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洛阳牡丹而狂欢 一座城为一朵花而狂欢,一朵花为一座城而美名。这座城叫洛阳,这朵花叫牡丹。 这座城是十三朝古都,历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如果说“十三朝古都”是这座城的厚重名片,那么“牡丹”就是这座城的华丽外衣。 洛阳牡丹 暮春三月花正红 王绣作品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朝诗人白居易笔下的“牡丹盛会...
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清嘉庆,高25.5cm,口径9.3cm,足径9.4cm。 瓶撇口,束颈,长圆腹渐敛,圈足。肩部对称置红釉描金螭龙耳。瓶外壁主体绘粉彩龙凤穿牡丹花纹,以宝相花纹、如意云头纹、变形仰莲瓣纹为边饰。圈足内施白釉,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瓶造型规整,设色艳丽,是一件颇能体现嘉庆官窑粉彩瓷器制作水平的佳作。
青花凤穿牡丹纹罐,高37.5cm,口径15.5cm,足径15.4cm。 罐直口,溜肩,圆腹,圈足,有盖,盖圆顶,宝珠形钮,盖与罐子母口相合。盖面绘缠枝牡丹花与变形如意纹,罐口绘朵花4组,两两相对,腹部主题图案满绘凤穿牡丹花纹。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 此罐胎体厚重,青花呈色鲜艳明快,纹饰清晰,生动活泼,凤凰图案用笔奔放,简洁凝练。此罐之造型与绘画风格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西里村村民近日打吃水井时,在东岳庙附近发现4块古碑,并及时上报当地文物部门。据柏乡县文物工作者现场考证,4块古碑中的宋元祐八年重造汉光武帝敕封牡丹仙子神庙碑,距今已有923年的历史。 据柏乡县文保所工作人员张少英介绍,最新出土的4块古碑分别为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重造汉光武帝敕封牡丹仙子神庙碑、大元至元三年奉祀炳灵公碑、金大定十八年祈寿碑、明代今生往世偈语碑,其中前三块为...
粉彩孔雀牡丹纹汤盆,清乾隆,高23cm,口径36×21cm,足径18×14cm。 汤盆呈椭圆形,置对称扁耳。穹形盖,上置贝式纽。内施白釉。外白地粉彩装饰。器身及盖粉彩加金描绘山石、牡丹、桃枝、孔雀、雏鸡等纹饰,由四季花束分隔出各自的主题图案。与粉彩孔雀牡丹纹托盘属于一套餐具中的两件。 本件展品由沃尔沃中国公司捐献。
木纹釉粉彩牡丹纹书式墨床,清乾隆,高4.8cm,长8.8cm,宽4.2cm。 墨床仿木几式,墨床边及四侧面施酱褐色仿木纹釉,床面饰白地粉彩牡丹纹,床面一边贴塑粉彩书卷,又如床上置枕,可供湿墨倚靠。 清乾隆朝的瓷质墨床多有仿竹木釉、家具式者,其造型均秀巧新奇,施釉刻意摹仿竹木器的质地感,并施以五彩、粉彩等纹饰,成为一类清雅优美的文玩。
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清雍正,高31.4cm,口径7.1cm,足径9.6cm。 瓶直口,削肩,圆腹,腹以下渐敛,圈足。器身呈橄榄状,颈部对称置贯耳,足边有两长方形孔可供穿带用。通体以珊瑚红釉为地,上绘数枝粉彩牡丹,三朵盛开的黄、白、粉三色牡丹在绿叶的衬托下娇艳无比。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瓶造型端庄,图案描绘精细,以珊瑚红釉为地衬托粉彩牡...
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清雍正,高6.9cm,口径14.6cm,足径6cm。 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珐琅彩描绘梅花两株,枝干苍老虬劲,设色娇艳。树下牡丹花朵怒放。一侧墨彩题“百啭千声随意好,琪花琼草逐时新”七言诗句。引首钤闲章“先春”,末尾钤闲章“寿古”、“香清”。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蓝料彩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蓝料彩双方栏。 此碗图案描绘细致入微,设色清雅,令人赏心悦目。...
