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起至今,文化遗产日已走过了八个春夏,并于今夏迎来其第九个年头。时至今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前副司长屈盛瑞表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可喜成绩的...
2011年由欧洲造币局铸造的一枚纪念安迪·沃霍尔逝世25周年的特别版10欧元 过去15年间,安迪·沃霍尔基金会(Andy Warhol Foundation)下属机构艺术鉴定理事会(Art Authentication Board)不下10余次被心存不满的存疑画作持有人起诉。他们都希望理事会判定他们的画作是沃霍尔真迹,但每次都得到了相反的答案。尽管安迪·沃霍尔基金会从未输过任何一场官司,...
如何破解文物保护单位产权、资金难题,今年以来,焦作市文物局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文物保护的新方法、新途径,经过不断努力,自今年5月起,焦作市文物局将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英福公司钱庄旧址实行租赁维修保护,以更好地发挥文物资源的作用。 英福公司钱庄旧址建于1919年,现位于焦作市区新华北街东侧市蔬菜副食品公司一分公司院内,为二进四合院,现仅存中厅、后院主楼及左右配楼,现存面积614平方米,...
2014年4月18日,环球大使圆桌论坛于鸟巢举行,论坛集合十余国家大使和公使,共同探讨世界文化遗产如何优雅重生。秘鲁公使胡安·米盖尔·米兰达表示秘鲁在资源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好,在秘鲁的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社区民众都是整个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秘鲁公使 胡安·米盖尔·米兰达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刚才很多大使都谈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他们也进一步谈到了他们保护文化遗产...
5月30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在6月14日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甘肃省文物局将面向社会公众开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主题创意评选和“文物保护修复开放日”活动。 据介绍,为营造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普通大众真正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该局将面向社会公众开展“让文化...
太行山农民周书玉自从开办农家乐后,再也没有出去打工。如今年收入20万元的他,时髦地用“有车有房有存款”来形容自己的幸福生活。 今年40岁的周书玉是山西平顺县井底村村民。这座偏远山村曾是贫困的代名词。2000年,当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多元时,井底村却只有六七百元。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井底村已成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5480元。 井底村的确很美...
徽州传统村落是中国江南地区汉族村落的典型代表,也是当前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古村落。在现存的徽州传统村落中,多保留有完好的民居、祠堂、书院、街巷、园林、牌楼等明清时期徽派建筑以及体现徽州文化的历史遗迹。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徽州传统村落的现状呈现多元化特点,有的在旅游产业中寻得生机,有的依然在现代城市文明和工业化的道路上艰难踯躅。笔者以古徽州核心区的黄山市为调查对象,对其区域内的传统村落进行了实地考...
2007年,我国第一个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闽南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进入实践探索阶段。目前我国已有十多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已经走过五六年的探索历程,各个保护实验区都在探索在这新的保护模式下非遗传承发展之路,创建保护机制,那么效果如何呢?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对守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此笔者以安徽...
文化生态保护区 的英文翻译; eco-cultural protection area or eco-cultural preservation area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的“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目标而建设,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同意建立。由于目前仍处试验性阶段,因此各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待日...
简介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办非遗函[2010]499号)要求,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文化部经组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评审委员会审议、公示等程序,确定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包括北京景泰蓝制作技艺、河北衡水衡水内画、山西老陈醋酿制技艺等涉及41个项...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摄影 郗新蕊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留住手工技艺——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论坛”上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危性及其不可再生性,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把“抢救”和“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传承中延续,在发展中保护,其中“生产性保护”非常重要。 王文章指出,我国的非遗保护到今天已进行了近10年,非遗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即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作为手工技艺的...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织锦传习所 云南建水紫陶生产作坊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体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生存智慧,乃至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中国非遗保护严格贯彻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存续状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取了以下几种保护方式: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整...
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南京市博物馆总馆正式授牌,总馆将整合全市文博单位的藏品和展厅资源,建立类似“藏品配发中心”的展览库。今后,各大文博场馆的“镇馆之宝”将告别“宅居生活”,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交流互展,更好地向市民游客展示“城市记忆”、讲述“南京故事”。 城市发展越是走向现代文明,文化遗产也就越能凸显其作为城市个性印记、“特色标签”的辨识功能。在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几乎成为大都市“标配”的...
羌绣,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被人们美誉为“云端艺术”。然而,“5·12”汶川特大地震使这一民族瑰宝在废墟中仅存一丝气息。保护包括羌绣在内的羌族文化,实质上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震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在众多爱心人士、热心企业、公益组织和绣庄的苦心经营下,羌绣迎来了第二次生命,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审美价值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注度也得到极大提高。发展到今...
林育毅(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作为闽南文化发祥地与核心区,泉州在闽南文化生态区保护上,理应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率先探索科学有效的文化生态保护模式。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具有突出特色和价值的闽南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是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一种科学举措。 经过长期努力探索,泉州在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活态化保护、数字化保护上,领先全国,形成独具特色的“泉州模式”。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