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拓展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博物馆与家庭观众的沟通与互动平台,湖北省博物馆于5月18日举办了“国际博物馆日”家庭日活动。本次活动从近百名报名家庭中遴选了40组家庭(其中小孩为6至9岁)参加,活动分为上、下午两场。活动环节包括:楚史小课堂、趣味竞答、小小考古学家、亲子运动会、古典音乐会五个环节。“楚史小课堂”环节,由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胡昇老师为小朋友们上课。胡昇老师结合精心设计的PP...
5月20日——22日,由安徽省文物局主办,安徽省博物馆学会承办的“全省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在安徽博物院举行。来自全省90家文博单位260多名讲解员参加了培训,这是我省历届博物馆讲解培训班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本期培训班邀请了河南博物院、秦俑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博物院等单位5位专家授课。本次培训还分政府接待讲解、外宾接待讲解、普通团体观众接待讲解、青少年观众接待讲解等四...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博物馆汇聚着历史的精华记忆,在潜移默化中建设性地带动社会的人文变革。湖南省博物馆围绕这一主题,结合我馆在长沙市博物馆展出的《美洲原住民——杰夫•佛可思摄影作品展》(以下简称“杰夫摄影展”),策划了一系列教育主题活...
张文军 中国文物网(编辑 倪冰)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在如今新技术推动世界的发展,变动性日益增强的形势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与文化的重要转型期,博物馆这一重要文化机构以何种方式更好地守护和阐释人类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又以何种姿态不断持续地见证历史的发展、迎接面临的新挑战呢?日前,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博物院院长张文军。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
5月8日,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41个会员单位的46位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贾强主持。会议确定了主持秘书处工作的副理事长及秘书处日常管理的有关事宜,讨论并通过了会费管理办法、协会会员重新登记事宜、会刊名称及编辑出版工作、协会网站建设及维护事宜,秘书处及协会下设的文化产业委员会、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宣教专业委员会和纪念馆专业委员会负责人...
图为刘立先生现场讲述藏品的艺术价值。 8日,由省博物馆主办,武汉汉剧院、省戏曲艺术剧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楚腔汉调”馆藏汉剧文物展在省博物馆开幕。 据介绍,该展览是省博物馆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中的开篇之作。展品主要来自汉剧收藏家、戏迷刘立的捐赠,包括服饰、汉剧手稿等238件套,600余张老照片和300多套音像资料等。其中清代的汉绣桌围、1957年...
江西省博物馆“走近国宝·每月一宝”活动启动以来,自去年2012年1月20日起,按月逐一向广大观众公开展示20件珍贵国宝,由市民投票选出“镇馆之宝”,每月推出的文物都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看。昨日,记者从省博物馆获悉,第十四件文物青白釉胡人牵马俑已正式展出。 宋代中西贸易往来的实物例证 记者来到省博物馆展厅看到了这件做工精美、手法细腻、神态...
8日,省博物馆全力打造的国内首创、省内知名的品牌系列展览“每月一县”特展之三暨《寒地黑土明珠——魅力北林》展正式开展。 精美的瓷器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市民观赏绥化北林区出土的古文物。 整个展览共分为《历史长卷丰富多彩》、《神奇土地绿色之乡》、《栽下梧桐筑巢引凤》及《黑土精英黑土艺术》四个部分,从自然、历史、工业、农业、风土民情、人文艺术、生态旅...
韩山元先后三次向海南省博物馆捐赠珍贵文物 抗战的伤痛永不能忘怀 韩山元先生近照韩山元先生近日向海南省博物馆捐赠的文物 日军侵琼照片 日军侵琼照片翻拍自《南支派遣军》画册 近日,新加坡知名老报人韩山元借回乡祭祖之机,第三次向海南省博物馆捐赠了《南支派遣军》画册及“新加坡军港区琼崖同乡会互助部会员卡”两件文物,这对研究日本当时在华南地区包括海南的历史状况,有重要的史料...
《馆藏现代名家画展》展馆一角 丹青敷彩歌盛事,翰墨流霞颂和谐。在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贵州省博物馆为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将于4月28日至5月20日举办《馆藏现代名家画展》。据悉,该画展将展出国内馆藏现代名家画作共80幅,以飨观众。 据了解,本次展览不仅有齐白石、徐悲鸿、陈师曾、张大千、秦仲文、王雪涛、娄师白等国内著名画家的大作,还有宋吟可、王渔父、孟广涛、方小石、蒋梦谷、刘知白、卓问渔等...
为期11天的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第25期讲解员培训班,4月26日,在中国博物馆协会西安培训中心举行了结业仪式。本期培训班由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西安培训中心承办,西安半坡博物馆协办,陕西省文物局给予了重要的支持。培训班共有77名学员,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41家博物馆、纪念馆。本期培训班邀请了国内博物馆界知名的学者、专家前来授课,力图既体现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又兼顾讲解专业的独...
中华玉文化先后经历几个承前启后、不可替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现代中国,人们仍然贵金重玉:金器宣示富贵;玉器昭示人的品德,代表人的精神,寓意人的信念,表达人的愿望。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恢复唐制,在冠服上用玉来体现等级贵贱,规定玉是统治阶级的专用之物,因而明代也成为我国琢玉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 明代在江西分封了宁王、益王、淮王三蕃,经考古发掘的数十座与这三个藩王系统有关的墓葬,出土...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农具的使用有着漫长且久远的发展史。4月25日,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馆藏精品文物,一尊来自唐代的“渤海铁犁铧”,将灿烂悠久的黑土农耕文化展现在观众面前。 据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研究人员介绍,人类使用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4000到5000年前,铁犁则由古时一种叫做耒耜的农具演变而来。本次展出的唐代渤海国时期的铁犁铧...
4月19日,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第25期讲解员培训班近80名学员来到秦陵博物院进行等级接待现场观摩教学活动。秦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和宣教部四位主任带领讲解员按照一级接待的程序和要求,在一号兵马俑坑大厅前迎接学员们的到来。秦陵博物院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国家一级博物馆,在等级接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宣教部曾多次接待全国讲解员培训班学员,是全国、全省讲解员培训班的现场教学点。在北接待室,田静按照等级接待的程序...
《玉叶金枝———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玉器精品展》于本月23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展期延续至6月23日结束,本次展览展品来自明代江西宁、益两大封藩藩王及家族成员墓出土的玉器或金玉宝石镶嵌的配件。展品九十二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27件、三级文物39件。展览分为圭见礼仪、玉带尊贵、玉佩玎珰、珠玉琳琅、玉具风情、金光灿烂、金玉良缘七个部分。展览兼具观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