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革”结束三十多个年头了,“文革思维”还在不时显灵。这种思维复活,未必会挂着文革的招牌。事实上,任何一种遭到否定的东西,它要重返历史舞台,必然会以时髦的身份作为道具。“文革”中的红卫兵小将,没有人权、物权的概念,把暴力奉为革命行为,是这群孩子的哲学。打砸抢,成了那个时代的家常便饭。如今,打砸抢升级为零星版了,站在自诩的道德高...
近日,由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文广新局,磁州窑博物馆主办的“磁州窑对社会文明的贡献”主题研讨会在磁县召开,来自全市古陶瓷、文史、书画等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就磁州窑对社会文明的贡献为主题做了探讨和研究。在主题演讲中,专家们通过磁州窑与中国书画艺术、磁州窑与工业文明、磁州窑与民生改善和磁州窑与人生启示等方面系统的论述了磁州窑的发展、演变以及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从而多学科、全方位、多层次的推动了磁州窑对...
碧玉大型插牌《清明上河图》 昨日,记者从玉石料市场田翔工作室获悉,碧玉大型插牌《清明上河图》日前已全部完工。据介绍,这件作品是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一件玉器插牌。目前保守估价不会低于1000万。 玉 料 10吨碧玉上最好的一块 “这件作品的原材料就值500万元,而且这么好的加拿大碧玉可遇而不可求,很多时候有再多钱也买不到。”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清明上河图》的主要设计制...
近日,由昌吉州、昌吉市文物工作人员联合进行的昌吉市102号小区古墓葬群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获得重大发现,在其中一个晚清时期墓葬中发现一件明代天启、崇祯时期的青花瓷碗。 据昌吉州文物局考古人员董佔介绍,此次挖掘出土的青花瓷碗发色青翠鲜艳,深浅浓淡,富有层次立体感,胎质非常细腻。内侧绘有葡萄纹,图案明显显示是一个“官”字,在当时有祈求官爵升迁和吉祥平安之意,根据推断,是明代晚期...
最近正是度假时节,商界大亨、时装大师和娱乐圈明星们都褪下聚光灯下西装革履的盛装,轻装上阵来到世界各地的度假胜地享受假期时光。虽说这些度假服装远没有晚礼服华丽庄重,但却更好地体现了诸位明星、名流的真我性格。 拉普-艾尔坎恩 Lapo Elkann 1 国籍:意大利 年龄:34岁 身份:菲亚特品牌推广总监、意甲球队尤文图斯投资人 拉普-艾尔坎恩 Lapo Elkann 因时髦礼服而著称的拉普·...
非洲檀香木 非洲檀香木多宝阁 剖析:非洲檀香木 非洲檀香木,学名螺穗木,分布于东非、非洲西南部及南非、安哥拉等潮湿地带。心材呈深褐色,有黑色条纹,年轮比较明显,气干密度约为0.95g/cm3。材质结构均匀,纹理直。强度适中,顺纹抗压强度约为70MPa,具有油质感。心边材区别明显,光泽强,边材乳白色,日久成奶黄色;心材巧克力褐色,具深色条纹,条纹略呈黑色。生长轮略明显...
图为清理出唐代及更早时期的淤积堆积和明代小型埠头与河堤。中新社发 柯小军 摄 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对盘福路一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一批唐、宋及明清时期的文化遗物。中新社发 柯小军 摄 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对盘福路一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一批唐、宋及明清时期的文化遗物。中新社发 柯小军 摄 图为出土的一件唐代长沙窑执壶,褐彩贴花,饰胡人舞蹈形象,十分生动。中新社发 ...
这幢面积约650平方米的别墅建在台北阳明山山顶一侧,是台北士林区阳明山一个高端住宅开发项目23座住宅中的一座,台湾建筑师李天铎设计了该项目的住宅,整个建筑工程于2008年6月完工。 别墅共八层,有三层位于半地下,另五层在地上,各楼层间有电梯和中央楼梯相连,别墅地面上的所有房间都装有落地玻璃窗。房产毗邻阳明山国家公园,俯瞰公园内的保护森林。 台北阳明山山顶豪宅 千万豪宅 别墅建筑的轮廓简洁、...
8月7日,本报曾报道我市考古人员正在对长征西路一处工地进行探秘,一些古建筑遗存已重见天日。记者昨发现,其中一处古人院落里的一口古人生活用井已经“露脸”,考古专家表示,这口古井何时挖的何时废弃,有待对古井清理后加以考证。 古人用井重见天日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考古现场时,只见考古人员已在两个探方里清理出了一个个磉墩,这些都是古人建房时打下地基的“证据”。本报曾报道在一处古人院落的遗迹中,在两个...
近日,不少媒体、网民对我国世界遗产地武当山遇真宫古建筑抢救保护工程给予了报道和关注,尤其对该保护项目的方案选定及经费安排、使用等情况提出一些疑问。国家文物局有关部门负责人29日就此进行了说明。 这位负责人说,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为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保障人民生活基本需求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大建设工程。其中,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通过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从162米加...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7日对外公布一个重要发现,该所8月在广州盘福路西侧发现明清时期小型埠头和一口宋代砖井,并在现场清理出厚达2米的唐代及更早时期的淤积堆积。 该工地位于广州盘福路西、东风西路以北。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已挖出一个10米长、10米宽、近4米深的探方,探方底部有黑色淤泥。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易西兵介绍,这些淤泥均出自明代,而之前,这片工地还挖掘出厚达2米的唐代及...
(记者 杨薇)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7日对外公布一个重要发现,该所8月在广州盘福路西侧发现明清时期小型埠头和一口宋代砖井,并在现场清理出厚达2米的唐代及更早时期的淤积堆积。 该工地位于广州盘福路西、东风西路以北。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已挖出一个10米长、10米宽、近4米深的探方,探方底部有黑色淤泥。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易西兵介绍,这些淤泥均出自明代,而之前,这片工地还挖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