩”啦。 地点:中国扇博物馆V学堂 ※红红火火剪刀手 感受传统习俗剪窗花,学习民间技艺剪福字,让你一次玩个够。 地点: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剪纸互动区 ※一笔一划写年味 行书...
2月2日上午,寒假高中生社会实践培训会在杭州刀剪剑博物馆一楼报告厅举行,培训围绕博物馆概况、志愿服务岗位介绍、志愿服务规范要求三方面展开。通过此次培训,同学们了解了博物馆整体布局及文化特色,明确了服务岗位内容,学习了志愿服务礼仪规范。同时,我馆优秀志愿者代表兰真理以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为同学们诠释了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志愿理念,激发大家从事志愿者工作的热忱。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作为高中生社会实践基...
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上周末在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年会”上,“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万余件珍贵文物”就入选了“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十大事件”。 据介绍,历时5年的发掘,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工艺美术文物1万余件。考古学家认为,海昏侯墓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
日前,州、台州、乐清、杭州等四地13位泥塑艺人的作品150余组,参展人员既有省市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也有民间艺人,共有9位参展大师向我馆捐赠参展作品16组。展览既全面反映了浙江泥塑代代传承的非遗特色,又生动地展出了泥塑艺人们对生活的感悟、热爱和创作激情。 浙江泥塑是浙江众多民间工艺中的一个品种,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并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此次展览筹备历时一年,我们先后深入嵊州、台州、乐清等地...
12月4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小技艺大世界——浙江泥塑展览”开幕。 据了解,此次展览以地域为纵,作者为横,展出了嵊州、台州、乐清、杭州四地共13位泥塑艺人的作品,这13位泥塑艺人中既有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也有民间艺人。举办展览旨在用泥塑这种扎根于民间的“小技艺”展示绚烂多彩的“大世界”,用最接地气的手工技艺唤醒人们心底的温暖记忆,为推广浙江省泥塑文化打造展示交流平台。 泥塑作为一...
上周是西方的感恩节,周六,杭州工艺美术馆设计了一场感恩节“感恩课堂”活动,特别通过本报征集了10户家庭一起来到馆区里,过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感恩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加志愿活动的都是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的大学生,他们为孩子们精心设计了游戏和礼物,借此让孩子们领悟到“感恩”,能主动感谢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仙林实验幼儿园小一班的孩子们在班主任徐丹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这次“感恩”课堂,她告...
你还记得唱着泥娃娃,玩泥巴玩到忘记做作业的小时候吗?你是否怀念那段用手指触碰世界的成长时光? 泥塑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种类,题材多样、取材平实,表现手法活泼有趣,贴近寻常生活。2015年临近尾声,浙江省内13位最会“玩”泥巴的大师将汇聚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用泥塑这种扎根于民间的“小技艺”展示心中绚烂多彩的“大世界”,用最接地气的手工技艺唤醒你我心底的温暖记忆。 2015年12月4日—2016...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将于2015年12月4日举办“小技艺大世界——浙江泥塑展览”, 同时举办“追梦——泥人宓风光艺术展”,展期至2016年2月21日。 杭州是一座和泥塑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明代田汝成编纂的《西湖游览志馀》就有描绘:“临安风俗嬉游,游湖上者竞买泥孩莺哥花湖船回家,分送邻里,名曰湖上土宜。” 杭州也曾是塑捏泥孩儿盛行的地方,清《得树楼杂钞》:“按杭州至今有孩儿巷,以善塑泥孩儿得名,盖...
走进位于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上寺僧人更登达吉的住所,门上“两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牌匾格外显眼。在檀香缭绕的雕梁木屋中,46岁的更登达吉正细心卷起刚刚画好的唐卡样图,目光中流露出喜悦与祥和。他说:“现在喜欢唐卡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唐卡画师,我真是赶上藏族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了。” 更登达吉的父亲夏吾才郎是第一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藏族艺人,早年曾跟随著名画家张大千在敦煌临摹作画,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