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天山网讯(通讯员 韩静 报道)近日,从自治区档案局(馆)传出消息,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档案局(馆)保存的39卷明清档案是目前在新疆发现的独一无二的蒙古文字古籍档案,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据了解,今年3月份,县档案局(馆)邀请自治区档案局(馆)、自治区民委古籍办专家,对该县部分馆藏托忒蒙古文字古籍档案进行整理,共整理出39卷。通过自治区档案局(馆)鉴定,这39卷档案分为经文、蒙古天文学、御制满洲...
说明:张祖翼、褚德彝、杨龙石、吴让之、陈景陶、秦淦、吴志恭、钱步文等题跋,褚德彝、秦淦题签。 “天发神谶碑”又称“天玺纪功碑”,俗称三段碑,立于天玺元年(276),旧在江苏江宁尊经阁,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故原石拓本流传极罕。清代阮元、端方曾翻刻此碑,仅得其貌似。此拓“敷垂”二字显然可辨,“巧工”二字虽相连而无裂痕,且经杨龙石、张祖翼、褚德彝、陈景陶等诸位金石大家鉴定,为明拓本无疑。 ...
本报讯 近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书香人淡自庄严——周叔弢自庄严堪善本古籍展”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开幕。展览时间至5月31日,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1952年,周叔弢先生将他数十年精心收藏的715种2672册珍贵善本古籍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此展旨在纪念周叔弢向国家图书馆捐赠善本书籍60周年。 展览展示了周叔弢“自庄严堪”所藏近百种善本古籍,配合照片、档案、影音资料。展览包括...
古籍善本从大门类上说是书,但实质更贴近于文物,可以简单理解为珍贵的文字文化遗产。在当今为什么收藏者对古籍善本如此看好,各大媒体又为什么对古籍善本这么青睐?就此做了以下三点总结: 古籍善本价格一路走高 据了解,自1993年中国书店举行“北京首届稀见书刊拍卖“以来,经历10多年的发展,现在古籍善本已成为收藏系列的一个重点。据一些资料统计,古籍善本拍卖,可谓稳中有升,比如说多年前,一本残本《话人...
每一本古籍,都有一段故事。或记载着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或记录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秘闻。这些古籍,如同一位位历经沧桑的老者,见证了这座城市从沧海成桑田的变化。时光荏苒,这些古籍多少都有些破损了。这就需要有人,为它们修补破洞,洗去污渍,重焕光彩。 在扬州市图书馆古籍部里,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是两位年轻人:27岁的周永强,和22岁的王蓓。在整个部门里,他俩的岁数是最小的。每天打交道的,却都是“几百岁”的...
古籍也有“身份证”?5月1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召开的2012年广西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暨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培训班明确:广西将在两年内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普查工作,并通过“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为每一部古籍申请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号——“古籍普查登记编号”,以加强古籍管理,并为分级分类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此次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各收藏机构或个人所藏,产生于191...
11日,记者从黔江区图书馆了解到,该馆3本珍贵古籍入选第二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至此,黔江已有9种馆藏明、清珍贵古籍入选《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 据了解,此次入选第二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的三种古籍分别为:济阴纲目十四卷(明)武之望辑清康熙四年(1665) 天德堂刻本,随园九种 (清) 袁枚著,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有补配和文心雕龙十卷 (梁) 刘勰箸,清乾隆三年(1738)刻本。 ...
光明日报乌鲁木齐5月10日电(记者 王瑟 通讯员 王刚)新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日前全面启动,力争在年底完成新疆大学图书馆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的普查录入、印制《收藏单位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档》绿皮书等工作目标。 此次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范围涵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文博单位、宗教单位图书馆以及个人或私人藏书机构。普查内容包括古籍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
一本破旧不堪的古书如何被修补得焕然一新?一块已碎成小片的琉璃砖如何神奇地“痊愈”,而且亮丽如新看不出一丝“伤痕”?昨天,一年一度的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毕业生作品展正式开幕,1000余件毕业生作品在6大展区同时公开展示。而在人文学院的展区中,古籍修复专业的学生把修复一本破损古籍的整个流程展现在观众面前,各种各样的毛笔,刷子、针、线、开水、甚至面团,原来都可以在古籍修复中派上大用场! A “搓面团”、...
古代有很多珍贵的书籍,都在战乱中被毁掉了。因而,能够流传有序的书籍更是难等可贵。 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曾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佛光寺。梁思成曾认为,历朝各代没有赏鉴保护前朝建筑的习惯,重修古建势必要按照当下的审美兴趣加以改造。因而,这一寺庙得以保存无疑是一个奇迹。建筑如是,古籍善本更是如此。 纸质书本长久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不是一件易事。防潮、防蠹是最基本的保护工作,...
(记者 张庶卓)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书香人淡自庄严——周叔弢自庄严堪善本古籍展”5月9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开幕。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周叔弢先生哲嗣、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周景良,以及来自图书馆、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读者代表共计1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周叔弢先生(1891—1984)是著名古籍文物收藏家、爱国的民族实业家,曾任天津市副市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受家庭影...
有人说,书是永远恭候你的教授,书的意义是装着整个世界并随时把整个世界展示给你。如果按照这种说法,那么那些历经百年风霜的古籍,更是积淀深厚的良师,在它们的熏陶下,一代代人的精神家园得以被温泽。作为人类灵魂的引路人,藏书的意义永远在于分享,这个分享的过程,让人意识到人类精神世界的博大和宽阔。在这个温暖的四月,在人文荟萃的古城淮安,我们亲历了这样的一场博大精神世界的接力赛。淮安著名藏书家陈慎侗先生珍藏百...
色拉寺印经院是1982年开办的。当时最初的刻板版本是由雪印经院里的手工刻板提供。如今,色拉寺印经院依照这个版本,重新进行刻制,还印制了18部经典经书。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历代高僧的著作作为教材基本上都得到抢救、保护和整理,依旧沿袭传统的刻板印刷,并通过现代的扫描技术制成电子版,刻录成光盘,加以双重保护。至今,已有3000多部经典著作制刻完成并制版成书,得到妥善保护,还作为教材赠送给其他格...
中国古代文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既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和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山东是文化大省,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如何使这些古籍得以妥善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古籍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全方位的工作。普查、修复、展示、研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山东省图书馆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李西宁表示,山东省图书馆经过近5年的摸...
天山网讯(记者 金磊 报道)记者从5月2日召开的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新疆将抓紧完成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搜集任务,使每一部古籍不遗漏,不埋没失传。 “十一五”期间,我区组织编写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新疆各民族卷》,搜集到各民族古籍近700册,陆续整理出版了《哈萨克族系谱》等10多部古籍。 会议原则通过了《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十二五规划》(草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