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运用钢笔进行美术创作,国内许多人还不太了解,其实用钢笔画出来的作品就是钢笔画。钢笔画是泊来品,用钢笔画画,在中国已有上百年的时间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钢笔画创作在连环画(俗称连环图、小人书)的美术创作活动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曾得到过人们的关注。多年前,在学习绘画艺术的同时通过许多优秀的钢笔画连环图观赏,使我受益匪浅并热爱上了钢笔画。几十年来仍坚持学习,终于使自己走上了职业钢笔画之路,并潜...
石齐 《二湘云游图》 中国画 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人物画,自二十世纪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当代人物画创作走到今天,也多为评论家所诟病,尤其是过于写实的倾向、照搬西画的块面处理、线条绵软无力、样式刻板而丢失传统写意精神等问题。那么,中国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弊病究竟有多重?是否有“药石”可对症而下?且听业界专家深入评析。 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名誉院长 何家英—— 突破传统时...
时近中秋佳节,过节的气氛越加浓厚。在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里,不仅有拜月、团圆的习俗,更有许多绮丽的故事传说、诗词咏叹,为其增添许多浪漫色彩。古往今来,我们与祖先共沐在同样的月光之中,而这轮皎洁皓月也照亮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心灵,让他们怀有胸臆,用笔抒发,为后世留下了众多吟诵中秋的书画精品,也让我们能在这喜庆的节日之中,共同怀古品鉴。 历经辗转的“三希”《中秋帖》 王献之的《中秋帖》是古代著名书法作品,...
东昌府木版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古代东昌府与潍坊杨家埠并称山东两大民间画市,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很早就在国内享有盛誉。东昌木版年画的生产已有近300年历史。 简介 中国民间木版画,唐以前未发现有文献记载,宋代开始流行独幅版画,当时叫“纸画”,明朝改称“画贴”,清初有的地方叫做“卫画”,还有的地方称做“画张”。“年画”一词出现于清道光29年,顾名思义是指过年...
据画史记载,中国的花鸟画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到宋元时则已达鼎盛高峰。当时的花鸟画大多工细详实,刻画精微,流传下来的如黄荃与黄居采父子、崔白、赵佶等人的作品,其状物写实之能力、精细生动之笔墨,至今仍然让我们叹为观止,赞口不绝。这类绘画,现在大家称之为“工笔画”。但当时,也有一些画家不拘泥于“徐黄体制”,在画法上能大胆突破,以水墨淡彩或以简笔意写之法作画。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法常和梁楷的作品,...
何家英说,今天学画工笔画,看似不像写意画那么难,但真要画出好格调、有气韵,不容易。原因是当下工笔画趋于庸俗化,工笔画画得很死。 为何今天我们还是将晋唐绘画奉化圭臬?何家英表示,其实那些绘画的人不都是工匠,有些还是职业画师,且是朝廷官员,其中不乏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人。比如顾恺之的画非常受推崇,他有个绝招叫“画龙点睛”。再有唐代的吴道子,人物画格调很高,被称为“画圣”。 何家英早年受黄...
上百年过去了,虽说不是前赴后继那样壮怀激烈,但也有多少代人因为水墨画使黑发成了银丝。原来,在我们的意识里,宣纸上是画不出亮丽色彩的。事实证明,那是我们的实践还不够,是我们的足迹还没有到那里——宣纸上同样也能表现斑斓的色彩。事情到了现在,如果我们还墨守着那单色,岂不如同不让一个少女穿色彩鲜艳的衣裳一样吗一直憋在心里的一句话,今天就冒昧的说出来∶在宣纸上进行试验的,我的朋友,我的同志们,在你的墨色里添...
