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图片看,这件广彩是晚清时期的器物。有的收藏者可能对这件藏品怀有疑问,认为其并不具备广彩独有的“面相”——大红大金。其实,晚清时期正值广彩的创新期,其时烧制的广彩面貌与传统广彩有很大区别,最大特点就是不使用传统广彩必用的“西红”(即玫瑰红,与江西景博华德镇的胭脂红相似但薄而匀),而使用“干大红”(似矾红但较浅而鲜),且红色并没有大面积使用,而仅用于点缀花朵。其余部分使用的绿色、浅蓝色和浅紫色则使得...
苏珊·菲利普斯的声音装置《远方的低地》。 新京报讯(记者李健亚)作为国内当代艺坛一大品牌的广州三年展即将于9月28日拉开主题展大幕。近日,广州三年展主办方在京公布了第四届主题展内容及参展艺术家阵容。20世纪著名的先锋派大师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2010年度英国特纳奖获得者苏珊·菲利普斯等75名(组)艺术家的作品将展示对“见所未见”这个主题的想象。 ...
近日从广州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广州农民工博物馆将铺设一条专属于务工人员的“星光大道”,留录253名务工人员代表的手模印记。首批50名务工人员代表手模印记制作并铺设完毕,其他203个手模印记也已陆续采集完毕。 主办方介绍,未来的农民工博物馆将配套新建农民工宿舍和饭堂,被打造成一个城市印记公园。“星光大道”寓意不同岗位的务工人员在城市留下的印记,用特别的...
广州大学城所在小谷围岛又发现一座东汉砖室墓,墓为“十”字形,墓砖有精美纹饰,还有刻写的“番”字。据推断墓主非富则贵,但目前尚无实物证实到底是有一定品级的官员还是富商。专家透露,广州正筹划将大学城内南汉二帝陵和古代墓葬群统一规划、建设为墓葬、遗址文物保护展示区。 东汉古墓出土61件文物 今年6月9日,小谷围岛西北部的北亭村村民在山文头岗边挖土修路时...
陶船 陶牲畜 东汉砖室墓外观 陶屋 陶人 文/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图/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广州大学城所在小谷围岛又发现一座东汉砖室墓,墓为“十”字形,墓砖有精美纹饰,还有刻写的“番”字。据推断墓主非富则贵,但目前尚无实物证实到底是有一定品级的官员还是富商。专家透露,广州...
陶船 陶牲畜 东汉砖室墓外观 陶屋 陶人 广州大学城所在小谷围岛又发现一座东汉砖室墓,墓为“十”字形,墓砖有精美纹饰,还有刻写的“番”字。据推断墓主非富则贵,但目前尚无实物证实到底是有一定品级的官员还是富商。专家透露,广州正筹划将大学城内南汉二帝陵和古代墓葬群统一规划、建设为墓葬、遗址文物保护展示区。 东汉古墓出土61件文...
何香凝绘画精品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协办,何香凝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承办的“何香凝艺术精品展”2012年广州巡展,于今年9月20日至10月7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中国历代绘画馆展出。 何香凝(1878—1972),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自号棉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是中国近现代集政治活动...
21日至26日,广东省首届玉雕作品“玉魂奖”活动将在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届时,广大市民可以免费入场,一睹超过300件广东玉雕精品的风采。 此次活动,是广东首次举办大型玉雕评选活动。在评选广东玉雕作品最高奖“玉魂奖”的基础上,还将由广东省宝协与中宝协的专家共同推选出国家作品的最高奖项“天工奖”。 据介绍,此次参展参评作品...
出土陶牛反映岭南先民农耕生活。 此次出土陶船颇有岭南地方特色。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出土文物。 昨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外公布了最新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人员在广州大学城北亭村山文头岗发现一座东汉砖室墓,考古人员从中出土60余件精美陪葬品。据了解,此墓葬是由当地村民7月份建房修路时发现的,经过1个多月的考查,目前发掘工作已将近完成。 东汉广州人到小谷围下葬 该墓室地处西南坡。考...
TRUTH》真相资料袋所包括的部分文件。 今天,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二战序幕,抗战起点九一八事变史实展》将在广州市农讲所纪念馆展出。本次共展出320多幅照片和70余件珍贵文物,均是首次在广州系统性展出。 《田中奏折》内容亮相 据专家介绍,本次展览最有价值的文献,是1931年10月编印的《日本田中内阁侵略满蒙之积极政策》,即《田中奏折》。 书的扉页是一幅东...
东汉建初元年墓出土陶城堡。 1956年在广州动物园发掘一座南越国时期竖穴木椁墓,出土鎏金铜女俑一对。 1956年在广州动物园发掘一座南越国时期竖穴木椁墓,出土“辛偃”玉印。 1956年在广州动物园发掘的东汉建初元年砖室墓。 近日,广州动物园地下发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地区考古发现结构保存最完整的东汉砖室墓。其实, 神奇的广州动物园地下藏有...
1956年在广州动物园发掘一座南越国时期竖穴木椁墓,出土鎏金铜女俑一对。 1956年在广州动物园发掘一座南越国时期竖穴木椁墓,出土“辛偃”玉印。 文/图 记者 黄丹彤 通讯员 易西兵 近日,广州动物园地下发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地区考古发现结构保存最完整的东汉砖室墓。其实,神奇的广州动物园...
位于仓边路的考古现场已被填平,变成了建筑工地。信息时报记者周平浪 摄 南汉二陵(康陵)遗址上搭建了临时防雨棚。 南汉二陵(康陵)已启动原址保护工作,并将在明年新建博物馆。信息时报记者 周平浪 摄 近日,广州相继有多个大型墓地和古建筑遗址的开挖,如最近见诸《信息时报》的东风西路小学盘福校区发现的疑似芝兰湖旧址、东风东路发现大规模古代建筑等,这些体现着古代广州的遗址和现场,在挖掘出来之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