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早报讯 “蓦然回首翟倚卫新海派文人玉牌赏鉴会”昨天在上海思南公馆举行。拥有“海派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诸多头衔的翟倚卫展出了他多年来创作的一批玉牌。 这些被定义为“新海派文人玉牌”的展品,与常见的仿古典主义玉牌并不一样,翟倚卫钟情于当代式创作。在他的作品中,有曲线柔美的现代女性,有透视法呈现下的景观,甚至还有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公主。翟倚卫表示,长期以来玉雕界创作题材雷同,沿袭的那些图式...
英国《每日邮报》6月10日消息,位于英国多塞特郡乡间一栋豪华古宅日前拍卖出16件中国玉器,总价高达1250万英镑,这一数目远远超出了卖家事先的预料。 这16件玉器过去60年里一直被保管在这栋建于18世纪的豪宅中,其中不少为中国清代皇家器物,包括碗、法器等。据称,这批玉器推向拍卖市场后,立即吸引了大批中国买家,价格之高令西方买家瞠目结舌。 负责拍卖的约翰·艾斯佛德表示:“由于从中国打来的咨询电话...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0日报道,位于英国多塞特郡乡间一栋豪华古宅日前拍卖出16件中国玉器,总价高达1250万英镑,这一数目远远超出了卖家事先的预料。这16件玉器过去60年里一直被保管在这栋建于18世纪的豪宅中,其中不少为中国清代皇家器物,包括碗、法器等。据称,这批玉器推向拍卖市场后,立即吸引了大批中国买家,价格之高令西方买家瞠目结舌。负责拍卖的约翰·艾斯佛德表示:“从中...
编者按: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为努力发挥“文化遗产日”展示和宣传文化遗产的平台作用,让公众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本报特推出“镇馆之宝的故事”专栏,请读者跟随记者采访的脚步,去发现省内各文博单位收藏的珍贵文物遗产,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陈 茁 实习生 申 婧 我国素有东方玉国的美称,古人爱玉,由来已...
在2010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压轴的那天,其中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在经过16次叫价后,由现场买家以9586万港元竞得,刷新了御制玉玺拍卖的世界纪录,同时,刷新了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近年来皇帝玺印的拍卖价格一路飙升,背后固然与近年兴起的“皇帝热”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由皇帝玺印本身所具有的品位、文化等特点决定的。
唐,高6.4cm,口径4.9cm,腹径7.5cm。清宫旧藏。 罐由白玉制成,圆口,鼓腹,圈足,足壁镂雕3个方形孔。器表等距饰有3天鸡,作展翅直立状,圆雕头部,翅膀与爪浮雕于器身,以阴线刻出羽毛纹理,线条简洁流畅。清代的天鸡外形特点为前有卷须,后有垂凤尾。此器上的天鸡图案造型还保留着较为原始的形象,除双翅着意刻画外,凤尾、 卷须尚未出现。如此形状的唐代天鸡作品非常少见。
在上海举办的“2011国际首饰时尚节”上,大量难得一见的珠宝首饰炫目璀璨,价值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翡翠宝玉与参观者近距离接触。 黄金有价玉无价,相比于“价格透明”的金银首饰,贵气逼人的宝玉石更吸引眼球,天价石头并不少见。 业内人士惊呼,近年来在投资意愿和炒作游资的双重推动下,翡翠玉石价格已经坐上了“直升机”,到了疯狂的地步,几何级飙升的玉石价格,并不能掩饰其中的泡沫。 疯狂石头上演价格神话 ...
如果说今年以来黄金、白银的价格从飙涨到暴跌是一场“高台跳水”表演,那么翡翠与和田玉的价格变化则更像是演出了“凌波微步”,价格一路轻松飙升。 记者近日走访石家庄玉石市场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翡翠、和田玉的价格上涨幅度高达3倍以上,而一些成色较好的和田羊脂玉的价格更是高达10000元/克。这样的上涨速度并未让市民却步,玉石的销量仍在上涨。但与市民相反,此时很多资深珠宝商却开始只敢观望不敢进货了。 ...
新浪收藏讯 “这件玉瓶完全是用北京传统玉雕技艺创作的,瓶壁薄如蝉翼,放在水面上能漂起来。”在即将于6月14日至17日举槌的北京海士德2011年春拍中,由北京传统玉雕作品、宜兴紫砂大师作品组成的紫玉金砂专场,受到社会各界防范关注,其中柳朝国《吉祥如意福寿瓶》更是老北京玉雕绝活的典范。 北京海士德2011年春拍,将于6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举槌,汇集了中国书画、油画、瓷器杂项、当代玉雕...
近日,2011上海珠宝玉器及古典家具展览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开幕。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展会集珠宝、玉石雕刻、古董家具于一体。 作为奢侈品中的“少数派”,曾经仅为顶级收藏家圈子服务的法国古董销售品牌Athena、有波兰国宝之称的EKOS玛瑙等品牌,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市场亮相。它们在当下奢侈品普遍的纸醉金迷风潮中,带来一种沉静之美。在现场,中国买家既钟情于传统的玉石精雕,对新的收藏种类,也显示出良好的...
“海外回流”作品是近年来的热点。由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所决定,当年的很多精品变成了大陆人养家糊口的“工具”,被无意识地出口到海外及港澳台地区。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大陆的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频繁活跃于国际市场,说是追求精神享受也好,说是弥补老祖宗当年的“过错”也好,“海外回流”作品近年来受到了内地人的重点关注。 “海外回流”的作品不一定是古代书画瓷器...
过去10年中,黄金涨了近5倍,白银最高涨了约9倍,铂金涨了不到3倍,而很多品种的玉石,则上涨了十倍,甚至几十倍。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游资的投机需求推高了玉石的价格。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玉石,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本报记者 吴华 玉石价格十年狂涨数十倍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专职副秘书长史洪岳日前在一次论坛上谈到,最近几年玉石价格涨幅惊人。档次较高的橘皮红田黄石雕件,2000年每克约30...
中新社三门峡6月8日电(记者 李贵刚)从王权象征到战功赏赐,从险遭遗弃到镇馆之宝……8日,专家向外界揭开了西周虢国“国宝”龙纹白玉壁鲜为人知的身世。 当日,作为2011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重头戏的“镇馆之宝的故事”系列活动,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启幕。龙纹白玉壁便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上世纪90年代,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经过...
编者按: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为努力发挥“文化遗产日”展示和宣传文化遗产的平台作用,让公众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本报特推出“镇馆之宝的故事”专栏,请读者跟随记者采访的脚步,去发现省内各文博单位收藏的珍贵文物遗产,探寻文...
从王权象征到战功赏赐,从险遭遗弃到镇馆之宝……8日,专家向外界揭开了西周虢国“国宝”龙纹白玉壁鲜为人知的身世。 当日,作为2011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重头戏的“镇馆之宝的故事”系列活动,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启幕。龙纹白玉壁便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上世纪90年代,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经过两次抢救性发掘,出土玉器3500多件组。在这座国君大墓中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玉璧即龙纹白玉璧。它是虢国的“国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