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29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负责的米易县庙门前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在7个月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房址7座、灰坑127座、灶6座、灰沟7条、陶窑4座,以及大面积的红烧土面堆积,出土陶、石、矿各类小件700余件。 2013年5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成昆铁路(米攀段)进行考古调查时,在米易县丙谷镇沙沟村河边的梯田下发现了庙门前的遗址。 现场考古发掘人员介绍,2015年1月正式对该遗址进...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经过两年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考古队在新疆木垒县,发现一处距今2000年的大型古墓群,初步判断是秦汉时期的大型墓葬,如此规模的大墓在东天山地区还是第一次见到。墓群保存较好,古墓群类型多样,数量较多,其中秦汉古墓群面积大约6万平方米,不过墓主的身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墓群所在的新疆木垒县曾是重要的交通咽喉地带,从古代丝绸之路角度看,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孔道,也是绿...
8月4日21时20分左右,赣州市红旗大道下穿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发现一处古墓葬。8月5日11时,赣州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勘察后,初步确认这处古墓葬是南北朝时期墓葬。从墓室内坍塌的泥土判断,古墓已造成二次破坏,有可能被盗挖过。 据施工单位赣州城投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8月4日21时20分,挖土机在作业时发现异样,随后挖出了两个圆拱形建筑体,建筑体砖块上还能看见花纹。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拨打110,同时向...
经过两年原野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以下称木垒县)发现一处距今2000年前的大型古墓群,根据现存墓葬型制和采集的遗物,初步判断为秦汉时期大型墓葬。 此次发现的平顶山墓群,位于新疆木垒县照壁山乡平顶山村东南2公里处的丘陵地带,古墓群类型多样,数量较多。其中秦汉古墓群面积约6万平方米,共分布有5座圆形土石封堆墓。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介...
下寨遗址2010年度发掘Ⅱ区 资料照片 下寨遗址随葬玉钺及玉璜 资料照片 下寨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下寨村北,地处滔河与丹江交汇处。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对下寨遗址进行了持续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表明,遗址主要堆积为仰韶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和东周时期遗存,现存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在2012——2013两...
龙井日本总领事馆旧址又称间岛日本总领事馆,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政府大院内,占地4万2944平方米,建筑面积2503平方米,是中国目前保存较完好的日本总领事馆旧址之一。 据龙井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朴浩万介绍,日本在满清时期设立的“间岛日本总领事馆”,名义上是外事机构,实际上不仅是窃取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情报的间谍机构,还是镇压整个延边地区抗日斗争的总策源地和参谋部。 1907年,...
宋金时期定窑白瓷质量高、销路好,引来很多窑场仿烧,诸窑仿品各有特点,有些足以乱真。 井陉窑 窑址在今河北井陉天长镇等地,宋金时期井陉窑白瓷质量比较高,产品外观特征与定窑很相似,特别是印花装饰与定窑几无二致。可以肯定,以往断定为定窑的产品,有些应该是出自井陉窑。 磁州窑 窑址在今河北磁县观台镇、东西艾口村、冶子村、彭城镇等处,该窑仿定白瓷从造型、装饰到仰、覆支圈烧的装烧方法皆仿定窑,胎釉都比较细...
7月18——19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局、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局和郑州古都学会承办的“夏商周时期的中原与周边——纪念郑州商城发现60周年暨韩维周、安金槐、邹衡先生学术成就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以及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1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本次研讨会围绕“...
永乐时期 (1403—1424年) 一、永乐时期瓷器的概况 明成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当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大大推动了制瓷工艺的进步,使其在继承元瓷工艺的基础上,又不断有所创新。在我国的陶瓷工艺史上,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的地位,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并广泛影响于后世。 明初,随着手工业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达,对外贸易也日益繁荣。至永乐三年(1405年)始,三宝太监...
《华夏考古》2015年02期 【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丰镐地区进行了20多次发掘,已发掘1000多座西周墓,但以往发掘缺乏弄清墓葬整体布局的意识,以往研究中也未关注过该地区的人群构成情况。本文将历年发掘的西周墓葬进行统一梳理,据墓葬空间集结情况将该地区西周墓葬分为十个墓区,继而比较各区墓葬主要特征的差异,并将各区墓葬显现出的特点与典型的周人墓葬和商人墓葬进行比较,指出沣西A区显示出与周人...
当人们对永顺老司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还在津津乐道时,与老司城相距百余里的花垣老卫城遗址也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7月22日,自治州文物局考古专家龙京沙告诉记者,已初步判断老卫城始建于南宋时期,从而为古溪州时期 “划疆而治”的土司制度提供了有力证据。 明朝军队编制采用卫所制,在全国各要地设立卫所。一州设所,数州设卫,一卫约有5600人。老卫城原名崇山卫,位于花垣县南39公里的吉卫镇,始建于南宋时期...
昨日获悉,赤墩、鸿山、杨家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均取得新进展,三处遗址虽分处惠山、新区和滨湖三地,但据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研究发现:这三处遗址存留的遗迹、出土文物等见证了太湖流域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等考古学文化序列日臻完善,文化面貌日渐清晰。“这对无锡地区考古学序列的完整性及研究无锡地区人类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考古研究所负责人刘宝山如...
7月21日,由宁波帮博物馆、舟山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浩然正气——抗战时期的宁波帮专题展”开展。 专题展以展板为载体,分“序”、上篇“雄踞沪上 正视敌军勇护国”、下篇“迁踞后方 发展生产援抗战”、“尾”四个部分,选取了项松茂、刘鸿生、周祥生等极具代表性的爱国实业家在事关民族存亡的特殊时期,始终坚守民族大义,为抗战和支援国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相关事迹,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他们怀揣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爱...
门或敏拜尔上的松木镶板(细节),8 世纪末 – 9 世纪上半叶,伊拉克,伊斯兰教,雕刻。 中国文物网 7 月 22 日编译报道:尽管近东地区近古和前伊斯兰时代(大约500 年到 1000 年之间)的大多数建筑物没有完整保存下来,但是保留下来的建筑物碎片可帮助我们了解工匠们如何巧妙地改造建筑表面,创造出富丽堂皇的内部和不朽的建筑物正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 7 月 20 日开始举办“图案、色彩、...
日前,春秋晚期的大型楚国宫殿遗址群——湖北潜江龙湾遗址,正在利用无人机为其“画像”。负责“画像”的新型无人机,正是由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二代伞降固定翼无人机。 中冶武勘航测部负责人介绍,伞降无人机已对潜江龙湾遗址完成了试飞,目前正等待合适天气开始正式飞行。无人机通过自带的数码相机,对18平方公里的遗址群进行高空拍摄,影像分辨率高达5厘米以内,同步记录坐标和角度信息。地面上则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