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18日,三星堆与世界上古文明暨三星堆祭祀坑发现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近百位国内外考古专家出席。会上,专家们除了进一步探寻三星堆文明在世界考古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外,还对三星堆未来的考古发掘提出了自己的期待。“以后这里肯定会(继续)有重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表示蜀王陵一定是存在的,“它(蜀王陵)的出土文物我们到现在都还没见到,就应该还在地下。”陕西师范...
“如果没有苏秉琦先生破译三星堆‘天书’,就没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发现。”18日,在“三星堆与世界上古文明暨纪念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讲起了30多年前的故事。 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在业内被简称为“两坑”,发现于1986年。而今三星堆博物馆内陈列的大多数重要文物,如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黄金面罩、金杖等国宝级文物都出自这“两坑”。“...
135件商代国宝级文物三星堆集中展出
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阙显凤主持会议。钟欣摄 7月18日,“三星堆与世界上古文明暨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开幕。百余位来自国内外的考古专家受邀出席。 据悉,此次学术会议为期两天,与会专家将就三星堆文明的特质、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三星堆文物、三星堆与十二桥文化考古学研究以及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三星堆同时期世界文明研究、三星堆文明研究的...
为纪念三星堆发掘30周年,以“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为主题的展览7月18日在三星堆博物馆开幕。包括人面纹铜方鼎、司母辛方鼎、象纹大铜铙等“国宝”级文物将与观众见面,展览将持续3个月。 据介绍,此次展览由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等8家单位共同举办。展览汇集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湖...
为纪念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三十周年,总结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三星堆与同时期国外文明的联系与交流,加强学术交流,全面推进三星堆遗址历史考古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和研究,由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和中国殷商文化学会联合举办的“三星堆与世界上古文明暨纪念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7月18——19日在三星...
大禾人面纹方鼎、司母辛鼎、“尊王、铙王、罍王”……10日,135件国宝级文物已经从全国各地运抵三星堆,即将在7月18日与市民见面。这是三星堆两坑发掘30年来,借展文物最多,邀请专家最多的一次考古研究,也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青铜文物规格最高的一次展出和研究。 事实上,当三星堆博物馆提出要进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商代青铜器对话的时候,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长...
“一般人不愿意去古遗址参观,因为觉得看不懂古遗址。”在三星堆两祭祀坑发掘30周年之际,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阙显凤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遗址并不是高深的,博物馆也不是在神台上高不可攀的。” 据悉,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核心区4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2015...
三星堆铜罍 牺首兽面纹铜罍(岳阳市博镇馆之宝) 大禾人面纹方鼎、司母辛鼎、“尊王、铙王、罍王”……10日,135件国宝级文物已经从全国各地运抵三星堆,即将在7月18日与市民见面。这是三星堆两坑发掘30年来,借展文物最多,邀请专家最多的一次考古研究,也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青铜文物规格最高的一次展出和研究。 事实上,当三星堆博物馆提出要进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商代青铜器对话的时...
图为文物“大禾人面纹方鼎”。 中新社记者 钟欣 摄 7月10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借出的近百件国宝级文物,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开箱点交。该批文物与三星堆博物馆自有的器物一起共计135件,将在7月18日开幕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上,与广大民众和游客见面。 大禾人面纹方鼎、司母辛鼎、“尊王、铙王、罍王”……10日,135件...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钟欣 摄 “文物考古和三星堆,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价值了。”谈及牵挂了大半生的三星堆古遗址,即将88岁的敖天照老人向记者强调,“我现在就怕时间不够,想做的事做不完。” 7月初的一天,记者在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区的一栋旧居民楼里见到敖天照时,刚从医院出院回家的他,正在整理有关三星堆古遗址所发掘玉器来源研究的资料,准备在十余天后参加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发掘30周年研讨会时,与到...
全国唯一以人面为饰的青铜鼎——大禾人面纹方鼎。 三星堆纵目面具。 “轻点,慢点,等一下,放稳了……”7月10日上午9点,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宝级文物在这里点交,它们将在18日与观众见面。当包装箱打开、一层层防护层拆开后,精美的文物露出了真面目,“铙王”象纹大铜铙、大禾人面纹铜方鼎……在一阵阵惊叹声中,100多件国宝级文物移交到三星堆博物馆工作人员手中并送进库房,...
一般人看不懂古遗址,也不愿意去古遗址。”时值三星堆两大祭祀坑发掘30周年之际,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阙显凤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遗址并不是高深的,博物馆也不是在神台上高不可攀的,这么多年,三星堆一直致力于遗址保护工作,并让大家通过自己的方式近距离地感受和了解遗址。” 谈及三星堆文明,世人多为出土近7000件各类遗物的两个祭祀坑所震撼。30年前,1986年7月至9月间,考古人员在地处...
参展博物馆代表检查文物大禾人面纹方鼎 参展博物馆代表检查文物象纹大铜铙 10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两位工作人员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起开螺丝,打开了木箱。伴随着阵阵惊叹声,有“中国铙王”美称的象纹大铜铙、人面铜纹方鼎等国宝级文物,正式开箱点交,为数日后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青铜的对话”做准备。 该批运抵交付的文物近百件,加上三星堆博物馆自有的器物,参展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