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绢地星宿图》修复后(局部) 10日上午,由苏州丝绸博物馆修复完成的珍贵文物《绢地星宿图》和一件“蓝地提花棉袍”完成接收。面对焕然一“新”的出土文物,前来接收的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赞叹不已,尤其是对重现光芒的珍稀宋代织物《绢地星宿图》表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 一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似乎很轻松,究竟怎么好却道出修复这件文物背后的辛劳汗水。这件《绢地星宿图》是2003年南京花山宋...
青釉刻花莲纹碗 耀州窑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遗址性陶瓷专题博物馆,耀州窑陶瓷文物的征集在该馆文物征集工作中占有突出地位。2007年以来,耀州窑博物馆加大了文物征集工作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在陕西西安、铜川和甘肃天水等地征集了200多件唐代至金元时期的耀瓷文物,以宋代青瓷最多,器型有碗、盘、碟、盏、盏托、洗、盒、盆、壶、罐、瓶、炉、灯、钵、瓷塑等。 正如宋元丰七年(1084年)《德应侯碑》所描述...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哥窑是唯一未发现窑址的瓷窑。但在传世瓷器中,却有较多哥窑瓷器,这些传世器物,器身施有粉青、灰青或米黄色釉,通体开有细小纹片,形制精雅细巧,古朴而又素净。数百年来,人们十分喜爱这类瓷器,一直是收藏家赏玩的理想佳品,其市场价值甚高,因而,后世屡有仿制和作伪。 我们鉴定宋哥窑器,首先应当注意其胎釉、造型方面。我们通常所说的宋代或元代哥窑器的胎质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瓷胎,胎土色调有黑...
宋代之时,随着越窑青瓷的渐趋衰落,浙江龙泉青瓷则逐步兴起,最后取而代之,发展成为江南的两大窑系之一。在宋代,龙泉烧造的青瓷窑中流传得家喻户晓的有两个窑,即哥窑和和弟窑。这弟窑,也就是现在一般所谓的龙泉窑。龙泉窑青瓷和哥窑青瓷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这里主要介绍龙泉窑的辨别方法。 龙泉青瓷窑在五代时即已开始烧造,只是到了宋代才有了大的发展。不仅产量大,质量高,而且还影响着南北的其他窑口...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形成了一些着名的窑系:如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青瓷系。宋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的的境界。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釉;汝窑汁水莹润如堆脂的质感;景德镇青白瓷的色质如玉;龙泉青瓷晶润的梅子青更是青瓷釉色以之美的极致。还有哥窑满布断纹,那有意制作的缺陷美...
一、哥窑瓷器的特征: 1、胎色分两类,一类是紫黑、深灰、浅灰,多有“紫口铁足”。一类是土黄,没有“紫口”,仅是足端多呈酱褐色“铁足”。 2、釉色多为乳浊状,滋润肥厚。以灰青为主,也有浅灰青、炒米黄、浅米黄,其中炒米黄油层尤厚。 3、炒米黄釉面布满开纹片,开片有大有小,大者深褐色,小者褐黄色,匀整清晰,故称“文武片”,或称“金丝铁线”,也称“鳝血”。 4、灰青、浅青的开片为黑...
官窑 官窑专指北宋汴京(开封)官窑和南宋杭州修内司及郊坛下官窑,因专烧宫廷用器,产量很小,传世品也极少。 北宋官窑瓷的釉色以粉青、月白为主。虽然被称为“亚于汝”,但也是莹如堆脂,釉表红棕色或无色的片纹或疏或密清晰可辨。底部可以看见烧制时的支钉痕迹。器物都是各种陈设用具和文房用具。仿商、周、秦、汉铜器和玉器的造型很多。 南宋官窑釉色以粉青为主,有纹片。在器物的底部落脱处、口沿和棱角...
宋代的单色釉瓷取得了很大成就,名窑遍布全国,其中最著名的为:“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 汝窑 汝窑瓷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一带,宋时为汝州地,故名。汝窑除烧青瓷外,兼烧黑瓷、酱釉瓷和钧釉瓷,以青瓷最为精致。汝窑青瓷的胎质细密,呈深浅不同的“香灰色”。与同期官窑器很相似,釉色以粉青为主,另有天青和卵青。釉层透明和不透明的均有。釉青一般都呈一种内蕴...
鉴定宋代青白瓷,辨窑口是最重要的问题。现已发现浙江、湖南、湖北、广西、安徽、广东、福建、江西等8个省30余处窑址均烧青白瓷,其中许多精品,与景德镇青白瓷不相上下,实难辨别。如安徽出土的注碗、注壶、陶瓷餐具,究竟是景德镇窑还是安徽的繁昌窑产品,至今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看法。南丰窑产品也与景德镇窑相似,只有垫饼支烧痕与景德镇窑的黄、黑褐色斑痕不同,颜色明显浅淡,而酱口碗也是南丰窑独有。广西藤县窑的产品质量...
宋人《画子母鸡图》轴 宋王凝《子母鸡》册页 2017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台北故宫博物院”自1月1日起在北部院区推出的“画鸡名品特展”,将延续至3月25日。 人与鸡的共生关系,对人类的经济与人文活动,均有深远影响。考古学者考证中国境内的鸡骨遗存,认为至迟在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中,已出现驯化的家鸡。经过数千年的时间推移,鸡从创世神话里孵育万有的原生物,化身成为驱...
龙泉窑的青瓷以其青翠如玉的釉色闻名于世,目前还未见到宋代以前记载龙泉青瓷的文献。南宋庄季裕的《鸡肋篇》记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王所供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似乎告诉我们龙泉青瓷早在五代就已被宫廷所青睐。上世纪90年代杭州南宋皇宫遗址大量出土南宋龙泉窑青瓷残片无可置疑地确定了龙泉窑的地位,元大都、南京、北京等皇家遗址都大量出土宋、元、明龙泉青瓷残器,足以说明龙...
1月17日,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推出的跨年特展“银·宴——奥地利施瓦策瑙古堡银器展”盛装登场,将带领观众走进一场极其讲究的欧洲贵族宴会,体味不一样的餐桌礼仪与文化。 本次展览共展出近百件精致的古典银制餐具,均来源于18—19世纪奥匈帝国著名的施瓦策瑙古堡。施瓦策瑙古堡有800多年传奇历史,先后数易其主,近代还是欧洲各国政治家博弈的舞台,其堡内所藏艺术品与古董数量众多、品质卓越。展览将以古堡的管...
1月10日,由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浙江省)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福建泉州后渚港出土宋船三维数字化》顺利通过验收。 泉州是我国古代海外交通重要港口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对外通商贸易十分繁盛,曾以“刺桐港”驰名,当时港内来往于亚非间的中外商舶数以百计,为国际性的贸易大港之一。泉州又是我国古代南方重要的造船基地,所造船舶以结构坚固、抗风力强、适航性好而著称。1974年8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