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昨日从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获悉,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有关要求,受泥石流毁坏的白公馆、渣滓洞将原貌修复。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有关人士介绍,为恢复白公馆、渣滓洞文物的原真性,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专家意见,上述两处受损文物建筑将采用“以旧补旧”的方法修复。为实现这一目标,施工单位已经找到一处废弃房屋,将其拆下来的材料用于修复白公馆、渣滓洞。 同时,对于渣滓洞审讯室后面受损严重的围...
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修缮正定县开元寺须弥塔时,在塔顶的天宫内发现4000多件文物。经文物部门鉴定认为,这些文物中有3件属于国家二级文物,109件属于国家三级文物。 记者从正定县文保所了解到,这些文物主要有铜器、银器、漆器、玉器、蚌器、珐琅器、金器及经书等10多种,为清朝初期重修开元寺须弥塔时人们捐献之物。 据正定县文保所副所长郭玲娣介绍,3件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的文物是元代青玉螭纹带扣、明代银鎏...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20日电 (记者李晓玲)随着20余名武警部队官兵进入考古现场参加土方挖掘,国家考古所在新疆那拉提草原进行的首个重大考古发掘工作进度加快。 19日上午十时,驻疆某武警部队20余名官兵进入位于新疆巩乃斯河谷那拉提草原的考古发掘现场,在考古专家们的安排下,从三个作业面开始清理土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博士说,通过刚刚完成的古墓1/4剖面可以看出,一号草原古...
国家考古所建国以来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那拉提草原进行的重大考古发掘近日拉开了序幕。 位于阿吾拉勒山以南、巩乃斯河以北河谷地带的一座巨大的圆形古墓葬是这次考古发掘的首个现场。这里的草原文化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塞人、乌孙、匈奴、突厥和蒙古人都曾经在这片草原上纵马驰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博士说,考古专家迫切地需要通过对这座墓葬的发掘,解决学术界关注的有关西天山草...
新疆新闻网7月17日电 工人们小心地揭去覆盖在千年古墓上的草皮,开始清理墓葬四周的土方。建国以来国家考古所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那拉提草原进行的重大考古发掘揭开了序幕。 16日,新华社记者驱车千里赶到伊犁河谷草原考古现场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的考古工作刚刚开始。 位于阿吾拉勒山以南、巩乃斯河以北河谷地带的一座巨大的圆形古墓葬是这次考古发掘的首个现场。 记者看到,这...
英国国家画廊眼下面临着一个大麻烦——英国的三大家族近日宣布,他们有意把长期租借给英国国家画廊的提香、鲁本斯、普桑作品送到拍卖行以2亿英镑出售,用来偿还巨额税单和支付日益上涨的不动产消费。 这三幅现在仍悬于英国国家画廊的名作是:普桑的《圣礼》(拉兰特郡的公爵家族拥有)、提香名作《年轻男子肖像》(哈利法克斯家族所有)、鲁本斯的《詹姆斯一世国王为神》(两个世纪前就归汉普敦家族所有)。 这三幅画如...
记者日前从吉林省社科院召开的“满族说部研究座谈会”上获悉,“满族说部”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阶段性保护成果——12部650万字《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即将问世,标志着其保护传承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满族说部”是我国北方满族世代相传的一种说唱艺术,相当于人们熟知的“说书”...
国家文物局近期将投资80万元修建东仓《大藏经》保护馆,保护存放于玉树藏族自治州一户藏族牧民家中的《大藏经》。 据悉,这部《大藏经》原先保存在玉树州囊谦县白扎乡一座碉楼里,由当地东仓家族世代保管。1995年,东仓家族的传人——东仓保毛一家从囊谦搬到了结古镇,《大藏经》也随之离开碉楼。 这部《大藏经》的经文全部为手写体,用金粉、银粉、朱砂、墨等书写在牛皮、桦树皮和藏纸上。经文的夹板和捆带上还雕刻、...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她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目前,中国沿线七个省区已就联合申遗机构组建和工作模式等具体事宜进行了协商,申遗工作开始进入实质性筹备状态。 陕西、河南、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七个省区的代表前两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议,分别阐释了各自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所申报的理由和意义,以及自去年八月丝绸之路跨国联合...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今天在此间圆满落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各地文化部门的官员和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重大课题发表了建设性意见。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作了“承续民族血脉,守护精神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重道远”的主题演讲。 周和平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
中国国家话剧院将搬出地安门帽儿胡同,迁至宣武区广安门外首钢特殊钢6号地,新剧院建设工程将于6月动工。 据《北京日报》9日报道,国家话剧院新址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总投资3.1亿元。新剧院建设中将按照专业话剧演出的要求“量身定做”,其中演出区由一个900座专业剧场及公共服务空间、演出业务辅助用房组成,舞台布置、灯光、音响等设备统一按照话剧演出要求设计,给观众提供最佳的视...
近日,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海南召开了首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李最雄、黄克忠等11名首届委员会委员及科研基地依托单位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参加会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科技信息处负责人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科研基地提交的《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开放课题管理办法》、《2007年古...
有着“东方庞贝古城”之称的青海喇家灾难遗址,长期以来仅用一些塑料布、枯树枝和简易帐篷来保护,损坏较为严重。这一状况正在得到改善。去年青海省投资80万元在4座房址上修建了一个保护展示厅,今年,国家将拨款150万元用于这座珍贵史前遗址的保护。 喇家遗址位于黄河上游北岸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小盆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它十分难得地保留了史前古地震、古洪水等多重灾变遗迹,...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告诉记者:“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为保护那里的文物,已经投入7亿多元。” 据统计,西藏自治区目前拥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4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馆藏文物数十万件。 这些文物古迹凝结着藏地的悠久文明和迷人风光,一直为国内外有关专...
由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以敦煌研究院为依托,以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修复、石窟寺加固以及相关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为主的全国首批科研基地――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自2005年11月正式挂牌以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尤其是在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课题申报与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实施、科研成果应用、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积极开展科研基地建设及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试验楼的设计方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