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截至目前,汉滨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已达200处,其中县级176处,省级23处,国家级1处。 近年来,汉滨区在切实加强各类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在全区公布文物点全部实现“四有”(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记录档案、有保护机构或保护人员、有保护标志),积极挖掘历史素材,及时上报申请,去年五里镇刘家营遗址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
记者从四川相关部门获悉,7月17日下午,四川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唐明、计财处处长潘沛、副处长胡云霞赴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在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兮、副主任唐经伟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调研并督导推进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建设工程的综合验收和陈列布展工作。 唐明副巡视在仔细察看了非遗保护中心建设工程整栋大楼后,随即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听取了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关于项目工程综合验收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
昨日,市政协进行了“发挥西安历史文化优势,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专题调研。记者获悉,我市展开对唐长安城朱雀大街、安仁坊西北角城坊墙墙基等遗迹保护,目前保护方案已经编制完成。 据悉,2012年2月至7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碑林区小雁塔西侧棚户区综合改造项目展开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发掘出唐长安城朱雀大街、安仁坊西北角坊墙墙基、唐长安城第七条横街等遗迹。唐代朱雀大...
昨悉,省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襄阳监生坡遗址等3处文物遗址名列其中。 此次全省共有172处文物入选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襄阳新增的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遗址“监生坡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福民医院旧址”和古墓葬“李永富夫妇墓”。 据介绍,“监生坡遗址”位于老河口市袁冲乡,在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被发现。遗址属石家河文化遗存,同时也有仰韶...
古墓葬的青砖上有“粗犷”的花纹。吴奇勇摄 7月22日下午拍摄的图片。墓葬未得到保护,对比发现,部分汉砖已经被撬走。 7月5日,湖北省荆门市一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东汉时期古墓葬,当地文物部门和施工单位协调半月有余,至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古墓葬随时有可能被盗挖或者遭到新的破坏。 22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位于荆门市掇刀区白庙街办江山村,古墓所在地白庙路南端改扩建工程工地虽然停工,但...
近日,湖北省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2处及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8处,红安县此次有7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其中。其中:古建筑1处,石窟寺及石刻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处,分别为:祝家楼古民居、石堰幽寻石刻、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陈锡联故居、郭天民故居、韩先楚故居、王建安故居等,另有司马岩石刻归并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九焰山遗址”中。 至此,红安县省...
刚刚在银川结束的加强文物合理利用工作交流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说,当前文物利用工作存在两方面突出问题,即利用“不够”和利用“不当”的问题。所谓“不当”,一是对一些热门景点进行不加限制的过度利用;二是只为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甚至改变文物的公共资源性质,变为私人会所;三是对文物的利用存在简单化、雷同化乃至庸俗化现象。其中“将文物变为私人会所”便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最大诟病。 ...
7月16日,鄞州区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横溪镇栎斜村的玉缸山窑址、吴徐村徐氏宗祠,鄞江镇悬慈村悬磁桥,古林镇黄古林庙、西洋港村徐氏宗祠和仓门埠头,高桥镇梁祝文化公园内的稼圃庄、万松书院和祝府,以及沙孟海书学院的沙氏五杰陵园。至此,鄞州区拥有各级文保单位139处 ,文保点268处。 本次公布的文保单位中,玉缸山窑址是鄞州已发现的最早窑址,时代为东汉。该窑址堆积面积约9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古灞桥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古灞桥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古灞桥遗址 灞桥,地处隋大兴唐长安城通往关东要道的灞河上,建于隋开皇三年(503年),唐至宋代沿用,元废,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拱桥。桥址位于西安市灞桥镇。由于长安至关东三条要道在灞河至长安城之间并为一路,中间以灞桥连通,故地位十分重要。程大昌有言:“此地最为长安冲要...
蓝天白云,青山古寺,让高耸入云的古塔显得愈加庄严肃穆。经过半年的努力,温州市龙湾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安寺塔完成修缮工作。7月22日,温州市文广新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市优秀历史文化基金会、龙湾区文广新局等单位组织评估组,对国安寺塔修缮工作进行初验收。 国安寺塔建于宋代,是温州市龙湾区继永昌堡之后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其建塔历史、出土文物、佛像艺术等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次维修工程...
近日,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作为广州市保存规模最大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继番禺大岭村后广州第二条“国宝级”古村落。 据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从2003年至今,全国分6批共评出276个古村落,其中广东省有22个...
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运河申遗,八年梦圆,正在扬州参加学术会议的我校阮仪三教授表示:“作为活的遗产,大运河申遗成功是保护的新起点。” 大运河,今天仍在使用 今天仍在使用的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从北到南全长1794公里,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
为科学保护江西的古建筑,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近日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建筑不受人为侵害。 据悉,婺源县政府以前设立100万元古建筑保护资金。从今年起,每年安排约300多万元资金用于开展古建筑保护工程。为这些古建筑建立电子档案,并树立保护标示牌。 为保护好古建筑,婺源县规划空地让农民建房,发展徽文化度假宅院,迁移到篁岭进行异地保护。通过“疏堵结合”,建立健全古建筑保护长效机制...
7月22日,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和兰州大学共同主办的“2014两岸四地青年牵手丝绸之路行”活动在兰州启动。活动以“牵手丝绸之路 传承华夏文明”为主题,组织来自大陆和港澳台12所高校的100名师生携手重走丝绸之路,参观考察沿途的18项文化古迹、自然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组织开展城市行走、世界遗产知识竞赛等5类特色主题活动。 此次丝路之行缘起于兰州大学2005年启动的“感受西部——海...
7月21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肃南县文殊山石窟群壁画修复工程开工。 该工程于2013年9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计划投资290万元,将对石窟群前山千佛洞、万佛洞窟、后山古佛洞窟内壁画进行修复,计划于2015年5月竣工。 文殊山石窟群位于甘肃省肃南县祈丰乡,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群,2001年被中国政府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距今已有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