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23日至7月27日,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的“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业务培训班”在杭州举行。来自全省近90家博物馆、部分设区市文物行政部门相关业务人员,共100多位学员参加了培训。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在7月23日下午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要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深入推进陈列展览精品工程,加强博物馆资源整合共享、促进馆际间陈列展览交流协作,总结经验,吸收消化所学知识、理念,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五岭钟其秀,河海毓其英”。作为岭南地区的天然屏障,五岭在加强地区安全的同时,也阻断了与中原地区的沟通交流。直至从广东走出的名宰相张九龄重凿了梅关古道,岭南地区的经济才走上发展的道路。 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冼夫人青铜像 摄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英杰 为促进民族融合,南越族首领冼夫人嫁给了汉人太守,并推行汉制,极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自古以来广东人民就努力走出岭南地区,学习先进的中原...
2018年7月28日,由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广州市融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当代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广州市玮瑜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五色祥云——自得堂藏宋元明清单色釉瓷器特展”将在广东省博物馆3M层画廊隆重开幕。 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10月,是国内文博界首家地方性公募基金会,旨在借力社会各界资助,致力文博事业发展,扶持公益文化活动,服务社会大众。自得堂主人冯玮瑜...
广东省博物馆的“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展与其他山水画展览有所不同,既有完整有序的书画体系展示,又陶瓷、玉器杂项等文房雅玩的配合,文人空间的布展,数字化媒体的演示。更重要的是,与天津博物馆的联合,如南宋李唐的《濠梁秋水图卷》、元代陈选的《岩阿琪树图轴》、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轴》的助阵,让原本就精彩别致的展览变得更加不同凡响。 近日,“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展,在广东博物馆三楼书画厅开幕。展览主要展品...
清代 · 圆雕狮子形梁托 清 竹木雕 高22厘米、宽35厘米、厚10厘米 梁托是位于上下横梁之间的构件,主要起着顶托加固的作用。此件梁托为圆雕狮子形,昂首张嘴,尾部耸起,足爪刚劲有力,形象生动可爱。潮州木雕狮子特别讲究头部的形象刻划处理,故有“十分狮子九分头”的说法。
6月29日上午,在云南省博物馆举行“清康熙天施大铜炉”捐赠仪式。捐赠者台湾宝吉祥集团总裁颜铮浩、以及促成捐赠一事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冯明珠女士和上海博物馆前副馆长陈克伦、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等参加仪式。 云南省博物馆举行“清康熙天施大铜炉”捐赠仪式 据介绍,“天施大炉”铸造于康熙39年(1700年),至今有318年历史,香炉原供奉在昆明市武成路武庙。炉重约178公斤,高约119...
清代 · 黄爵滋紫沙印 清·道光庚子(1840年) 高5.3厘米、印面边长6.2厘米 二印正方,紫沙泥质。印纽为卧眠之鹿,鹿扑伏于地,体态松驰,口闭眼睁,耳角后垂。一方印侧刻铭:“监利龚润森创紫泥印奉树斋少司寇,庚子长夏。” 印面分别阴刻篆书“黄爵滋印”和阳刻篆书“树斋。”紫泥质地细腻柔润,可塑性极强,印钮鹿之神态栩栩如生,鹿与禄谐音,寓祝仕途通达。这两方印是湖北监利县龚润森...
元代 银质 通高18厘米,口径9.2厘米,重257克 1996年临澧柏枝乡窖藏出土 盏托是饮茶或补品类的器具,一般人使用的是瓷盏托,家中富有则使用档次较高的盏托,明代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使用的盏托是玉盏,金盖和金托盘,临澧柏枝乡窖藏出土的银盏托,也应当是富有人家的器物。此银盏托由银盏和托盘组成,盏身为双层结构,腹外部饰模压锤击成型的双翼龙纹;托盘也有模压锤击成型的龙纹。龙纹在...
想一睹白如羊脂、薄如蛋壳的邢窑瓷器的风姿吗?想亲眼见识一下带有国画、书法的磁州窑瓷枕吗?即日起,在河北博物院北展区15、16号厅开展的邢窑特展和磁州窑瓷枕精品展,将让您一饱眼福。4月20日下午,记者提前到这两个展区为大家一探究竟。 虎枕 本次展览是为庆祝河北博物院建馆65周年和河北省古陶瓷学会成立而专门举办的。“邢窑特展”由邢台市文物管理处等单位主办,“磁州窑瓷枕精品展”则由河...
明代 · 鎏金香炉 青铜质 通高8,口径13.1厘米 焚香器具。口沿平,腹微鼓,双龙形耳,圈足,底部有铭文“云间胡文明制”。颈部饰双凤纹,腹部饰狮龙纹,圈足以一周藤蔓及四合如意纹为饰。胡文明为明代万历年间铸铜工艺名匠,擅长铸造铜炉与文房用具。香炉也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
商代 · 兽面纹青铜胄 商代(约公元前1600—1046年) 高18.7厘米、口径:纵21.0厘米、横18.6厘米 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遗存出土 胄是头部护具。圆帽,中空,口平。高浮雕兽面纹,粗大单角外卷,长方圆目横置,卷云状耳竖立,内卷鼻口居中。边沿增厚一周,前面开口收进,如兽面之横口。自前至后正中凸嵴,顶上伸出一段小圆管,用以安插缨饰。侧边各有一小洞,以穿绳系胄固于颌...
清代 · 内填珐琅石榴花盆 珐琅器 高17、口径22-28.5厘米 器呈椭圆形,器底有孔,是用来作花盆用的。器外口沿饰一周掐丝珐琅云雷纹,腹部铸出凸起的浮雕石榴树,在枝、叶、果实、花朵上,均填相应颜色的珐琅釉料,地色为湖蓝色。器内鎏金。
辽代 · 龙纹白玉盏 左高3.4、口径6.2厘米 右高3.5、口径6.1厘米 辽宁阜新塔营子出土 均为白玉,细腻晶莹。一件为圆体敞口,下腹内敛,直圈足,外壁阴刻云龙纹,龙张口露齿,身体扭转翻腾,追吞一花球状物,雕刻细腻传神;另一件为圆体,口沿外侈,腹较深,小圈足底边外卷,外壁上部阴刻纵向的水波纹,下部浮雕两层交错排列的莲瓣纹。
元代 · 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 元(1271-1368) 1975年黄梅西池窑厂出土 高42.2,口径9.3,底径10.3cm 随塔式盖瓶一起出土的还有延祐六年(1319)的买地券,它表明塔式盖瓶是目前发现的纪年最早的元代青花瓷器,比典型的元朝至正型元青花早数十年。由于它的胎质、纹饰接近典型的至正型元青花,而釉料呈褐色,不是进口的苏勃泥青,因此它成为早期元青花的标准器,在...
清代 · 剔红雕漆瓶 清乾隆(1736~1795年) 高32、口径12厘米 瓶体雕刻以腹部的四个开光为主纹,开光内分别雕琴棋书画、山水、人物;口、颈及圈足沿以回纹、蕉叶纹、勾莲纹等多重纹饰作衬底。整体设计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