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德安县爱民乡红岩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座大型古村落,村落里面足足有一百五十余栋明、清时期的古民宅,而且栋栋保存十分完好,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 这处村落中的古民宅建筑群,由十余条各百米长的青石板铺就的小巷连接在一起。村落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这栋雕梁画栋的古祠堂。据专家考证,这栋砖木结构的古祠堂始建于宋代,不过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祠堂的前半部分已经毁于抗战期间。从保存完好的后半部分...
中国乡村社会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正急剧转型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古村落几乎全面濒危。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普查结果显示,我国230万个村庄中,目前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已由2005年的约5000个锐减至目前的两三千个。古村落的保护已经迫在眉捷。 在这种背景下,4月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吉安,围绕当前古村落的抢救、保...
4月12日,在乐陵郑殿镇尹家村西的古村落遗址发掘现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经过慎重研判,认定这是一处岳石文化遗址。 “岳石文化指的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夏代文化。”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曰训介绍说。3月中旬,李曰训教授一行对济乐高速工程沿线进行常规性踏查时,发现了这处距今约3500年的岳石文化遗址。 “遗址保存得很好,剖面上的灰土都很清楚,文化层很厚,内涵很...
4月12日,在乐陵郑殿镇尹家村西的古村落遗址发掘现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经过慎重研判,认定这是一处岳石文化遗址。 岳石文化指的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夏代文化。”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曰训介绍说。3月中旬,李曰训教授一行对济乐高速工程沿线进行常规性踏查时,发现了这处距今约3500年的岳石文化遗址。 遗址保存得很好,剖面上的灰土都很清楚,文化层很厚,内涵很丰富,对研究这一带的夏文...
温家宝总理在参加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时,与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对话古村落保护问题。冯骥才曾大声疾呼:“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万态的古村落的存亡,已经到了紧急关头。”总理批评说,强制拆迁,把农民赶上楼,丢掉的不仅是古村落,连现代农村的风光都没有了。 作为研究古村落保护的专家,冯骥才曾在两会上谈到,能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
钓源村存礼堂 美丽的渼陂村 万株香樟环绕的静默村落、倒映天光云影的如鉴池塘、似群马奔腾的成排高翘马头墙、屋顶开“天眼”采光的凉爽大屋…… 4月末,跟随全国古村落保护现场会专家、学者们的脚步,记者走进了江西吉安的几个古村。 吉安古称庐陵,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等,是“文章节义并重”的庐陵文人的代表。自有科举制...
中国考古简讯“南澳号”5月开启挖掘工作力争年内打捞完所有文物 今年“南澳号”第三轮水下考古发掘将于5月上旬启动,届时将力争年内完成沉船所有船载文物的发掘工作。承担“南澳号”守护工作的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为此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安保方案。五年来,“南澳号”历经三次试探性发掘和两次大规模打捞,船载文物已...
芭沟全貌(摄影:罗长安)党氏庄园全景一(头圪崂)(陕西省榆林市三普办供图) 同乐傈寨(云南维西县)摄影:李钢 春来婺源(江西婺源县)摄影:穆树忠 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文史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关于“古村落的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的讲话精神和加强保护工作的指示,摸清我国传统村落底数,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改善,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
小溪上方建的“农家乐”食肆被拆除。 昨日,经过村民8天自行拆除,违章建在省文物保护单位“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周边山溪旁的7幢食肆已全部拆除完毕,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久违了的古色古香风景重现。 据悉,桥溪村位于梅县雁洋镇阴那山麓,拥有400多年历史。随着游客不断增加,近几年来,由于盲目开发,使桥溪村的面貌受到不应有的破坏,小溪上方建了“农...
晶报“清林径古村落浮出水面”系列报道见报后,不少网友感慨这是完全不同于现代文明给人的感受。但是,随着清林径水库饮水扩建工程的进行,古村落将在不久后再次被沉入水底。 清林径水库部分库区干枯见底,几个古村露出了水面 水库扩容工程已动工 深圳龙岗区环保水务局办公室李琼芳副主任介绍,目前,清林径水库主要靠雨蓄水。去年深圳是干旱年,降水量太少,以致部分库区干枯见底,许...
作者:成江 李芳 昨天,晶报(微博)报道了清林径水库部分库区干涸,曾经被淹没的百年村落浮出水面,报道见报后引起了不小反响。第一现场、龙岗电视台等媒体纷纷前往采访,还有不少市民在看到报道后也抱着好奇心前往寻访古村落遗址。晶报记者昨日再次前往,继续发现之旅,并采访到曾参加过东江纵队的复原军人、已是82岁高龄的原村民余东兴。 多个古村落被发现 昨天下午,记者沿之前发现的古村落中的小河继续前进...
原墩头村浮出水面,古村墙壁依然留有水印。 水底古村屋顶冒出水面。 昨天,晶报报道了清林径水库部分库区干涸,曾经被淹没的百年村落浮出水面,报道见报后引起了不小反响。第一现场、龙岗电视台等媒体纷纷前往采访,还有不少市民在看到报道后也抱着好奇心前往寻访古村落遗址。晶报记者昨日再次前往,继续发现之旅,并采访到曾参加过东江纵队的复原军人、已是82岁高龄的原村民余东兴。 多个古村落被发现 昨天下...
曹保明在讲述对梅州古村落的看法。 人物简介:曹保明,著名文化学者、民俗学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参加全国古村落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之前,曹保明已经在梅州呆了3天,带队对梅县南口镇侨乡村申报“中国古村落”进行实地考察。曹保明有着一股东北人的豪爽气,记者联系采访他...
文/陈晓缅 关注中国乡村中的小动物、花卉。这是著名花鸟画家居大宁毕生追求艺术的话题之一,也对应着他的艺术世界。他把自己的艺术世界看成是一个村落,他勤奋地在“村”里耕耘着绿田地、精心地在“村”里培育着动植物,营造一个属于大家的艺术家园:自由的天地、祥宁的村落。 “村”是一个空间、地域概念,它可大可小。从江南小村到中国村,从中国村到亚洲村,从亚洲村到地球村。“村”是一个大的“家”的浓缩和扩展,...
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20日在广东梅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位古村落研究专家学者齐聚研讨会,就当前中国古村落的现状、保护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如何开展保护开发工作等展开热烈讨论。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如何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古村落”。与会专家认为,古村落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古建筑的宝库之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庭起源和变化的重要史实,是中国传统经济、社会、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