粉彩牡丹纹盘口瓶,清雍正,高27.5cm,口径6.3cm,足径8.6cm。 瓶盘口,细长颈,长圆腹,近足处外撇,圈足。瓶身以粉红、桔红、翠绿、草绿及褐色彩料描绘牡丹纹。外底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瓶形体各部分比例协调,轮廓线条过渡柔和,画面构图疏朗有致,色彩淡雅宜人,每枚花瓣和叶片都描绘精细,质感逼真,堪称雍正粉彩瓷器中的佳作。
粉彩雉鸡牡丹纹盘,清雍正,高5cm,口径35.5cm,足径21.5cm。 盘撇口,折沿,浅腹,圈足。无款识。通体施白釉。盘内粉彩装饰,折沿处绘锦地开光,开光内绘杂宝纹,内底绘雉鸡牡丹纹,衬以洞石、玉兰、菊花纹。外壁光素。 此盘的装饰风格接近清康熙时期的粉彩瓷器,尤其是口沿处的一周锦地开光和图案充满盘心的装饰方法在康熙时期的粉彩器物中很常见,由此推断这件器物应是雍正早期的作品。在装饰上运用雉鸡、...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清康熙,高5.7cm,口径19.6cm,足径5.3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敞口,斜直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一周呈灰黑色,俗称“青砂口”,系模仿定窑瓷器所镶的铜釦。外壁光素无纹饰,内壁划花装饰。近口沿处以一周卷草纹为边饰,腹部刻缠枝牡丹纹,内底刻双鱼纹。 此器造型、胎体、釉色、纹饰以及铜口等特征虽逼真地模仿定窑,但釉面较宋代定窑白瓷光亮,刻花纹饰缺乏立体...
仿定窑白釉划花海水双鱼牡丹纹笠式碗,清康熙,高5.6cm,口径19cm,足径5.2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敞口,斜直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光素无纹饰。碗内划花装饰,近口沿处饰一周卷草纹,腹部为缠枝牡丹纹,内底双线圈内划海水双鱼纹。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高6.6cm,口径14.5cm,足径6cm。 弧壁,圈足,底有蓝料正楷“雍正年制”四字款。碗胎体极薄,属于半脱胎,内外釉白如雪,莹润如玉。碗外壁一侧绘雉鸡牡丹花,另一侧题墨彩诗句,色彩鲜艳雅逸,画法精工绝伦。画面中心是一雄雉鸡,在山石牡丹丛中寻食,尾翼上的各色羽毛绒光如绢,绚烂夺目。雉鸡的头颈是滕黄色,背部蓝绿相间,腹腿铁红,尾羽赭褐色。周围的山石花草以粉红、藕荷、杏黄、淡黄...
红地开光珐琅彩牡丹纹杯,清康熙,高4.2cm,口径6.3cm,足径2.3cm。 杯敞口,弧腹,圈足。器内光素无纹饰。外壁胭脂红地开光珐琅彩装饰。胭脂红色地上绘3个花瓣形开光,开光内以松石绿色作地,彩绘折枝牡丹、菊花和兰草纹。开光外绘折枝花卉纹。施彩以红、绿、蓝、紫、黄彩等为主,色彩缤纷艳丽。外底署胭脂彩楷书“康熙御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胭脂彩双方栏。 此器造型敦厚,色彩运用丰富多彩。 珐琅彩瓷...
五彩雉鸡牡丹纹瓶,清康熙,高45cm,口径12.3cm,足径14cm。 瓶撇口,直颈,颈间凸起弦纹一道,丰肩,垂腹上丰下敛,束胫(jìng音敬),近足处外撇,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洞石菊花,腹部的主题图案为洞石雉(zhì音智)鸡牡丹纹,一只色彩绚丽的雉鸡立于茂密树丛掩映的洞石之上,牡丹花盛开其间,彩蝶在花卉中飞舞。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 三行六字仿款,外围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