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27日下午,“西湖情,姑苏苏梦”——杭苏两地残疾人“阳光艺术”文创作品联展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杭州市文广新局和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杭州西湖博物馆、杭州市残疾人艺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协办。 本次展览,共有书画、瓷器、刺绣、石雕等作品百余件,其中由自闭症儿童创作的作品20余件,雅俗兼容,值得观赏。这些作品均是两地残疾人艺术家的心血佳作,虽然他们身有残障...
5月20日,杭州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浙江农林大学,为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在与同学们就博物馆与文创产品的设计展开热烈讨论之后,还邀请大家参加将杭博主办的“我眼中的杭州手信”文创产品设计大赛。 讲座还未开始,农林大学教学楼的某间阶梯教室内已经满是慕名而来的同学,他们大多是艺术与设计学院本科二年级的学生,也有不少特意赶来听课的研究生。黑板左侧,本次讲座的主题——“博物馆文创中的...
记者近日从杭州市公安消防支队获悉,杭州消防队史馆正在筹建,现面向社会各界有奖征集有关杭州消防的历史文物资料。征集时间为即日起至2015年6月15日。征集范围包括老式消防装备,如车辆、灭火工具、通讯器材、服装等;具有历史记录价值的文字与图片影视资料,如照片、文件、批示、工作记录、宣传品、证章、标志、录音、录像、画册、书籍、消防报刊及原稿等;记录杭州公安消防部队发展及反映公安消防部队杰出贡献的见证物、...
身在杭州,每一个孩子都不会对“文化”这两个字感到陌生。作为六大古都之一,这个城市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每一座桥,每一堵城墙,都是立体的文物库,为我们展现着这片水土它独特的文化风貌。那么,不光是杭州,对于这个浙江的文化古迹,我们的孩子又了解多少呢? 与历史对话,来一次真正的文化之旅。这个暑假,杭州日报与杭州博物馆将联合举办一场与众不同的“奇妙文化之旅夏令营”,带着孩子从头开始,一起寻找浙里之源,...
5月19日上午,杭州市富阳区文物馆组织全体职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特邀社安消防教育培训中心教官进行授课。 围绕常见的火灾案例,结合图片和视频等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在各个环节中容易发生的火险隐患。培训涵盖了正确的火警报警程序;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逃生自救的各种技能;现场演练灭火器使用方法等多项内容。 通过此次消防安全知识的讲解培训,使全体职工掌握了一定的消防安全和火灾时的逃生知识。(...
5月16日至18日,国际博物馆日恰巧与周末相连。杭州博物馆精心策划,既有与杭报合作的少儿绘画展,也有杭州文化寻访活动,馆内、馆外连动,高潮迭起。 16日下午,“杭州文化寻访”系列活动拉开序幕,本次主题为“悬铃木下的记忆:探寻北山街上的老建筑”。由杭博工作人员带队,博物馆志愿者和热心观众自位于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昭庆寺遗址出发,探访了西湖北线众多的民国历史建筑——润庐、省庐、静逸别墅、抱青别...
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更好地让观众近距离接触、学习、体验传统手工文化,位于运河边、拱宸桥西的工美馆群整合资源、于近期推出三大版板块共计八项活动。 重要展览。目前在杭州中国扇博物馆展出“西渐的中国风:外销工艺扇及现代扇艺艺术展”,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出“百兵君子——千年一脉的中国剑文化展”,虽然风格一个艳丽一个高冷,但都各具特色。特别值得推荐的是现场配套活动,随到随玩,既动手又动...
5月23日上午9点,中国湿地博物馆将进行成长快乐大型公益主题画伞活动。 没有赶上画展的小朋友们可以报名公益画伞活动,把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湿地画下来,而画好的雨伞也将作为公益伞放置于博物馆内,为热爱自然的游客遮风挡雨,每位参加活动的小朋友都将获得博物馆认证的“公益画伞小天使”证书。 活动现在起接受报名,限50个名额,小朋友们可以通过关注中国湿地博物馆官方微信(zgsdbwg888)并回...
有朋友说,我爱杭州,可是杭州越来越难亲近。每年春秋最好的季节,都不敢再去西湖边,人山人海不说,还有各种单双号限行和道路管制措施,有车难行。 从旅游旺季的双休日单双号限行,到全年周末单双号限行,西湖景区的交通压力让主客共享越来越受到挑战。除了一个西湖,杭州还能有哪些地方可去、可玩、可享受?日益增长的旅游人数和已经达到极限的景区承载能力,日益提高的游客需求和过时的旅游产品,杭州旅游面临的瓶颈,...
从5月份开始,来鄣吴镇旅游的游客又多了一个去处。在该镇昌硕故居的右边,专门设立了一个办公室,一位手艺人现场制作扇骨,刮青、镶嵌、打磨……每一个环节,游客都可以参与进来,这便是新开放的王荣龙尚竹艺术工作室。 该工作室的主人就是王荣龙,一位杭州的民间手艺人,擅长竹艺雕刻。来到鄣吴后,暂时将扇骨制作作为工作室的核心。“扇骨的刮青是一个精细活,更需要耐心,不少游客看到后,都想尝试一番。”王荣龙说。 谈...
中国古代从战国到东汉的四百余件封泥精品10日于浙江杭州展出,通过“封泥之谜”、“封泥春秋”和“封泥艺术”等方面,再现战国、秦代、汉代的制官、地理、文书、玺印、书法等方面的信息和成果,促进一步了解战国、秦代、汉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盼回望历史,弘扬文物艺术价值。 封泥是春秋战国时期玺印的主要使用形式,当时还没有纸,也没有印泥,为防止非法启封,对需要保存或密封保护的物品或简版文书,用绳捆扎或用笥囊...
5月9日至10日,在进行了严格的报名简历筛选后,杭州博物馆举行了2015年志愿者招募现场面试,数十名来自社会各界的报名者参加了面试活动。 志愿者的面试分为讲解、策划、服务三组进行,其中讲解、服务两组考试要求报名者进行自我介绍、朗读专业讲解词,并接受现场提问;策划组则增加了撰写一份策划方案的要求。评委们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参赛选手的普通话水平、表达能力、形象语言、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综...
5月9日,杭州电视台少儿艺术团的小主播们来到了杭州博物馆,一起在杭州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畅游。用她们稚嫩的童言、清澈的童眼和纯净的童心在镜头前,向大家呈现了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杭州,并撷取了其中的国宝级文物重点介绍,举手投足间尽显烂漫童趣。 杭州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物华天宝展厅里陈列的一件件精美展品,引来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用充满求知和期待的眼光去仔细观察每一件文物,还时不时对自己...
5月7日,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度管理与数据审核培训班在杭州举办。全省各级普查办、各有关省属以上单位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约200人参加培训。浙江省普查办主任、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瑶出席培训班并讲话。浙江省普查办副主任、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主持培训。 陈瑶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我省2014年以来的普查工作情况,对今年的工作目标进行了明确部署,并就做好下阶段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根据3...
开幕主礼嘉宾合影留念 初夏的杭州,生机盎然。2015年5月8日下午三时,徐嘉炀现代水墨作品展在美丽的西湖之滨唐云艺术馆隆重开幕。中宣部原秘书长、中国政研会副会长官景辉,新华社驻香港分社原副社长、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张浚生,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上海新冠文化艺术馆艺术总监龚冠华,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李新华,《美术报》副总编辑张谷风,杭州名人纪念馆馆长吴晨,清风明月艺术空间董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