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秘色:在越窑空前繁荣的晚唐时期,一位孤傲不仕、倜傥不羁的雅士陆龟蒙以《秘色越器》一诗尽情讴歌了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此诗用卓异的笔触为越窑扬起了一面鲜艳的大旗,同时亦给后世留下了一个难解的“秘色”之谜。五代人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诗中对余姚上林湖(今属慈溪)出产的“秘色茶盏R...
一 2007年12月中旬,在省会郑州,河南省博物院为了庆祝建院80周年,河南省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等9家单位共同举办了“国家宝藏”特别展。这次特别展汇集了全国各地的顶级国宝文物90多件套,是河南省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文物展览。这些文物包括许多秘不示人的馆藏文物,如中国国家博物院馆藏的西汉金缕玉衣、天津博物院馆藏的《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
记者昨日从屏南县委获悉,在阿联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屏南“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教科文组织遴选出的首批进入该《名录》的遗产名单。 古代木拱廊桥是具有很高学术与历史价值的传统乡土建筑,已成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现存的古代木拱廊桥主要分布在闽东北与浙西南的屏南、寿宁、泰顺等为主的山区县...
中新网杭州9月26日电(记者 童静宜 实习生 邵燕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青水秀的浙江龙泉虽地处浙西南一隅, 却因龙泉青瓷和龙泉宝剑而闻名于世,传唱千年。而自古以来一代又一代的龙泉青瓷、宝剑艺术巨匠也因这两件大自然赐予龙泉的宝物而千古流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当今中兴龙泉青瓷的这股大潮中,龙泉青瓷新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王传斌成了众多新秀中最耀眼的一颗。 越...
开幕剪彩 青瓷大师 徐朝兴发言 当你面对着一件件构思新颖、工艺术精湛、釉色晶莹的青瓷作品时,一定难以想象它们全部出自徐朝兴和他的师傅李怀德、他的弟子等十一人之手。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9月27日上午,青瓷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青瓷行业十分协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徐朝兴和他的师徒作品展在杭州历史博物馆隆重举行。这...
出土北宋莲花瓷碟非常珍贵 大墙砖比先前发现的墙砖个头明显要大 宋代瓷碗保存完整 昨天,在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工地上,考古队清理一个宋代灰坑中,出土了宋代莲花瓷碟和瓷盘各一个和一块大墙砖。考古队专家告诉记者,初步研究后发现,这个莲花瓷碟刻花、釉色工艺上乘,属于北宋五窑之首汝窑所制,非常珍贵。莲花瓷碟的出现,反映出宋代历史上烧瓷技术的高超水平,在青岛地区还是首次发现。 发现珍品莲花瓷...
有莲花瓣图案的碗。 做工细致的瓷盘。 9月26日,考古发掘人员在胶州市板桥镇遗址清理出来多件精美的瓷器,其中发掘出来的青瓷莲花碗尤其精美,而且碗的外体上雕着多个莲花瓣。专家称,这个碗很可能是贡品,并且可能是当时的朝廷高官来板桥镇时所留下的。 精品瓷器碗碟出土 9月26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板桥镇考古发掘现场时看到,考古发掘人员从现场发掘出了一个白色的条纹形状的瓷碗。据介绍,这个瓷碗是北...
青瓷猪圈、青瓷扫帚、青瓷香薰……中国有“瓷器之国”之誉,而青瓷是瓷器发展史的第一个阶段,今天开始,南京市博物馆将拿出近百件馆藏的六朝青瓷进行集中展览,这其中有一些是原先在大成殿中展出的,还有部分是江宁上坊孙吴大墓中考古发掘的,市民可去领略一下青瓷和六朝文化的独特风采。 “青瓷之王”最惹人眼 南京是六朝古都,地下深埋着数以...
公元581-618年是隋朝,共37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由于隋文帝推行一系列维护统一和发展经济的政策,结束了豪强大族分裂割据的战争,使长期处于分裂割据战争中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统一在一个政权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商品流通,手工艺技术交流扩大,陶瓷手工业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青瓷、白瓷、黄釉、黑釉瓷、低温釉陶大量生产出来。尤其青瓷的成就很突出。隋代青瓷突出的特点表现有三: 一、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相比...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定哥。起始于北宋的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龙泉地区,与福建毗邻。汉代开始,已经有瓷窑,但真正让世人认可的是北宋时的青瓷。龙泉瓷是以地域而命名,以后便相沿袭。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玉的粉青和梅...
参加2009“第三届台湾•浙江文化节”的浙江文化代表团首批团员一行14人,在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出访团团长来颖杰率领下,于8月26日晚抵达台北。一踏入桃园机场的候机大厅,醒目的“欢迎第三届台湾•浙江文化节访问团”大红横幅即映入眼帘,前来迎接的不仅有台湾方面的主办方代表、台湾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长樊兴汉等,还有专程赶来的南投县县长...
浙江是青瓷器的发源地,有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窑和六朝以来的越窑、瓯窑、德清窑、婺州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著名青瓷窑口,目前在境内已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古代窑址,而出土的青瓷器皿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在所有出土或传世遗留下来的青瓷器中,破损的、残缺的却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破损的文物自然已失去了它原有的风貌,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也不能拿到展厅去向观众展示,只能作为标本黯然地躲在库房中。因此,修复这些破损...
1988年,中国首届酒文化节在陕西省碑林博物馆举办了一个特殊的展览——中国古代酒具展。在众多的酒具中,有一件展品以它奇特的结构,别致的造型,精美的装饰令人驻足观看,引来人们阵阵的赞叹声。这件神奇的酒器就是铜川耀州窑五代末至北宋初的产品青釉提梁倒装壶。 提起这件倒装壶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1968年,陕西彬县城关公社东关大队的一位农民在城墙取土时,突然从土中挖出一件东西,他赶忙拾起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瓷器的国家,原始瓷正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这一重要阶段的产物。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瓷器为商代早期。这件原始瓷尊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典型器物,于1953年河南郑州出土,高11.5厘米、口径18.3厘米,黄褐色釉,侈口,束颈,削肩,腹下敛。肩部及腹部满布拍印纹饰。整件器物里外都涂有一层较薄的透明釉,明亮光滑,胎釉结合紧密,硬度较高,叩之有金石之声。 这件原始瓷尊已经具备了瓷器的...
图为此前出土的“阳羡青瓷”。 昨天,从宁杭铁路宜兴段考古小队传来信息,最近宜兴丁蜀方向紫云山一带先后挖掘出土了一大批“阳羡青瓷”。根据对这些瓷器胎质的集体对比考证,考古人员得出结论,宜兴紫砂矿土最早在六朝时期已经被人们普遍使用,而不是早先说的始于明代。 据了解,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包括南京博物院、无锡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内的30余名考古专家进驻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