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中国玉石雕刻展在北京举行。参观者在观看玉雕大师孙宝贵创作的翡翠雕刻作品《福寿盒》。 新华社发
股市波动,房市调控,老百姓的投资理财渠道收窄之后,收藏投资艺术品便成为了一种新趋向,其中关注玉器的人众多。收藏投资玉器可以保值增值,但是玉器收藏投资学问不少,如果没有掌握,风险也不小。 首先要识玉。玉有硬玉、软玉之分,而软玉又有产地之分,产地不同其价值价格相差悬殊。"黄金有价玉无价"是指玉价因为产地和工艺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若想收藏投资玉器先要做好识别不同玉种的功课,目前市场上的和田玉...
今天,上海素以“海派”大旗引领着当代玉雕的流行潮流,它的地域决定着它在方方面面的吸纳兼容。艺术家大量吸取中外艺术精髓,绘画、雕塑、书法、石刻等,乃至当代艺术。在最具表现中国文化的玉石雕刻传统工艺上,大胆地将现代的审美引入到玉器的设计与制作上,创造形成了“海派”风格,同时,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投资者新的收藏热点。 “海派”玉雕创作者主要由上海玉石雕刻厂、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毕业生、玉商,或由他们培养...
晚报讯3月7日起,由上海宝玉石协会主办的2011年上海第三届“老庙——九天名玉·老凤祥”玉龙奖评比活动将全面展开。上海“玉龙奖”的评选是自1996年开始,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具有影响力的玉雕专业奖项,评选标准为“选料精,工艺高,创意新,总体美”,凸现海派玉雕的“创新、兼容、开放和雅俗共赏”的特点,体现当代玉雕艺术的发展水平。此次评选还将首次启动“上海玉雕大师”荣誉称号的认定。 (记者 詹皓)
吴孟婕 3月2日上午,国画大师刘旦宅先生在上海因病辞世,享年80岁。刘旦宅擅长中国古典人物画,他所绘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先后两次被搬上邮票画面。周汝昌题诗、刘旦宅绘画的《石头记人物画册》则以其“诗画合璧”,成为我国连环画史上的一部经典。据文汇报报道,刘老生前多次提起三桩未了心愿:一是上海至今仍没有世界级的美术学院,二是上海国画研究院进展不大,三是书法艺术缺乏理论研究。 微语录:小时候看刘旦宅...
3月10日至22日,缅甸内比都将第二次举办珠宝交易会,暨缅甸第48届珠宝交易会。据一位玉石商人介绍,可能是由于上一届交易会上卖到了较好的价格,本届交易会展出的玉石将达1万8千多堆,是上一届的两倍。目前,来自各玉石产地的展品正运往内比都进行重量、价格登记和审定。 玉石商人说,缅甸玉是世界上最好的玉石。由于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把玉石视为祖传宝物予以珍藏,中国是缅甸玉石的主要市场。上届交易会上中标的玉石...
近年来,国内翡翠玉石饰品市场的兴起得益于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翡翠是由很多晶体组成的,晶体的形成有大有小,有粗有细。翡翠的颜色最为丰富:白色、黄色、蓝色、紫色、青色、黑色等,形成了全色的七彩。有专家指出,充满灵气的翡翠饰品,需要人们细心的呵护和保养,虽然它很硬,但它脆,怕硬磕硬碰,虽不怕水和油,但不能接触强酸与强碱。
中国自古就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经过数千年的沉淀,玉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为了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玉石文化,在中国文化部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创作研究基地的大力支持下,“天然宝——玉石文化展”于广州友谊商店举办。届时,北京故宫鉴宝专家周南泉将为收藏爱好者进行玉石珍品鉴定并颁发鉴定证书。 据悉,是次玉石文化展已于2月20日拉开序幕。本次展览所展示的玉石珍品共有一百多件,...
考古往往充满了神秘与惊喜。我省考古人员近日在白水下河遗址发现了5000年前人类使用白灰的遗迹,在蓝田新街遗址发掘出了100余件跟生产、使用玉有关的文物,首次系统性地发现了5000多年前中国人使用蓝田玉的珍贵资料。 白灰盖房意义非凡 白水下河遗址位于陕西白水县雷村下河西村,考古人员在这里陆续发现了200多座5000年前仰韶、龙山时期的房屋遗址,并发掘了龙山时期的瓮棺葬群。更令考古人员欣喜的是,在...
早报讯 以浙江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玉器——玉琮、玉璧为设计主体的《良渚玉器》特种邮票将于3月8日发行。早报记者前天获悉,该特种邮票以玉为材质制作,一套两枚,面值1.2元。据介绍,这是国内首套玉制邮票,极具收藏价值。 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一项考古学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余杭良渚而命名,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良渚玉器其出土数量之众多,器型之丰富,工艺之先进,...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程军祥 台北报道 虽然不属于”国宝“,但是肉形石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地位,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台北60多万件文物,会基本按照3个月一次的频率更换展品,而这三件文物却不会进入轮换名单,一直在展厅永久向公众展出。 和”翠玉白菜“一样,肉形石也属于“巧雕”的作品,依台北“故宫”分级,其实只是“重要古物”,而非“国宝”。 巧夺天...
“盛世兴,美玉出”。2004年,一种新发现的美玉逐渐进入藏家的视野。其颜色“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其硬度堪比翡翠,其质地细腻且晶莹剔透。这种以黄、红两色为主色调的玉石的出现,弥补了从古至今缺少黄、红色玉种的缺憾。人们把它称为“黄龙玉”。但是,由于其出现历史较短,黄龙玉究竟是新的玉种还是观赏石的争论一直沸沸扬扬。 2011年2月1日,最新一版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GB/T 165...
这是蓝田新街遗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古人使用过的蓝田玉料(2010年11月摄)。 这是蓝田新街遗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古人使用过的骨笄(2010年11月摄)。 考古专家在鉴定蓝田玉等出土文物(2010年11月摄)。 考古往往充满了意外,对于喜欢玉石的中国人更是如此。考古学家在一处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房屋基址倾斜30度、沙脉涌出等地震迹象之余,还发掘出了一百余件跟生产、使...
1990年,32岁的缅甸人彭觉揣着八万缅币(折合人民币不到一万元),来到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边境小城瑞丽市做珠宝生意,开始了自己的中国梦。刚来瑞丽时,彭觉几乎是白手起家,与许多小商贩一样,靠在街边摆摊招徕生意,维持生计。 20年过去了,随着瑞丽市的发展,他的珠宝生意由小变大,仅在瑞丽珠宝街就开了3个店,资产过千万。彭觉精通英语、缅语,会说地道的云南方言。他多年诚信经营,在缅甸商人中享有很高...
(记者 冯国)考古往往充满了意外,对于喜欢玉石的中国人更是如此。考古学家在一处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房屋基址倾斜30度、沙脉涌出等地震迹象之余,还发掘出了一百余件跟生产、使用玉有关的文物,首次系统性地发现了5000多年前中国人使用蓝田玉的珍贵资料。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邵晶说,在蓝田县的新街遗址发现了很多大小不一的玉料,譬如玉条、玉石块等,明显的制玉工具有石钻、石钻帽、石钻头和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