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15日,浙江省苍南县专门召开了县文物工作座谈会,县委宣传部、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建设局、发改局、旅游局、公安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文物分布较多的14个乡镇主要负责领导参加会议。会议回顾了苍南县2009年的文物工作情况,提出了2010年的文物工作思路。 会上,苍南县文广新局李晖华局长分析了当前文物工作形势和困难,并提出了2010年文物工作思路。县文广新局李明团书记对蒲城保护规划大纲、推荐第七批国保...
近日,浙江省苍南县蒲城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位于渔寮乡崇安村尖山烽堠进行杂草清理,发现了明代卫所烽堠营房和草架墙遗址。 尖山烽堠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建,隶属壮士所所辖。远望形如双驼,烽墩分立东西两侧,中间为营房、草架。北面地势较陡,东、西烽堠北侧均置基座,基座块石垒砌,南面留出空地作为活动场所。 烽堠顶部略小于底座,立面呈梯状。内侧块石伴碎石、黄土砌成椭圆形,外侧墙体用块石垒砌,平面呈外方内圆...
近日,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节孝牌坊。 该牌坊系三门四柱冲天式牌坊,坐东南面西北,矗立在苍南县金乡镇洪岭下村。牌坊总面阔约5.67米,总高约4.85米,石柱为花岗岩质地,基座已全部没入水中。牌坊上方中央刻有“节孝”二字,上部筑有方形牌匾,匾上书“圣旨”二字,匾周沿刻一对栩栩如生的双升龙。牌坊外侧两根石柱上,还雕刻着...
近日,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莒溪镇普查时发现了明代银矿矿洞遗址——天井山龙船坞银矿矿洞遗址。 该遗址位于苍南莒溪镇天井村,俗称“银洞坑”。遗址占地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共有矿洞50多个,面东而凿,以横坑居多,少数为竖井,洞壁清楚可见矿脉线层。遗址内尚遗留当年挖掘矿洞时留下的矿石堆积层,厚约1米,多呈碎石状。 天井山龙船坞银矿矿洞开采始于明代,已有数百年历史,且遗矿洞较...
近日,浙江省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莒溪镇普查时发现了明代银矿矿洞遗址——天井山龙船坞银矿矿洞遗址。 该遗址位于素有“苍南西藏”之称的莒溪镇天井村、龙船坞东坡,俗称“银洞坑”,遗址占地面积约为1250平方公里,共有窿洞50多个,面东而凿,以横坑居多,少数为竖井,洞壁清楚可见矿脉线层;窿洞多为一组两个呈上下垂直分布,上层主要用于透气排风,下层为主矿洞口;浅...
近日,浙江省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南宋镇普查时发现了这一“建筑博物馆”——垟尾园村欧阳宅,该建筑位于苍南县南宋镇洋尾园村,坐北面南,由台门、厢房、正房组成合院落式院落,台门位于建筑中轴线西南侧,砖砌仿木构,三开间,大门两侧为青砖墙跺,下部用块石垒砌,上用青砖侧砌,凹槽内灰塑对联,额枋之上灰塑匾额,屋面双落翼悬山顶,脊吻塑成凤鸟和小鸟杆件状,天井用块石铺设成十字相交之甬道,高于两...
12月10月,浙江省温州普查办督察组对苍南县的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了督察。督察组一行首先听取了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晖华的2008年文物普查工作情况汇报,重点审查了文物普查野外记录手册和数据登录情况,并专门赴苍南县藻溪镇实地查看清代中早期民居大厝内、藻溪老街、清乾隆遗构杨府宫等新发现文物。 温州市文物局崔卫胜局长对苍南县的文物普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普查队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日,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马站镇闸桥头村、马站镇人民政府斜对面,发现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建筑——良兴内颜宅。 颜宅坐北面南,由门厅、厢房、正厅组成合院式院落。门厅三开间,为典型的民国仿西式和清本土建筑风格结合建筑,间以方形壁柱相隔,壁柱内做成凹槽,内灰塑花草鸟兽等图案,上部开有鱼龙形排水口,明间设大门,两侧凹槽内嵌对联,花岗岩门楣之上灰塑匾额,两侧对联与壁柱间各灰塑房屋、树木、花草、人物等图案,两次间...
修缮中的积谷岭路亭 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多处有价值的文物,包括专门用于安葬二岁以下死婴的芦浦“义冢”,位于蒲壮所城交通要道、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的积谷岭路亭及石碑,建于清末、为清台湾总兵张琴家庙的南坪张氏宗祠等。苍南县由于地处沿海,屡受台风破坏,特别是2006年的超强台风“桑美”在苍南县霞关镇登陆,给这一带的古建筑带来毁灭性的打...
日前,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马站镇谢家洋村的延寿寺内发现部分珍贵文物,现保存较为完好。 据有关记载,这座延寿寺原名铁沙寺,建于南宋开禧年,僧人甚多,武功高强,个个善骑。寺院饲养多头马匹,有两个大石槽,长1.7米,宽0.8米,深0.5米,早期用于拌马料和喂马料,现用于装水(见图)。寺院里保存20块古瓦,长0.34米,宽0.26米,制作结实光滑耐用。 在寺院左侧20米山下,建有一座瓦窑。据主持陈友...
日前,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岱岭乡福掌村发现清代古民居(见图),距今200多年,现保存完好。 坐落深山之中的吴氏民居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依山而建,建筑用工精细,独具山区民居特色。整个建筑坐东南面西北,由厢房、正厅组成半敞开式院落。院落中间为天井,保持原泥土面,高于外地面,外沿用不规则块石垒砌成档墙。二者间置七级踏步,用花岗岩质地条石横铺而成。厢房四开间,阁楼式,外层间窄于其余3间,中间楼梯,与天井间置...
新岙村古戏台坐落于苍南县括山乡新岙村娘娘宫内。娘娘宫坐南面北,由门厅、正殿组成合院式院落,第一进门厅明间九架四柱,后部为戏台梁架,后檐柱与中柱间为抬梁式,五架梁上立短柱承脊檩,前带单步梁带双步梁,后檐出两跳,用垂柱,垂柱有花瓣头、花篮等,每跳悬柱间置镂空花板,下置花牙子,均镂空雕刻牡丹等花卉图案,屋面双落翼硬山顶;明间后檐与戏台搭接,戏台平面呈方形,分前后台,前台用木板并排直铺成台面,高出地面1....
日前,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芦蒲乡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处专门用于安葬二周岁以下的死婴的独特的墓葬形式——义塚。该义塚建在田园间的一块平地上,正方形城堡式结构,四面墙壁没有一处门和窗,四壁墙体高2.3米、厚约0.40米,用不规则石块砌成,墙边长25米X25米,墙体上长满了滕蔓,一侧墙外植有两株大香樟树,一侧墙体有修缮过的痕迹,整座义塚远远望去象一座掩映在树荫里的方城。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座义塚是周边村...
日前,苍南县文物野外普查队在该县渔寮乡渔寮村,发现清代道光年间解决争海屿群斗的“府宪批示”碑(见图),距今192年,保存完好。 “府宪批示”碑立在渔寮村海边,碑高1.2米,宽0.5米,厚3厘米,上方弧形青石质地,正反两面均楷书阴刻,正面刻“府宪批示”4个大字,右左直刻“特授浙江温州府平阳县正堂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赵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