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脉延续的重要载体。在经济高速发展,各种文化现象此起彼伏的今天,保护非遗显得尤其重要。 中国文化的根在农村,大多数非遗项目在农村,各式各样的民俗,如传统节日、婚俗、民间传说、戏剧、美术、曲艺,大到石雕小到泥人儿都在农村。但是,如今农村中的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做生意赚钱,后继乏人是各非遗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市的非遗项目品种杂、分布广、受众小,保护任务十分艰...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提升了文物保护、科研究水平,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经济、社会效益成绩显著。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下,龙门石窟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保护为主,...
10月17日,南京栖霞警方将两次偷拓南朝拓片的嫌疑人抓获,这起非法拓印涂污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案得以告破,如何加强文物保护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非法拓印,因为酷爱书画艺术? 9月20日下午,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在栖霞区甘家巷附近萧憺墓碑亭石刻进行巡查时,发现一个梯子倚靠在石碑上,石碑上还贴有数张宣纸。现场一位鬼鬼祟祟的中年人引起了志愿者的注意,经询问,该男子是擅自拓印墓碑的,志愿者们当即...
许昌市共发现碑刻(含墓志)文物300余通,这些碑刻大部分为古寺庙、宗祠所遗存,一部分为墓志铭、墓碑等。这些碑刻记载着当时社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有些碑刻还有相当高的书法艺术、雕刻艺术价值,是我市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目前,许昌市碑刻文物保存形式主要有4种,一种是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一种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的附属文物,一种是作为可移动文物由博物馆、文管...
近年来,焦作市适应文物保护工作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全市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焦作市作为全省文物大市之一,文物遗迹丰厚,数量多,尤其是国保单位、省保单位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全省前列,文物保护工作任务繁重。对此,焦作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文物保护工作,积极研究解决全市文物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针对文物保护重要项目资金缺乏的难题,焦作市在市财...
为使有限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得到有效利用,焦作市文物局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各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以此带动和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省、市加大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焦作市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明显增多,如何更好地管理利用这些资金,确保其发挥应有的效益,焦作市文物局积极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加强与市县财政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财政资金管...
2014年10月14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会在湖北宜昌召开,会议主题是“专业委员会的建设与发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时伟主持会议,理事长李化元做主旨讲话。随后,会议就成立新的专业委员会等工作进行了讨论。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鹏研究员就创立“考古现场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近期工作设想,向会议做了报告。常务理事会认为,成立“考古发掘现场与出土...
据新华社武汉10月22日专电(记者王贤、罗鑫)“随州文物古迹众多,许多遗址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突出,且具备唯一性;但近年来盗墓活动猖獗,文物保护不仅具有必要性,还具有紧迫性。” 20日召开的“随州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界别协商座谈会暨重点提案督办会上,各级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建议进一步加强统一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做好大遗址...
天然气供气是海盐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今年,海盐的天然气管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春季已进入立项阶段。由于输入线路途经所有镇、街道,所用管网埋于地下,并将建立多个天然气基站,对地下文物的保护产生一定影响。 为确保地下文物的安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提前介入,认真做好该项工作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一是在确定线路时,即和规划、发改及天然气公司共同商定涉及文物区域的线路走向,主动避开县...
虐待动物、走私贩卖,马戏艺术的背后,存在着被人误解的辛酸。在成功“申遗”之后,就马戏表演的去或留,也曾展开过激烈的辩论。当代的环境中,传统艺术的发展已不能仅靠艺人们单独想办法,政府的扶持和“照顾”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 创新以适应观者 2012年,在一档辩论节目中,埇桥马戏省级非遗传承人杨恒君,与来自高校的教授以及住建部的官员,就马戏表演应不应该取缔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是之前2007年埇桥马...
一位山东人,历经4年,往返山西22次,走过20000多公里,探访山西濒危古寺庙,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呼吁政府社会关注乡村破败古寺庙以及壁画。10月17日至10月22日,本名唐大华的非专业文物人士有个响当当的网名“爱塔传奇”,开启了“发现中国西斯廷”山西乡村古建壁画探寻之旅,带领中国人文历史杂志以及中央山西20多家媒体人士前往山西多地乡村实地探访古寺庙,大家亲眼目睹了这些曾经精美无比的寺庙与壁画现在经历...
“随州文物古迹众多,许多遗址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突出,且具备唯一性;但近年来盗墓活动猖獗,文物保护不仅具有必要性,还具有紧迫性。” 20日召开的“随州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界别协商座谈会暨重点提案督办会上,各级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研究讨论如何对随州重要古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称,随州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
20日,省政协“随州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界别协商座谈会暨重点提案督办会在随州市召开,部分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文艺、新闻出版界部分委员,省民进,省政协文史委部分委员参加协商。 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卞晋平,省政协主席杨松,九届省政协主席王生铁,省政府资政段轮一出席协商会。与会人员参观了擂鼓墩曾侯乙古墓遗址、随州市博物馆等文化遗址。 卞晋平表示,2013年,全国政协将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联...
西城非遗保护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时至今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总体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自2005年系统化的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至今,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非遗科科长徐晓辉介绍,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西城区在发展经济,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建立...
近年来,泗洪县高度重视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对境内的双沟下草湾人化石地质遗迹”和“泗洪天岗湖松林庄古猿化石地质遗迹”分别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切实加强保护管理和宣传推广。 为深入挖掘泗洪古生物及地质资源,打造生态保护宣传名片,泗洪县国土资源局多次与省国土资源厅地环处、地调院、地质学会等部门联系,积极开展省级、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申报工作。经实地踏勘,专家组一致认定地质遗迹内容丰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