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京明故宫,曾作为洪武、建文、永乐三代帝王的皇宫长达54年之久,也是营造北京故宫的建筑蓝本。去年10月,我市启动“明皇宫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并在明故宫遗址范围展开考古试掘,探寻600多年前的皇家建筑布局和相关历史遗存。 记者昨日了解到,由南京市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成立的联合考古队在考古试掘过程中,先后发现了奉天门建筑基址,以及明故宫三大殿之一奉天殿的大型夯...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日前获得重大发现,在刚刚清理出的3座辽代始建塔基中,已确认一处为辽代皇家佛寺遗址。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辽上京考古队队长董新林介绍,本次发现的这处遗址是辽上京皇城遗址内最大的一处佛寺遗址。考古人员共发掘出3个塔基,台基均为六边形,朝东南向。其中中间的一个大塔基直径40余米,两侧各有一个小塔,南北呈一字排开。 专家认为,这种独特的布局在...
9月23日,国家文物局童明康副局长、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关强司长等一行,在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金旭东陪同下,赴大安市后套木噶考古工地实地考察了吉林省田野考古实践与遗址保护研究基地。童明康慰问了基地培训的学员,参观了教室、寝室及考古工地,鼓励学员克服困难,抓住学习的机会。金旭东、基地总领队王立新汇报了基地探索集田野考古、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综合模式基本情况。童明康指出,基地的示范及推广作用不...
明故宫考古首次发现奉天殿建筑台基 ●“金銮宝殿”南北跨度达75.5米 ●廊庑遗迹现身为奉天门“定位” ●地下淤泥层印证“填湖造宫”记载 南报网讯(记者 朱凯 实习生 郭安宁)南京明故宫,曾作为洪武、建文、永乐三代帝王的皇宫长达54年之久,也是营造北京故宫的建筑蓝本。去年10月,我市启动“明皇宫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并在明故宫遗址范围展开考古试掘,探寻600多年前的皇家建筑布局和相关...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南京明故宫(微博),曾作为洪武、建文、永乐三代帝王的皇宫长达54年之久,也是营造北京故宫的建筑蓝本。去年10月,我市启动“明皇宫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并在明故宫遗址范围展开考古试掘,探寻600多年前的皇家建筑布局和相关历史遗存。 记者昨日了解到,由南京市博物...
记者 冽玮 张珂 在秦始皇兵马俑“身旁”,活跃着一批女性考古和研究者。她们的工作为玄衣如铁的兵俑增添了一份“柔情蜜意”。 在中国内地,越来越多的女性活跃在挖掘现场,她们正在改变以往考古研究大多是男性的现状。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许卫红,是第一个带队发掘秦兵马俑的女性考古工作者。她说:“喜欢考古,即便在犄角旮旯也能自得其乐。” 在她眼里,与真人一般大小、威风凛凛的陶俑,是“大一统”...
10月7日,一夜绵绵秋雨后,遵义海龙屯考古工地上满是泥泞和积水,但在茅棚的庇护下,出土遗址完好无损。据称,这些茅草棚,是考古队员临时修建的保护设施。 遵义海龙屯考古发掘工地,目前已发掘出来的遗址,多数原本都压在黄泥之下,十分脆弱。“半个月前下雨时,一个明代砖窑遗址发生了垮塌。”考古队负责人说,就连这次目前最震撼的发现――“明代立交桥...
逍遥遗址,也称湾道岭遗址,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南关镇逍遥村南约200米,地处晋中盆地与临汾盆地交界的湾道岭上。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度790米。2012年5月,因灵石县招商引资项目—“东方希望”晋中(灵石)铝系综合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该遗址绝大部分已遭破坏,部分灰坑等遗迹单位和一些遗物暴露在施工现场。东北西三面为断崖。现存面...
164组录像短片记录下中国目前可以考证的所有帝王陵,艺术家阚萱用100多天、行程28000公里完成了一次艺术考古。近日,“阚萱:大谷子堆”新展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展,这些艺术考古的录像真实呈现了古皇陵的现状,也反思了环绕于古墓周边的中国农村在当代发展情况。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11月10日。 阚萱以录像创作为主,上世纪90年代末很少有艺术家做录像,但她却爱上了这种媒介,成...
记者近日了解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州动物园的隋代砖室墓中发掘出陶生肖俑随葬。 此次发掘出鸡、猴、龙、牛、鼠、马、羊、狗共8件生肖俑,高17—20厘米,呈兽首人身,着贴身上衣,圆领,窄袖,腰间束带,长裤。其中,陶鼠俑似为盘腿而坐,其余为跪坐,有的露出了脚部。8件生肖俑双手交叉于胸前,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左手其余四指紧贴于胸前。各俑面部形象逼真,制作精细,鼠俑的头部还有冠饰。 由于该墓...
2000多年前,生活在大西北的西汉皇帝,其饮食中竟然有“海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专家在对汉阳陵的陪葬坑进行研究时,惊奇地发现了文蛤、扁玉螺、珠带拟蟹守螺等海洋动物,而出土这些“海鲜”的陪葬坑经证实是属于掌管皇帝膳食的太官。 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因此总是希望能把生前享受到的生活也带到地下去。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R...
近日,徐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在铁刹山一处刚刚发掘完毕的西汉墓葬中,发现了西汉早期并不多见的汉化像石。 这座刚发掘完毕的西汉墓葬是一座双石椁夫妻合葬墓。东西长4.5米,南北长3.3米。在两处石椁四周内壁上,刻有三角、斜线、圆形等简单的几何图案。。 徐州博物馆考古人员 刘超:石椁南边上面有一个绶带,悬挂着一个璧形图案,玉璧纹饰象征着上天。 根据石椁内壁的图案形状以及雕刻手法,考古人员推断,这应是西汉...
经过9年的整理和研究,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正式出版发行《固原九龙山汉唐墓地》考古报告。考古报告首次披露了在九龙山发掘出土的白种人骨骼、隋唐精美的细白瓷、活跃动态的汉白玉龙佩件以及散落在墓主人头部和腰部的古罗马金币、金冠饰、金带扣、金簪头等大量珍贵文物,反映了中亚粟特人在古丝绸之路经营商队、祆教曾在固原流行等重要的汉唐历史文化信息。 2003年秋至2004年秋,为配合银武高速公路建设,宁夏考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