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挖出的古钱币整整装了两大桶,重达 130 多斤。 挖出来的古钱币。南国都市报记者胡诚勇摄 胡椒地里挖到的古钱币,装钱币的陶罐给挖坏了。 ( 当事人老陈供图 ) 几锄头下去,地里突然翻出来几块石子状的 " 东西 ",可仔细一看," 哎呦 ! 这竟然是古钱币。"3 月 15 日,家住海口琼山区大坡镇的老陈和老伴在地里挖出满满一大陶罐古钱币,一共 130 多斤。后经考古专家初步鉴定,这些...
北流河流域的古代制陶业,起源哪个朝代?史书没有记载,至今也未见专门的论着,因而在考古学家的眼里,一直是个难以破译的“迷”。 近几年来,我查阅了相关史料,结合当地出土的零星陶片得出,古代北流河流域的制陶业的起源,是在出现印纹陶之后开始的,如今它在我面前渐渐显出清晰的轮廓。 那么,印纹陶是什么时候出现呢?还得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说起。 史料记载,在距今7000——10000年前,岭南一带出现了原始...
陈国桢和他的藏品。 吴大庆 摄 越窑青瓷是中国古陶瓷的鼻祖,有“中国母亲瓷”之称。始于东汉,盛于北宋,至南宋逐渐式微。在中国的瓷器史上,越窑青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余姚,有一个名叫陈国桢的民间收藏家,专注越窑青瓷收藏30多年,累计藏品有1万多件。近日,陈国桢获邀于今年5月份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其部分越窑藏品。该展览,是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18场展览中,唯一的民间藏家藏品展。展览结束后,陈国桢...
“我们村上挖出了古董!”1月22日下午,湖南省湘乡市虞唐镇金韶村村支书谢竹华一通电话打到虞唐镇党委书记彭丰伟处,了解情况后,彭丰伟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往金韶村,并向市文物部门做了汇报。 文物发现处是在金韶村村道硬化路段,在拓宽村道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意外挖开了一处古墓,并发现了两个精美的陶瓷制品,其大小与现在家庭常用的陶瓷瓶相 似。经肉眼初步察看,其中一个陶瓷瓶外雕刻有四条栩栩如生的神龙缠绕,...
村民们挖出的两个文物陶瓷瓶 “我们村上挖出了古董!”1月22日下午,湖南省湘乡市虞唐镇金韶村村支书谢竹华一通电话打到虞唐镇党委书记彭丰伟处,了解情况后,彭丰伟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往金韶村,并向市文物部门做了汇报。 文物发现处是在金韶村村道硬化路段,在拓宽村道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意外挖开了一处古墓,并发现了两个精美的陶瓷制品,其大小与现在家庭常用的陶瓷瓶相似。经肉眼初步察看,其中一个陶瓷瓶外雕刻有四...
49岁的吴师傅是安吉递铺古城村人,两年前成了一名责任文保员。他巡视的范围为龙山片区的古墓葬群。 事情发生在2014年12月10日早上8点40分左右,吴师傅巡山至古城村黄金斗自然村一处山坡。 在一片毛竹林,他发现了两个陌生的身影。两人正在用竹叶遮盖着一些东西。“他们应该是外地人,我从来没有见过。 ”这一带,平时一般不会有人出现,这让吴师傅觉察出了可疑。再走近一看,边上还有洛阳铲等盗墓工具。 吴...
山西博物院《文明摇篮》展厅1号中心柜里摆放着一件国宝——泥质红陶彩陶罐。这件仰韶时代的彩陶罐1988年出土于晋豫交界处的黄河北岸、山西省芮城县金盛庄。 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发明陶器与磨制石器、营造房屋、经营农业等活动一起成为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个时候,人们开始了定居的氏族公社生活,审美意识更加强烈,加快了走向文明的步伐。这件彩陶罐就是新石器时代黄...
12月17日,市场星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近日,灵璧县某村民在建房时发现了墓砖,该县文物管理所知悉后前往现场并报省文物局。根据省文物局安排,该县文物管理所配合省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清理发现三座墓葬,均东西向依次向南排列,出土了陶罐、陶灶、陶俑、铜镜等珍贵的文物,根据出土器物特征初步判断三座墓葬均为魏晋时期砖室券顶墓。出土器物中的陶俑及墓葬的规格在皖北地区为首次发现,墓葬主人...
昨日下午,石峰区东汉古墓的考古发掘有了新进展。墓穴挖掘深度已达1.6米,一个东汉陶罐露出一半“身姿”。考古专家介绍,墓主或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小地主,下挖约2米的工作或在今天全部完成。 在现场,市文物局副局长陈晓华告诉记者,截至昨日下午4时许,他们已下挖了大概1.6米的深度,“在甬道右侧,一个东汉时期的陶罐被挖出将近一半,这种陶罐 是当时的日常器物,在东汉墓的陪葬品里比较常见。”陈晓华介...
近日,萧山区博物馆联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湘湖百亩顶工地发现的一座石室土墩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土墩长14米,宽约7米。墓室长7.5米,宽约1.2米。共出土文物51件,包括原始瓷碗、盂、罐、盖,印纹硬陶罐和石器等。 经过对出土文物的分析,确定该土墩墓的时代为春秋时期,为研究春秋时期越人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之前,湘湖一带已多次发现土墩墓。
上周四,本报曾报道在株洲市区田心街道的一工地内,发现一座东汉古墓(详见12月11日A08版),引起市民关注。12月14日上午,这座古墓出土了第一件文物,是一件陶罐。 在考古现场,共有7名工作人员在作业,“有4个是我们从附近工地上聘请过来挖土的工人,另外三位就是我们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株洲市文物局考古科科长王峰介绍,这座墓他们已挖掘有十天了,“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14日上午11...
15日,记者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文物管理所获悉,根据牧民提供信息,该所最近在新巴尔虎左旗吉布胡郎图苏木附近发现2件罕见汉代纹饰陶罐。 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关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出土的鲜卑时期陶罐的花纹都是素面,而此次发现的2件纹饰陶罐不仅有炫纹,且在炫纹上面还做了特殊的波浪纹。” 关荣认为,这样的花纹陶罐在鲜卑时期的陶罐里非常罕见,具有很重要的考古...
司机挖出的陶罐 身为挖掘机司机的马俊新没想到都会想到这些陶罐,一脚油门没想到却遭到了60多岁父母的反对。他说,一个挖斗下去具体年代需进一步研究。同时,换来的却是五天苦恼和茶饭不思。 3日换来的却是五天苦恼和茶饭不思。3日,马俊新带着一个纸箱子来到了乌鲁木齐市文物局具体年代需进一步研究。同时,将困扰他五天的六个陶罐和两根人骨放到了地下室。“每天脑子里,上交给了文物部门。 事情还要从...
2014年6-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地区联合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在两处象雄时期墓地共发现并清理了一座土坑墓和五座洞式墓,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对于古代象雄文化的复原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第一处为噶尔县故如甲木墓地。继2012-2013年的工作之后,本年度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发现了一座大型竖穴土坑墓葬,墓室保留有完整的墓顶横木,发现有多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