唐赵逸公墓花鸟屏风画 安阳唐代赵逸公墓中绘有一幅花鸟屏风画。这幅花鸟画画幅宽大,宽2.82米,残高1.35米,画面被赭红色的方框分成三部分。中间的画幅最大,画面以一个巨大的、装饰着繁缛花纹的金盆或银盆为中心,盆中盛清水,水中漂浮花朵,盆前有三只大雁,盆后有一丛芭蕉,芭蕉两侧绘有雉鸡、黄莺、蝴蝶、蚱蜢等。左右两边的画幅稍小一些,都是以一湖石为中心,左边的画湖石前面是两只鹁鸽,后面是一丛郁李,...
对于上海新时期的中国画创作,更是体现了创新的意识,面向当代、立足本土。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设在上海,当时媒体就展览中暴露出中国写意精神缺失的问题,有诸多的报导。实际这种情景在十几年前的全国美展中就已经初现端倪,细扣密描,追求物理性的酷肖,忽视艺术家主观美感的表达,然而在展厅中巡视一下,上海的几十件作品中,几乎没有这一类作品。就拿此展中描绘上海城景观的《洋务遗存——上海百年水厂》《多...
何谓“文人画”?陈师曾(1876~1923年)如是说:“就是画里面带有文人的性质,含有文人的趣味,不专在画里面考究艺术上的工夫,必定是画之外有许多的文人的思想,看了一幅画,必定使人有无穷的感想,这作画的人必定是文人无疑了”。以这样的标准来考察当今文人画,似乎并非不二法门。 这就很自然地涉及一个问题:如果创作这幅画的人不是一个文人,而是一介武夫或别的什么人,那这幅画到底还算不算文人画?或一个...
时光倒回20世纪50年代,在颐和园典藏大量历代名家书画的库房里,总能听到一对父子激烈的争论声。 由于国内当时并不具备修复油画的条件,因此,在面对那幅荷兰宫廷画家华士·胡博为慈禧太后画的油画像时,这对父子的争执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最后,他们爷俩儿商讨出来“最佳妙招儿”,就是用修复古画的技术来修复油画。而这一修一补,则让这幅油画又安安全全的保存了近50年。 这对叫做王殿俊和王庆仁的父子,...
史国良 《转经图》 设色纸本 144×360厘米 2000年 曾健勇 《风过天晴(三联屏)》 彩墨纸本 188×288厘米 2013年 在今年春拍中,近现代书画精品难觅,高价成交拍品数量大减,成交价格超过5000万元的书画作品共计5件,其中,最高成交价为黄宾虹的《南高峰小景》(6267.5万元)。虽然古书画中偶有黑马出现,但中国嘉德估价最高的赵孟頫书法《致宗元总管札》(估价4500万...
明 黄花梨贵妃榻 “文人”的清高、优雅种种生活元素,在明代通常体现在“闲雅”生活方式之中。榻,就成为在这种理念关怀下必不可少的家具。坐卧依凭无不便适,“展经史、阅书画、陈鼎彝、罗肴核、施枕簟,何施不可”,优雅的居境,闲适的身心必然要有个榻,在生活中、在诗词里、在画面上。 明代“闲雅”理念为后世所追慕 其时,被正统道学窒息而变得越来越枯燥、空洞、烦闷的心灵需要滋润,他们不由得...
四季轮回的花开花落,周而复始绵绵无尽。历代文人常借草木来言情,赋予它人格以抒怀。检索中国花鸟画史,文人们用托物言情的方式与草木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传世的画卷来看,花卉写意几乎占据了画史的半壁江山,无论是工谨明丽的刻画还是遣形写神的文人意趣都集中反映了寻常草木不同寻常的精神价值。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四季轮回的花开花落,周而复始绵绵无尽。历代文人常借草木来言情,赋予它人...
2014年9月3日,由湖南省对外经济文化促进会主办,湖南省政协《湘声报》社协办的:“远离战争 珍爱和平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感恩援华苏军美军”高长宝大型油画展览在湖南省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高长宝油画展开幕式现场 出席本次画展的领导嘉宾有:原湖南省人大副主任唐之享,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工程兵学院原院长、少将张永忠,原湖南省人民检察院院长张树海,湖南省美术家协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