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上午,巍山南诏博物馆举行了开馆仪式。该馆以等觉寺为中轴线,中轴线东片区为新建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区,中轴线西片区为办公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6966平方米。 巍山历史悠久,素有“文献名邦”之称,保存在地上和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迹十分丰富,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282处,经各级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59处,拥有馆藏文物3000余件,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4项。 南诏博...
3月28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博物馆正式开馆,千年文物首次向游客和观众开放,当日参观人数达4万人次。南诏国发祥地巍山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点282处,文物保护单位59处,馆藏文物3000余件,形成了“兼容开放、宽和温馨、和谐诚意、忠勇坚贞、文明图强”的南诏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公元649年,彝族首领细奴逻建立南诏国,历经十三代王,历时250多年,为巩固祖国...
近日,“以墨呈韵”——水墨名家邀请展暨博宝美术馆开馆展在北京人民铁道报社开幕。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学及考古学教授、中关村博物馆与艺术品行业联盟主席魏坚教授,原国家文物局局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金会理事长张柏先生,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研究生课程教学部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刘选让老师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此次将展出画家的作品约80...
3月26日上午,九江侨乡博物馆在吴家大院正式开馆。这意味着这个历经两年时间打造,以吴家大院古建筑群为载体,以侨乡、侨史为主线,通过8个特色展馆展示九江侨乡文化和时代变迁的展馆正式向市民开放,也为后人保留下九江百年侨乡的特色。同日,汇集众多艺术名家的瓷画展、国画展、雕塑展和第三届广东省“九江龙”散文奖都同时在吴家大院内呈现,在这座侨乡博物馆内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艺术。 历时两年,侨乡博物...
3月23日南通气象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具有江海文化特色的南通气象博物馆是继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之后,全国第二家气象行业博物馆。该馆分为考古、物候、方志以及器测四个展出单元。 在考古单元,“海安青墩遗址”的微型立体场景尤其引人注目。据该馆主要筹建人刘佳介绍,距今5500至6000年前,青墩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这样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是形成青墩先民“干栏式”居民的主要原因。...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当天,中国南通气象博物馆对外开馆。这是继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之后,全国第二家气象行业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近千平方米,分为考古、物候、方志及器测四个展出单元。“海安青墩遗址”“小球大世界”“军山气象台”等展块,借助幻影成像和声光电等技术,凝炼介绍数千年灿烂的中华气象文明史。
中国首家赣剧博物馆22日上午在江西湾里区梅岭风景区正式对公众开放。今后,来梅岭欣赏自然山水风光的游客,还可以到赣剧博物馆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新落成的赣剧博物馆坐落于湾里区太平镇心街。馆内分为三大展区,分别介绍了赣剧唱腔的起源、赣剧的名戏名角和赣剧的发展传承。展馆内除了图文并茂的展板外,还有包括赣剧脸谱面具、文武场乐器、戏本、戏服、唱片等诸多珍贵实物展品。 国家级“非遗”赣剧...
气象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军山气象台有哪些辉煌历史,如何在“小球大世界”里看懂气象知识……在即将开馆、占地近一千平方米的中国南通气象博物馆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通过史料、实物等得到解答。 南通享有“文博之乡”的美称,博物馆数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气象博物馆的建成,将为通城再添色彩。18日,记者实地探访。 南通气象博物馆分为考古、物候、方志以及器测四个展出单元。在考古单元,“海安青...
1月30日上午,浙江东阳首个国字号博物馆——中国木雕博物馆正式开馆。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徐建华出席开馆仪式并做了重要讲话。 中国木雕博物馆整个设计处处可见融合的东阳木雕风格元素,以及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曲水流觞,树林四周再铺上古人木构水井的造型,铺排非常有意境,加上整个格调的优雅、设计的流线和古典的音乐,整体氛围古色古香,引人入胜。博物馆内收藏了不少木雕珍品...
书法圣地兰亭有一颗闪亮的明珠又嵌在兰渚山下兰亭江边——中国最大的书法专题博物馆兰亭书法博物馆主体建筑已经竣工,目前,兰亭书法博物馆正抓紧布置展览,将于今年书法节开馆。 兰亭书法博物馆是省、市级重点建设工程——兰亭保护整治工程(二期)中的重点项目。该工程位于兰亭景区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12191平方米,包括综合展厅、精品厅、临展厅、报告厅、库房、办公研究、园林景观以及休闲配套等设施。 日前,记者...
书法圣地兰亭有一颗闪亮的明珠又嵌在兰渚山下兰亭江边——中国最大的书法专题博物馆兰亭书法博物馆主体建筑已经竣工,目前,兰亭书法博物馆正抓紧布置展览,将于今年书法节开馆。 兰亭书法博物馆是省、市级重点建设工程——兰亭保护整治工程(二期)中的重点项目。该工程位于兰亭景区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12191平方米,包括综合展厅、精品厅、临展厅、报告厅、库房、办公研究、园林景观以及休闲配套等设施。 ...
近日,在经过两年多的整体修缮和展陈调整后,位于北山路41-42号的西湖博览会博物馆重新开馆试展。
3月1日,中国苴却砚博物馆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开馆。 中国苴却砚博物馆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为4794.9平方米,建筑面积4482.77平方米。以中国苴却砚台外观造型设计,包括多功能厅、综合展厅、精品陈列厅、名家展示厅、艺品鉴赏厅、苴却砚石展厅6个展厅,收藏了1600多件苴却石作品。 苴却砚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攀枝花市仁和区苴却砚特色产业的地标,也是仁和区新的旅游景点,不仅为市民、游客带...
按照刚颁布的《博物馆条例》要求,多伦路191号的“上海民间筷箸博物馆”已不再符合新的民间博物馆的条件,正处于半关停状态。 这也许是上海最小、最草根的博物馆――只有10来平方米,没有规定的展室、藏品保管场所,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没有稳定的运行经费和完备的安全设施。 见到被誉为“中国藏筷第一人”的蓝翔时,他刚从医院回来。已经85岁高龄的他,找出助听器坐下,动作缓慢。多伦路191号是个三层小楼,底楼门...
3月3日,中国最大的三线建设博物馆在四川攀枝花市正式向公众开放。馆内展品浓缩了中国1964年“三线”建设开始至1981年,长达17年的三线建设史。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占地60亩,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馆中搜集了彭德怀、李井泉、钱敏、徐驰、杨超等同志三线时期的文物,中央和全国三线建设的决策文献史料,三线重点企业航空、船舶、机械、交通、常规兵器等各类三线建设物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