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21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该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了更好地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生态环境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条例》创设性地规定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根据《条例》,符合下列条件的特定区域,所在地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
近日,位于泗水县泉林镇的古卞国博物馆项目已完成主体地下一层主体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展示卞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杰出的先贤雅士事迹,带动泗水文化的发展。这是今年泗水县加大对文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泗水是泗河的发源地,古代居民大多沿河居住,留下了大量的遗址、古墓群,全县登记在册的文物约有470余处。泗水县为把文物保护好,在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上,加强县、...
文化部20日举行的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透露了近期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新举措。无论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库房、档案室里的文献拍摄成纪录片,鼓励各地非遗表演或民间文艺进入文化馆站、文化广场,从而成为当地的生活和娱乐方式,还是提高非遗产品创作设计水平鼓励衍生品开发,其目的只有一个——让遗产真正“活”起来。 ——不赞成把传统村落老街老宅变成没有原居民的“空心遗...
为了有效遏制盗墓分子利用秋收时节劳作繁忙的可乘之机,近日,川店镇针对性地加大防范力度,确保古墓保护到位。 该镇每周由镇委、政府班子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到墓区巡查,对护墓早晚巡查记录、夜间互通情报执行情况、现场巡逻情况、墓区防护环境、墓区动土管理、gps通讯联系等进行了重点督查。对在册封土堆做到一处不漏,详细查阅巡护的天气、路径和异常动向记录。要求做到每日夜巡查汇报在21-22时,有事说事,无事...
杜金鹏主持 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于2014年8月15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宣布成立。 成立大会由杜金鹏先生主持,并介绍了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的成立背景、推荐名单与筹备会议情况。与会专家学者经过认真讨论和修改,通过了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的组织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委员会的领导机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关强为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对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文物的劣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为什么还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与时间去保护呢?即使对文物进行了保护,又能让它保存多久呢?能永远保存下去么?这样的问题一旦提出来,我们就必须对其进行认真地思考和解释,为文物保护找到其哲学基础,否则整个文物保护学科的合理性就要受到怀疑,而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也难以被众人理解了。 自然界中物质的发展变化是...
20日上午,文化部召开季度例行发布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成为发布会焦点。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文化部将会尽快出台《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在兼顾城镇化和非遗保护的同时,还将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工作人员展开大规模培训。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会上透露,今年以来,文化部配合全国政协组织开展了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调研活动,并在6月14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召开了有关学术研讨会...
今日,文化部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向记者介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 对于非遗产品的创作生产,马盛德强调,一是秉承传统、不失其本;二是改良制作,提高品质。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研发出新的材质和技术,提升品质,遗产的价值才能充分展示出来,遗产也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此,文化部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和企业建立非遗保护生产技术的研究机构和重点...
早在4000年前,和林格尔这片土地就已经有人居住并开始繁衍生息。历经岁月更迭,很多文化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也有一部分以非物质的形式流传了下来,比如一种技艺,一种习惯。在和林格尔,对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让不少民间传统技艺在保护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和林格尔剪纸是中国北方剪纸最具有代表性的剪纸遗存之一。它是由世代生活在和林格尔地区的广大农牧民劳动妇女群体为主体创造的,经过代代传承发...
8月16日,记者到焦作温县张寺村探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发现他与2008年被“发现”时的状况并无二致:生活困难,没有传人,不同的是更见衰老。询问当地有关部门,一位工作人员称,洪山调虽已进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其传承现状“一个人影响有限”,加之“经费有限”,故未能对其进一步保护。这种境况令人唏嘘,也令人质疑。 洪山调的文化价值绝不仅仅限于马九信“一个人”。洪山调被当地媒体报道后,中国...
文化部于20日上午10时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化部非遗司马盛德副司长介绍下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具体包括开展贯彻《非遗法》的执法检查、建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评估制度和监测体系、加强非遗保护与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改进、鼓励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拓展与丰富非遗的主题及表现形式、支持举办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开展大规模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开展非遗抢救性保护成果的利用和传播、强调...
历经五千年的风雨沧桑,中华民族孕育出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花儿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艺术,历经岁月的洗涤,保留了全部的精华,展现出了其最本质最原始的气息,这一文化瑰宝亟待我们去保护、继承和发展。8月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宁夏花儿文化调研队”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了以调研宁夏花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为主题的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飞扬青春,追寻文化遗产 8月5日,花儿文化调研队...
在今天上午文化部举办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饶权表示,着眼于守护好中国文化基因和共有精神家园,文化部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包括可移动文物保护、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以及大遗址保护。文化部注重城镇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保护,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尽快出台《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在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主任、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主任姚立军的陪同下,调研西安城墙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 在对西安城墙进行现场调研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姚立军就城墙景区及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目前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汇报。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提出了该馆与城墙景区融合发展的设想。会上,郑育林表示,老城区的保护开发需要创新管...
8月19日下午,“云南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授牌仪式暨“滇戏保护传承”研讨会在昆明举行。牛街庄滇戏博物馆荣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 据介绍,牛街庄滇剧博物馆收藏、复建、整理了云南几代滇剧艺人们遗留的宝贵传统文化,从明末清初期年间至后期各个时期的剧本、戏曲、戏剧照片、文化、古戏台、古门头、花方、格子门,是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滇戏是云南的主要地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