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人员利用玻里尼西亚人祖先留下的珊瑚工具确定了他们到来的时间。 图片来源:D. Burley et al., 《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7, 11 (2012) 从老鼠到细菌,研究人员已经借助所有能利用的生物计算出,勇敢的人们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到达玻里尼西亚岛的。玻里尼西亚岛是地球上被人类定居的最后一块土地。 研究人员的下一个目标是:珊瑚。 前不久,考古学家们确定了早期̶...
10月28日下午,绵阳市经开区一工地施工时,挖出一处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陶器碎片及一块有准确纪年的墓志。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掘发现的墓志有准确的纪年,是绵阳唐代墓葬考古中的首次发现,价值珍贵。 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队长宋建民介绍,在40厘米见方的墓碑上有“唐故天水赵氏之墓志”的篆书文字,60厘米左右见方的墓志石碑上雕刻着大量楷字,开头是“宣德...
10月28日下午,绵阳市经开区一工地施工时,挖出一处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陶器碎片及一块有准确纪年的墓志。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掘发现的墓志有准确的纪年,是绵阳唐代墓葬考古中的首次发现,价值珍贵。 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队长宋建民介绍,在40厘米见方的墓碑上有“唐故天水赵氏之墓志”的篆书文字,60厘米左右见方的墓志石碑上雕刻着大量楷字,开头是“宣德郎守成都府广都县主簿太原王公故夫人天...
1978年2月,江苏镇江地区溧阳县竹箦公社中梅大队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一套琉璃陶建筑模型和造型生动的四神、神像等釉陶雕塑,甚为罕见。根据其中一座墓的墓志得知,墓主李彬,卒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另一座为其妻潘氏墓。现将两墓出土的建筑模型和釉陶雕塑作一介绍。 琉璃陶楼 琉璃陶楼 高46厘米、宽41厘米、深28.8厘米。 上下两层,重檐歇山式顶,正脊两端为鸱尾,岔脊上有3个上翘的尖角。...
2005~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荥阳市王村镇薛村遗址发掘一座唐代晚期纪年墓,墓主为唐代河阳军兵马副使宋华及其夫人阎氏,编号为第Ⅳ发掘区的M2。墓葬为带竖穴墓道的土洞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墓志等10件(组)。墓志志文记墓主人宋华卒于唐宪宗元和景申岁七月六日(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庚子岁闰正月已酉(公元820年)下葬。 ...
湖南 陈 锐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高44.9厘米,口径22.6厘米,底径14.2厘米,造型优美,大口外撇,筒状长颈,溜肩鼓腹,胫部内收,足底外倾,二层台圈足,白釉底上青花双圈。胎质坚硬,胎体厚重,青花呈色灰蓝,釉质莹润光亮、白中闪青,器身描绘寻访高士和高士寄情于山水的画面。其独特的价值在于腹部有题记,注明了准确的烧造时间“康熙壬寅年季秋月吉旦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辨识真...
近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南郊万科城考古工地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座唐代墓葬,出土了一批唐代典型的文物。据墓志记载:墓主人李景昇,陇西人,瀛州总管雍王之曾孙,礼部尚书东平王之孙。死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龙朔三年葬于高阳之原,时年18岁。 该墓葬为一座长斜坡墓道土洞墓,平面呈“刀把”形,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以南。墓室东半部放置有一...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记者昨日从广元市文物管理所获悉,广元市利州区发现一处重要的元代摩崖石刻。 据介绍, 23日,广元市利州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一塔的维修时,在便道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现一处摩崖石刻(上图)后,立即向广元市、利州区文物管理部门报告。随后,广元市、区两级文物部门专业人员立即赴现场进行了详细调查。 据广元市文物管理所考古研究室主任唐志工介绍,该摩崖石刻位于利州区城南3公里处印台山南坡的神仙洞内...
近日,浙江省龙游县新发现一起海拔300多米的古代采石场遗址。遗址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横山镇脉元村当地人称为老虎洞的山上。这时龙游县文物普查队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核查时由当地村民提供线索而新发现的。 采石场遗址位龙游脉元村西南面,属千里岗山脉余脉,地质构造年代为中上侏罗统渔山尖组时期,分布以红砂岩和紫色砂石岩为主。整个采石场遗址沿山体从山崖到山顶围绕着老虎洞山从西到东环状分布,海拔高度从25...
日前,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象山港大桥连接线建设,在鄞州栎斜发掘清理了19座三国东吴到唐代的砖室墓葬,出土青瓷虎子、洗、盆、罍、盘、罐、盘口壶、鸡首壶、碗、钵、双耳杯、堆塑罐、火炉,陶灶、甑、釜、罐,铁刀,铜鐎斗,黑漆古铜镜,五铢钱,“开元通宝”铜钱等各类珍贵文物50余件。特别重要的是,在这19座古墓中,具有明确砖铭纪年的有4座,分别是三国东吴“宝鼎二年”(267年)墓、西晋“建兴四年”(31...
M11_1 M11虎子 M9 近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鄞州区横溪镇栎斜村进行象山港大桥连接线抢救性考古时,共发掘墓葬19座。墓葬分单室(凸字型)、双室(合葬)墓两种,均为长方形竖穴砖室墓。时代从三国东吴到唐代,其中三国东吴2座,西晋6座,东晋2座,南朝7座,唐代2座。墓葬皆早期被盗,除了唐代以外,其余墓葬用砖均有纹饰,包括网格纹、交叉纹、钱币纹、三角纹等。 墓葬出土有虎子、洗、盆、罍、...
图片来源:襄樊日报 10月8日,河南省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专程来到襄樊,对我市考古人员在韩岗村发现的带纪年文字的古墓葬进行调研,两地考古专家一致认为:该墓葬形制可作为中国考古断代的“标尺”。 近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高新区韩岗村发现了多处文物遗址和20多座墓葬,时间跨度为从东周到隋唐。5日,考古人员在一座保存完整的砖室墓葬内,发现墓砖上有一个清晰的“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