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于珐琅彩瓷珍贵精美、价格昂贵,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仿珐琅彩瓷。到底应该如何鉴别珐琅彩瓷呢?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珐琅彩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 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三、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堪称“白璧无瑕”。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
图1 图2 图3 “唯恐风吹去,还怕日炙消”,古人的这两句诗,最能体现薄胎瓷的特点——薄如蝉翼,轻若浮云。一件几无重量的珍宝捧在手心,在感慨其精巧绝妙的同时,既怕它被风吹走了,又怕它被烈阳晒消,真不知如何是好,这样一种矛盾复杂的心境,每每将薄胎瓷佳器捧上手心时,最是能体会。然而能让人这样激动又紧张的佳器并不多见,现将安徽博物院藏的一件薄胎粉彩瓷碗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白釉珐琅彩花鸟...
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高7.6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6.1厘米。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外壁以黄釉为地,珐琅彩绘缠枝牡丹纹,四朵富丽的牡丹花俯仰盛开,色彩绚丽,其间点缀数朵各色小花。花朵硕大饱满,枝蔓缠绕,寓有“年年富贵”吉祥之意。内壁施白釉,外底蓝料彩双方栏内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字体笔画粗宽,挺拔端庄。 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彩瓷品种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始制,其...
清 康熙 高7.6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6.1厘米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外壁以黄釉为地,珐琅彩绘缠枝牡丹纹,四朵富丽的牡丹花俯仰盛开,色彩绚丽,其间点缀数朵各色小花。花朵硕大饱满,枝蔓缠绕,寓有“年年富贵”吉祥之意。内壁施白釉,外底蓝料彩双方栏内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字体笔画粗宽,挺拔端庄。 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彩瓷品种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始制,其制作先在景德...
我国的陶瓷历史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巅峰,而在康雍乾由朝廷内宫秘密制作的珐琅彩瓷则是巅峰之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正是因为在宫廷内制作,而不像历代御用名瓷那样在景德镇御窑厂制作,又因为它兴于清代又衰于清代,再加上民间云中望月般扑朔迷离的传说,使得珐琅彩瓷在世人的眼里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 红地开光珐琅彩牡丹纹杯 清雍正 珐琅彩菊花碗 珐琅彩瓷创烧于清康熙晚期,经雍正渐次发...
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同时还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这是过渡时期的珐琅彩器,你说它是珐琅彩吗,它有粉彩,你说它是粉彩吗,它又有珐琅釉,但瓷艺水平都很高。 珐琅彩的制作是由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素...
昨天,文博会西城区分会场举行由京彩瓷博物馆推出的“向泥土致敬”京彩瓷文化体验线活动,“京彩瓷博物馆”正式亮相。此外,由老字号居仁堂打造的“京城第一窑”也于昨天开窑。 坐落在北京老字号居仁堂内的京彩瓷博物馆,昨天正式亮相文博会,并首次推出“京彩瓷文化体验线”活动。京彩瓷博物馆于今年9月改造升级、扩建完工。通过这条体验线可以串联起馆内各大展区,市民可以享受展览展示、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之旅。 据居...
太监偷出宫外流传民间的乾隆朝御制珐琅彩宫碗、佳士得拍卖会上719万成交的御制大清粉彩九桃天球瓶、从抗战老兵手里征集的珍贵邮票展品……明日至11月1日,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旧址)举行,而作为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重要分会场,今年的文物博览会亮点纷呈。 本届文物博览会主会场设于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开展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2日,设置8大展区,...
清三代珐琅彩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一朵奇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三朝极为名贵的御用器。为康熙时始烧造。其起源于明代一种新兴手工艺品,它是在铜胎上以蓝为地色,掐以铜丝,填上红、黄、蓝、绿、白等几种色釉而成的精致工艺品。永乐时期已有这类制品,由于蓝色以景泰年间为最好,故有"景泰蓝"之称。清早期从国外进口有与景泰蓝相类似的金珐琅、铜珐琅等工艺品,国内流行在铜、玻璃、瓷等质地胎子上,用进口的珐...
相传历史上在我国江西瓷都附近,曾有一产胡姓人家,世代烧瓷为生。他家的瓷制品因 为精美得到了百姓的欢迎,也就惊动了官府。乾隆南巡肘他的臣子将胡姓制瓷献给皇上,得到皇上大大赞美。大臣想让胡姓人进宫专为皇上和皇宫制瓷。 因为种种原因姓胡的不愿意进宫,于是大臣们在宫里特设一个窑,按照胡姓人的烧制方法烧制出了精美的珐琅彩瓷器。为了表宫里与民间的不同,也为了显示这种瓷器的出处,有人就将“胡”字拆开,将专为宫中...
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 工艺最美。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同时还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这是过渡时期的珐琅彩器,你说它是珐琅彩吗,它有粉彩,你说它是粉彩吗,它又有珐琅釉,但瓷艺水平都很高。 在康熙珐琅彩瓷器上出现胭脂红...
珐琅彩,创烧于康熙时期,在雍正、乾隆时,达到顶峰。单从名字上看,就不像青花、斗彩、影青或者是五彩那样本土化。其实,最早珐琅彩的原料是舶来品,从欧洲进口的。但是珐琅彩瓷器的出现,却是清朝康熙皇帝下令宫廷匠师把铜胎画珐琅的技术移植到瓷胎上的。此种技法的成功运用使得瓷器大家族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 珐琅彩瓷为清朝宫廷御用瓷器,有时也赏赐给一些有功的大臣,而普通百姓连见到都是很困难的。在烧制过程中,...
当地时间2015年6月20日晚间,德国柏林一家名为Auctionata的在线拍卖公司,正在举办中国艺术品的专题拍卖,其中第33号拍品“清乾隆蓬莱八仙八宝转亭珐琅音乐钟”,从30万欧元起拍,最终以280万欧元落槌,加上佣金后约合人民币2400万元,买家为著名收藏家刘益谦先生。这也是国内藏家通过纯网络拍卖买到的最贵古董! 聊起购买这只“古董钟“的起因,刘益谦对笔者说:“当时,有一位专门收藏古董钟的朋...
珐琅彩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釉上彩,为釉上彩之冠。珐琅彩瓷是清康熙朝中晚期时,将西洋金属胎画珐琅的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的一个的创举。 “清三代”珐琅彩瓷制作十分考究,除预制的上等精细素瓷在景德镇御窑厂按宫廷出样的烧制外,其余的工艺全部在宫廷内务府造办处进行,雍正六年起始有自制珐琅彩料。“清三代”珐琅彩瓷均由宫廷画师彩绘,极费工时,兼之其成本极高,产量不多,多为小件器。珐琅彩瓷制成后全部由皇家垄断,...
珐琅彩瓷器从诞生、发展到渐渐衰落,只有百余年的时间,为清代宫廷垄断,专供皇帝、妃嫔玩赏和宗教、祭祀的供器之用,其制作风格和画意也完全秉承统治者的旨意,其中不乏皇帝本人的亲自指点,因此显得弥足珍贵。纵观近20年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市场,瓷器价格节节攀升,屡创新高,而珐琅彩的高贵出身,意味着珐琅彩流传到民间的数量非常有限,更加成为众多收藏家追捧的珍品。记者近日采访了古玩爱好者刘杰先生,带你揭开珐琅彩的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