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河南省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蝙蝠洞。初步考古调查发掘表明,这是河南省境内发现的第一个含古人类化石的洞穴遗址,填补了中原地区未在洞穴中发现古人类的空白。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阳市文物一队、栾川县文物管理所日前联合对蝙蝠洞进行了调查清理,并在洞内开挖一条探沟,对挖洞时挖出的堆积进行淘洗,发现60多种包括灵长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此外,还发现古人...
新近发掘出土的土司王故都 湖南老司城遗址,其庞大的建筑废墟和出土的精美文物,记载反映了八百年来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生活的历史,堪称“挖”出来的民族团结“活化石”。 老司城遗址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的灵溪河畔。在老司城遗址漫步,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那废弃的城墙、寂寞的祠庙、萧条的宫殿木楼、孤零的牌坊雕像以及铺着各种图案的鹅...
1、遗址化石地点分布。 周口店遗址27个化石地点分布面比较广,最远地点在门头沟区。根据《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将遗址各化石地点分成了四个遗址群:龙骨山遗址群包括:第1地点(猿人洞)、第2地点、第26地点(山顶洞)、顶盖堆积、第3地点、第12地点、第4地点、第15地点、第5地点、第10地点、第11地点共计11个地点。鱼岭遗址群:第14地点、第20地点、第9地点、第19地点、第13地点、第13A地点、...
右图为在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发现的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A下颌骨前面;B下颌骨左侧面;C下颌骨上面;D下颌联合中部激光扫描断面;E、F两枚牙齿的颊侧面和近中面)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本周发表了该项研究的论文。 我国发现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化石 对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说提供新的证据 近20多年来,现代人起源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现代人的祖先究竟出自非洲,还是在不同的地区独...
“化石已经被人赋予了其他的属性,比如它有形状,有观赏性,于是很多人就开始收藏化石,进而对其进行买卖,这就赋予了它商品的属性。”9月4日,一个普通的星期六。张龙(化名)像往常一样打开门店,开始营业。他的店铺位于北京十里河奇石花卉市场的二楼,主要经营各种古生物化石。《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已经2010年8月25日国务院第123次常务会议通过,正式对外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
中新社昆明9月8日电(记者保旭)作为云南省继澄江动物群之后的又一重大古生物发现,在云南罗平县境内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目前正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罗平县宣传部门8日透露,该县已积极开展前期工作,拟将罗平古生物化石群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深入云南罗平县进行野外地质调查,首次在中三叠统关岭组发现了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同期发现的还有甲壳、双壳、腹足及植物化石。...
中新社昆明9月8日电作为云南省继澄江动物群之后的又一重大古生物发现,在云南罗平县境内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目前正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罗平县宣传部门8日透露,该县已积极开展前期工作,拟将罗平古生物化石群申报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深入云南罗平县进行野外地质调查,首次在中三叠统关岭组发现了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同期发现的还有甲壳、双壳、腹足及植物化石。生物门类的多样性...
作为云南省继澄江动物群之后的又一重大古生物发现,在云南罗平县境内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目前正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罗平县宣传部门8日透露,该县已积极开展前期工作,拟将罗平古生物化石群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深入云南罗平县进行野外地质调查,首次在中三叠统关岭组发现了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同期发现的还有甲壳、双壳、腹足及植物化石。生物门类的多样性、化石保存的完整...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在陕西商南县过风楼遗址发现一具身高为193厘米的人类骨骼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史前人类化石中个体最完整、身高最高的。 形态学研究表明,该人骨为男性,年龄约16—18岁,体质特征与现代南亚蒙古人种最为接近。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祝一志研究员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杨亚长教授对这一人类骨骼进行了详细的加速器碳14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古人类生活在42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与周边...
蒙城发现象牙化石 见首不见尾,下一步可能“牵出”巨象. 9月1日中午,蒙城县立仓镇赤塘村附近,马超的儿子开着挖掘机正在一个废池塘边取土,挖掘机一铲下去,一截碗口粗的象牙状石头铿然而出。“这是化石吧?”马超父子虽然不是太确定,但还是一边通知文物部门一边小心守护,还一度打退了试图偷盗者。昨日上午,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废池塘下边,可能藏着一头牙齿有3米多长的庞大古象…… 警察荷枪守“巨象” 2...
云南玉溪市政府日前向有关部门正式提交报告,准备申报被称为“世界古生物圣地”的澄江动物化石群为世界自然遗产。 澄江动物化石群位于玉溪市澄江县城东部帽天山,距今已有5.3亿年历史。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在这里发现了包括强壮怪诞虫、中国先光海葵、中国古蠕虫在内的100多种不同的动物化石,向世人揭示了寒武纪的早期世界,被国际古生物学界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75岁的赵喜进颤巍巍地走进诸城恐龙涧化石修复大厅,一众记者迅速围了上去。这位被称作“恐龙王”的老先生,一年多前把家从北京搬到山东诸城。吸引他来到这里的原因,就是诸城恐龙化石科考中接踵而至的重大发现。从上世纪60年代起,诸城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恐龙化石科学发掘。2008年年初,第三次大规模挖掘正式启动,接连出现的许多重大发现甚至诸多世界之“最”,令包括赵...
评话和伬艺,是福州的传统曲种,评话伬则是由评话与伬唱相结合的曲种。福州评话,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州五区八县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伬唱,则以唱为主,是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流行于福州语系地区。 福州评话伬,不仅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中国曲艺界称为“人文活化石”。 30年前,福州评话伬《小夫妻三戏星期七》唱进中南海,而已年届八旬作为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