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拉脱维亚民族史露天博物馆位于拉脱维亚首府里加的市郊,建立于1924年,是一所露天博物馆,于1932年对公众开放。 拉脱维亚民族史露天博物馆是一个19世纪集合了全国四大区域120幢木屋的超大型民俗村。一走进这个面积有1520亩的民俗村,立刻回到18、19世纪时拉脱维亚的乡村生活环境中。民俗村承袭传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踏实、可靠的拉脱维亚人”,为世人所称道。 在这个博物馆里面很多祖先一代...
波克莱克露天博物馆位于比利时林堡省首府哈瑟尔特市东北部,从哈瑟尔特驱车15分钟就能到达。此露天博物馆与大家传统概念的博物馆大不相同:这里有几百年前保存至今的比利时建筑,比利时人十分注重保护古迹,露天博物馆中最古老的房子可以追溯到13世纪。 对于残破得即将废弃的房屋,比利时人会把它们的一砖一瓦都保存起来,然后按照几百年前的样子,用这些古砖重新建造房屋。波克莱克露天博物馆真实地还原了中世纪比利时...
对于对瑞士的民俗和传统生活方式感兴趣的游客来说,位于布里恩茨郊外的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Swiss Open-air Museum Ballenberg)是个不错的参观选择。1968年博物馆即已奠基,瑞士各州组织专家考察民居,将兼具历史、文物价值但年久失修者一一登记入册,随后集中迁往巴伦伯格百余公顷重峦斜谷间,精致修葺,耐心复原,依照各州位置有序排列,十年后,即1978年正式开放为收纳近百座传统民居...
挪威文化历史博物馆位于奥斯陆的西南方与市中心一水相隔的比格岛上。整座博物馆被布置成一座古代村庄的形式,这些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的木屋和教堂是中世纪的产物,反映了当时挪威人的生活和建筑风格,对挪威的文化和历史是一个全面的展示。 挪威文化历史博物馆分室外和室内两类展览,展品23万件。在室外展览中,你可以亲眼领略到从中世纪至现代的挪威人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和建筑特色,在室内展览中,则可以仔细端详挪威...
露天博物馆是在大型户外场所重新建立的古老建筑物,通常设置在重建过去景观的场景之中。第一个露天博物馆是瑞典奥斯卡二世的蒐藏,接近挪威奥斯陆,于1881年开业,现在是挪威文化史博物馆。1891年,阿图尔•哈塞柳斯(Artur Hazelius)在斯德哥尔摩创立斯卡森露天博物馆,这成为后来建立的露天博物馆的典范,最初在北欧和东欧,最终传到世界其他地区。 大多数的露天博物馆位于木结构建筑盛行地区...
博物馆这一机构缘起于留住消失的过去及人类的记忆之需,但作为公益性机构,服务社会才是其安身立命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从满足精英雅玩与科研,到面向公众的历史、科学、艺术普及,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塑造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 社区博物馆是立足于社区,为了社区,以社区内的自然与人文遗产为主要资源,在社区居民主导下开展遗产保存、整理、研究、展示和传播,对内对外开展社教服务与交流的文化机构或工具,是博物馆大家庭...
前天,南京鼓楼区滨江花园社区联合1964-65桥工联谊会筹办的“大桥下文化”微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个位于滨江花园社区居委会四楼的微型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当年长江大桥的设计图纸、造桥工具等,还记录了市民和大桥的故事,让参观者从多个角度感受“大桥下文化”。 其实,隐藏在社区里的微型博物馆还不少。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探访后,绘制出“南京社区微型博物馆地图”,快来看看吧。 探访 ...
三坊七巷南后街街景 说起社区博物馆,或许有些人感到陌生。作为一种兴起于国外的新型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在我国也正悄然兴起。目前,我国首座完整概念上的社区博物馆已经正式于福州三坊七巷开启了实践。 不同于传统博物馆 依照牛津辞典的定义,社区是由同住一地、一区域或一国家的人所构成的群体。许多学者在研究社区博物馆问题时,常常将关注点置于地域问题上。台湾博物馆学学者张誉腾认为,社区不仅是指生长...
5月18日是第40届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和人文景观”。形状各异的博物馆,在自然美中蕴含着一种伟大,面临着时代变局,博物馆在接续传统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提出更高的审美需求,博物馆的经营与管理也形成了独特的博物馆美学经济。 走过形形色色的博物馆,或许我们才会发现,正是由于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文化展览、文创产品能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形成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观,才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
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倡导的国际博物馆日,其目的在于推动全社会对博物馆领域的关注。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也是国际博物馆协会首次努力把博物馆业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引向博物馆机构的功能与文化景观这一广义的文化遗产类型。 按照国际博物馆协会的解释,“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一主题将促使博物馆对其文化景观承担起责任;要求博物馆为其文化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贡献知识和专业技...
从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没俩月,今年5月初,闲不住的刁立春就给自己谋了份“新工作”——当起北京自然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刚经过考核,6月就能上岗了。原先是带学生来博物馆参观,这次直接上阵给孩子们讲解,也算圆了我这个‘老博物馆迷’的一个梦。”刁立春说。 刁立春介绍,自己从小就喜欢逛博物馆,好奇玻璃柜中文物背后的故事,她曾为看一个展览从北京坐火车到上海。因为长年从事教育行业,刁立...
[摘要]博物馆是文物收藏的主要机构,在文物的宣传、研究、收藏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博物馆及文化遗产的概述,对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中的保护作用进行阐述,并对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博物馆;保护作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
在4月23日央视《开讲啦》节目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谈到在博物馆展厅拍照问题时表示:“你拍的像素也好,清晰度也好,都不如我们官网上的图片,你到官网上下载就可以”,“我感觉在博物馆,拍照的都很傻”。 “在博物馆拍照很傻”,此言论一出,立马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深表赞同,认为博物馆里面陈列展览的都是文物,随意拍照行为不管是动作,还是手机、相机发出的光线,都可能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
首都博物馆 2016年3月,首都博物馆的两大考古展“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和“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不仅成为文博界的盛世,更成为社会公众事件。这两大展览一是借考古热之风,二是对首博新馆正式开放十周年的献礼。“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是首博自主策划,从不同的身份解读妇好的一生,不仅仅是一个考古的介绍,还有社会史、文明...
陕西打造智慧博物馆,馆藏文物也用上了“大数据” 公共博物馆的社会职责是支持理性知识的构建,支持民众的知识学习和应用。博物馆积极接受最新的大众传播方式,并根据媒介特点,运用陈列、出版、演讲等多种传播手段,尽可能将最新的知识成果传播给公众。 受传播媒介的局限,在传统传媒时期,人们只能在博物馆展厅中看到展品,所接受的信息是经过博物馆专家筛选并解读的,信息是单向传播的,公众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