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潜山县余井镇柴各村牛形组发现一夫妻合葬墓 潜山县余井镇柴各村牛形组发现一夫妻合葬墓。7月1日,潜山县文物管理部门在古墓现场,根据所挖掘的文物,初步确定系南宋墓。 据了解,古墓系当地修路时发现的,文物部门在古墓内挖掘出古钱币及一些瓷碗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潜山县余井镇柴阁村牛形组近日在道路整修时发现一座古墓。7月1日,潜山县文物研究人员初步确定系一座南宋夫妻合葬墓。 据潜山县余井镇柴阁村村委会主任蒋永龙介绍,6月份,柴阁村实施村庄整治工作,6月底挖掘机在开挖土方进行道路整修时,突然发现一座疑似古墓的地下建筑。蒋永龙说,历史上当地曾有一个大型窑厂,难道这个地下建筑就是窑厂?为了不使地下建筑遭到破坏,村里立即向潜山县文物局报告。 6月30日,潜山县...
2012年5月底,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长安区发现一座葬于唐贞观十四年间的夫妇合葬墓,墓主为隋朝鹰扬郎将,该墓出土了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陶俑、铜镜、铜钱等器物百余件。 该墓葬带有明显的隋唐时代墓葬形制特点,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南朝北,由墓道、3个天井、3个过洞、甬道、封门、墓室组成,东半部则陪葬有大量的随葬品。有:灰陶罐、黄釉陶罐、鼓吹骑马仪仗俑、武士俑、文官俑、风帽...
二号棺木墓主犹如"木乃伊" 古墓棺底以北斗七星图布局 南昌一工地于6月2日发现一座明代合葬墓。经过前期准备,6月12日考古专家对两具棺木开棺发掘。首先开棺的墓主是一名女性,随之出土了玉块挂饰以及金簪等随葬品。最让人惊叹的是第二具棺木,男墓主保存完整,面容清晰。其身穿金丝龙纹官袍,腰佩和田青玉腰带,说明地位显赫。考古专家推测,男墓主应该为明代王室后人。可能是曾经叛乱的宁王后人,所以未...
图为出土的各类陶俑。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图为骑马仪仗俑。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供图 2012年5月底,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长安区发现一座葬于唐贞观十四年间的夫妇合葬墓,墓主为隋朝鹰扬郎将,该墓出土了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陶俑、铜镜、铜钱等器物百余件。 该墓葬带有明显的隋唐时代墓葬形制特点,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南朝北,由墓道...
专家推测,古墓可能被盗过 日前,德兴市银城镇南宫仓背的山上发现宋代4人(一男三女)合葬墓,这是德兴首次发现夫妻合葬墓。 22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合葬墓穴离地面约两米,4墓穴连在一起,坟顶约有1.5米的土层,合葬墓的每个墓室宽约1.1米,墓室内是微湿的黄土,整座古墓已残缺不齐。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座古墓是村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的,德兴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闻讯立即赶来。经过现场勘察,判断为宋代古墓。...
3月29日,考古人员在桂阳县仁义镇梧桐村发掘出一座北宋时期古墓,这是郴州考古史上首次发掘出宋代夫妻合葬墓。 这座墓葬长约2.8米、宽2米,是一座小型墓,有两个墓穴。墓葬年代属于北宋时期,墓葬形式为夫妻合葬墓。经过研究勘测,该墓葬主人系平民夫妇,从墓室内残留的骨骼分析,左墓室为男主人墓,右墓室为女主人墓。 墓葬内有早期被盗痕迹,墓室棺木以及墓主人的遗骨已严重腐朽,仅剩下几枚棺钉和碎骨以及两枚牙...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在辽宁省凌源市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获重大发现,首次发掘出男女双人并穴合葬墓。有关考古专家认为,这些最新发掘成果对证明中华文明在5000年前就出现了较稳定的社会制度,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据了解,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于2009年3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从2009年7月开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陆续对4个地点进行发掘清理。有关专家称,男女合葬墓的发现,可以推...
2月8日傍晚,东阳市博物馆接到群众报告,在东阳市横店镇马山前行政村万户自然村殿后山发现古墓一座。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实地勘查、了解情况,后因天色已晚,遂联系村干部安排人员进行看守,保护好现场。 翌日清晨,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墓位于万户村殿后山东南坡,坐西北朝东南,是一座双室石板墓,平面呈一个规整的矩形,总长2.4米,各墓室宽90厘米。墓葬各室由四块榫卯结构大型石板封...
2月9日,东阳博物馆考古人员发掘了一座北宋时期的夫妻合葬墓,值得一提的是,随之发掘出土的龙凤呈祥两面铜镜是东阳境内首次出土的龙纹铜镜。 8日傍晚,东阳市博物馆接到市民举报,在该市横店镇马山前村万户自然村殿后山发现一座古墓。博物馆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后因天色已晚,遂联系村干部安排人员进行看守,保护好现场。 翌日清晨,工作人员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墓位于殿后山东南坡,是一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