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高速连州段发现大批古墓。 二广高速连州段工地先后发现大量古墓 涉及晋、南朝、隋唐、宋等多个朝代 出土陶瓷器、铜钱、装饰品等文物200余件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二广高速连州段考古发掘报告》显示,鉴于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连州段施工现场有大量古墓葬露出工程作业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省文物局委托,从去年11月至今年4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两组开展田野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共发掘晋、南朝...
《607个现在》,邱志杰。 本期话题 羊城晚报记者 刘晓伟 广东当代艺术曾形成声势 上世纪80年代到90代中期,广东的当代艺术介入中国当代艺术潮流,主要是以艺术家团体的身份,发出声音的。如以李正天为核心的“105画室”,聚集了杨尧、司徒绵、涂志伟等广美教师和研究生;梁钜辉、林一林、陈劭雄等组成了“大尾象”,关注城市生活,创作了一批观念性很强...
南汉遗迹广州频频出土 今年将新建“南汉二陵博物馆和广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尘封千年的南汉遗迹近年在广州频频出土,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建成于公元917~971年间,只有短暂55年政权、面积只比两广稍大的古南汉国,早在近千年前,居然兴建了一座能够媲美清朝故宫太和殿的宫殿。 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透露,2003年在广州发现的南汉国最重要的陵园遗址地德陵和康...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豪宅限售政策出台后,从9月底开始至黄金周期间,豪宅成交量明显下跌。但一些豪宅开发商表示,限售仅是对其网签操作造成麻烦。 有业内人士分析,限售之后,统计数据上可能会显示广州楼价下跌,但限售政策对广州楼市影响范围较为有限,因为目前广州一手住宅市场仍是以刚需楼盘为主,除了一手以外还有更大的二手市场。 黄金周天河区网签量大跌 据新浪乐居统计,天河区自今年3月起,网签量波动上涨,20...
旨在整合广州艺术品行业资源、促进本行业健康发展、提升广州同业在全国艺术品行业影响力的“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于10月12日正式成立。据了解,新成立的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现有会员单位60余家,包括在广东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翰博美术馆、艺术广东组委会、海云轩、皇玛拍卖行、嘉荫山房、同庆堂、艺海堂美术馆、如意画廊、金雅轩画廊、朱子画廊、Art64艺术空间、宝珍堂艺术馆等多家知名艺术机构。 据广州市艺术品...
广州动物园地处广州历史城区东北,距明清时期广州城东门约3公里。这一带岗阜相连,属广州市地下古墓葬重点埋藏地带。1953年以来,在这一带发掘汉至明清时期古墓葬1000余座。 今年7月初,广州动物园在进行犀牛馆场地平整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砖,马上停工并报告文物部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进场进行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工 作。清理东汉、南朝、隋和明代砖室墓各一座。其中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在隋代砖室墓发掘...
天程铜艺打造的铜鸟笼 拆迁令一众老铺远去,惹来叹息一遍;如今以铜器为代表老枝萌新芽 铜器艺人的故事 恩宁路拆了,老铺逐渐远去。而从今年开始,以铜器为代表的老铺却老枝萌新芽,成为老店复兴的转折点。老艺人、新学徒,恩宁路上的铜器故事多了起来。新老打铜人之间有什么故事,羊城晚报记者在国庆假期走访采撷,并一一记载——— 后生仔走出铜器复兴路 ...
广彩的全称是“广州织金彩瓷”。广彩的生产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时广州工匠借西方传入的“金胎烧珐琅”技法,用进口材料,创制出“铜胎烧珐琅”,后又把这种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为著名的珐琅彩,这是广州彩瓷的萌芽。19世纪初,广彩开始仿照中国缎锦纹样作瓷器装饰,此技法称为“织地”,后用金水织地,发展为“织金地”且普遍用于各种瓷器,成为广彩花色的一种基础,形成了近代广彩“织金彩瓷”的特点...
记者近日了解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州动物园的隋代砖室墓中发掘出陶生肖俑随葬。 此次发掘出鸡、猴、龙、牛、鼠、马、羊、狗共8件生肖俑,高17—20厘米,呈兽首人身,着贴身上衣,圆领,窄袖,腰间束带,长裤。其中,陶鼠俑似为盘腿而坐,其余为跪坐,有的露出了脚部。8件生肖俑双手交叉于胸前,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左手其余四指紧贴于胸前。各俑面部形象逼真,制作精细,鼠俑的头部还有冠饰。 由于该墓...
作品《金玉满堂》 本报讯 金属手工雕刻精品展将于10月13日至10月28日(逢周一休息)在越秀区图书馆首层举行,此次展出的100件作品,是科班毕业、自称“刀客”的何超先生倾注10多年心血研究、创新的现代金属雕刻精品。其中包括金雕画、彩雕画、金属茶具、印章及香道器皿等,材质涉及金、银、铜、铝等,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精雕细琢,纹饰精美。其代表作《清明上...
广州考古首次发现生肖俑 记者近日了解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州动物园的隋代砖室墓中发掘出陶生肖俑随葬。 此次发掘出鸡、猴、龙、牛、鼠、马、羊、狗共8件生肖俑,高17—20厘米,呈兽首人身,着贴身上衣,圆领,窄袖,腰间束带,长裤。其中,陶鼠俑似为盘腿而坐,其余为跪坐,有的露出了脚部。8件生肖俑双手交叉于胸前,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左手其余四指紧贴于胸前。各俑面部形象逼真,制作精细...
广州隋代古墓出土的十二生肖俑。图/记者 黎旭阳 8件隋代陶十二生肖俑在近日广州动物园犀牛馆场考古发掘中被发现,这是广州地区随葬墓中首次见到生肖俑。昨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易西兵向媒体展示了这批从隋代砖室墓发掘的珍贵生肖俑。 十二生肖代表地支的12种动物,流行于隋至元代。本次发掘的隋代陶生肖俑分别是十二生肖中的鼠、牛、龙、马、羊、猴、...
8件隋代陶十二生肖俑在近日广州动物园犀牛馆场考古发掘中被发现,这是广州地区随葬墓中首次见到生肖俑。昨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易西兵向媒体展示了这批从隋代砖室墓发掘的珍贵生肖俑。 十二生肖代表地支的12种动物,流行于隋至元代。本次发掘的隋代陶生肖俑分别是十二生肖中的鼠、牛、龙、马、 羊、猴、鸡、狗,缺少虎、兔、蛇、猪4种。专家推测,生肖不齐全或许是被后期同葬该墓左中部的一座清代土坑墓破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