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东汉古墓挖掘工作现场。陈啸摄 5月8日,记者从重庆市涪陵区博物馆获悉,日前该区一处施工工地挖掘到一东汉时期的墓葬,距今约1800年。目前抢救性发掘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考古人员将对出土的文物进行清理和修复。 据了解,2017年5月1日8时30分左右,古墓在重庆涪陵区焦石镇中心幼儿园的施工现场被发现。受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委托,涪陵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派工作人员赶往现场进行野外抢救性发...
近日,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区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18座匈奴墓葬。这些匈奴墓葬保存完整。 据考古人员介绍,此次发现的匈奴墓葬排列整齐,墓葬形制相同。从出土的器物判断,这些墓葬晚于殷墟时期,且与中原墓葬的形制内容有所不同。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考古站研究馆员 申文喜:都是一些小型的砖室墓,应该不属于典型的中原式的墓葬,它的时代应该在东汉末年到魏晋,距今1800年左右。...
近日,在河南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考古人员发现一处具有古代游牧民族特征的墓葬群。从土层和出土器物判断,这些墓葬处于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距今约1800年。 墓葬群位于安阳市殷都区大司空村集中安置区工地,属于殷墟大遗址保护区范围内,目前已清理出90多座包括商、汉、魏晋等多个朝代的墓葬。其中有18座不是典型的中原汉族居民墓葬。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文博馆员申文喜介绍,大司空村早在...
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近期发掘出18座古墓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站5月3日证实称,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初步判断,该墓葬是少数民族的家族墓葬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大司空村集中安置项目考古发掘领队岳占伟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经上报国家文物局,今年3月底对此处考古项目进行了发掘,截至目前,项目考古发掘第一期发掘面积约5000平...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国规委获悉,《广州市第二、三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现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近期,市国规委、市文广新局组织召开了《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80处)和《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88处)(以下统称“保护规划”)的专家论证会,会议同意,将上述规划成果提请市名城委审议。 广州市国规委(名城办)对广州市第二、三批历史建筑进行了逐栋的入户调查,在首批...
日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站在殷墟宫殿区以东的大司空村进行考古发掘。18座保存完整的匈奴墓葬在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的首次发现,丰富了殷墟文化的内涵。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片被揭露的区域下层为殷墟时期的遗迹,而在遗迹上层一个区域,发现了这些与殷墟遗迹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墓葬。它们葬排列整齐,墓葬形制相同,从出土的器物考古人员判断,这些墓葬晚于殷墟时期且与中原墓葬的形制内容有所不同。 中国...
男子强某自幼酷爱历史,长大后为求发财竟打起了家门口古墓的主意,他自学风水和盗墓技能,又网购洛阳铲等工具,伙同他人盗掘宝鸡陈仓区鸭限岭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群内文物18件。 农户家果园现3个盗洞 去年12月27日,凤阁岭镇鸭下岭村村民张某向拓石派出所报警称:自家果园中被人挖出三个深坑,坑内有人的头骨,怀疑是盗墓贼所为。接警后,公安陈仓分局组织警力对现场保护,随后将情况通报宝鸡市文物旅游局与刑事...
图为毗卢寺大门张帆摄 “听说敦煌来大师修复壁画了,我们一定要过来看看!”石家庄市民胡先生和付先生这两位耄耋老人互相搀扶着站在毗卢寺明代壁画前对中新网记者说。 毗卢寺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西北,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毗卢寺以保存有明代精美绝伦的宗教壁画而驰名中外,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毗卢寺的壁画共有200多平方米,保存在该寺释迦殿和毗卢殿...
关于捐赠的事,金东区孝顺镇72岁老人余春钱言出必行。半个多月前,在低田村家中,他告诉本报记者:“我打算把我收藏多年的78件老文书都捐出去。”4月20日,老人带着自己珍藏的“宝贝”赶到金华市博物馆办理捐赠手续。 这批泛黄的老文书种类繁多,有房契、地契、田契、执照、自陈细号册,还有一份较为罕见的清代《浙江布政使司官契纸》。最早的一份文书是清同治年间的。 12年前,余春钱偶遇一个在农村收废品...
村民挖出的“崇宁重宝”古币 古钱币上,“崇宁重宝”几个印字清晰可见,依然苍劲有力。4月15日,周口市郸城县的村民在挖自来水槽时,挖出总计180斤的“崇宁重宝”古币。昨日,当地文物部门负责人告诉大河报记者,“崇宁重宝”是宋徽宗年间的钱币,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昨日中午,大河报记者驱车来到挖出古币的村庄——郸城县巴集乡曹集行政村赵庄村。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记者找到挖出古币的胡同,地面上已经...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林散之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此时他已年过七旬。1973年,《人民中国》杂志第一期刊出其草书条幅《清平乐·会昌》,震动海内外书坛。此后,日本书道界的访华团体来中国,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尽管如此,林散之并末因所获殊荣而自满,他对成名...
古钱币上,“崇宁重宝”几个印字清晰可见,依然苍劲有力。4月15日,周口市郸城县的村民在挖自来水槽时,挖出总计180斤的“崇宁重宝”古币。昨日,当地文物部门负责人告诉大河报记者,“崇宁重宝”是宋徽宗年间的钱币,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昨日中午,大河报记者驱车来到挖出古币的村庄——郸城县巴集乡曹集行政村赵庄村。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记者找到挖出古币的胡同,地面上已经看不出痕迹,洞口已被填埋。据村民介...
“直到65岁,我才发现,关于杭州井的故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昨天,游历过上百座城,却执念于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住望江门的65岁老杭州陶德富如此跟时报记者打照面。 过去的13年,陶德富攀登了西湖边的180余座山,足迹遍及杭城的河溪、石桥和古城墙,如今又开始寻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另一条文化脉络——井。过去5个月来,老陶奔走千余公里,走遍了杭城99处地点的158口井,其中最早的井可以追溯到16...
到4月19日15时30分,新疆晨报各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参与新疆博物馆扩建方案投票的人数已达1.58万人,其中,仅晨报APP网民跟评就已超过2100条。 4月17日起,新疆晨报各平台报道了新疆博物馆的3套扩建方案,邀请市民投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其中晨报4月18日A8版以《新疆博物馆要扩建三套方案请您选》报道了此事。4月19日下午,记者 翻开晨报各平台留言信息看到,三大设计方案均有“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