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4日,“玩,味十足——海盐县博物馆馆藏中国民间玩具展”在博物馆开展。 “玩﹒味十足”展览共分为“拾趣”、“玩味”、“泥香”三部分,从博物馆馆藏的民间玩具中精选出四百多件玩具,通过系列主题的展示,让观众在欣赏民间艺术的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学会从玩乐中生发探索的兴趣,健全体魄、增进知识、辨别是非、开发智慧。 展览将至5月4日。
猴年春节即将临近,针对节日期间文物安全事故多发的状况,近日,海盐县文物、消防部门联合开展节前文物消防安全工作检查,采用实地抽检、调查询问和宣传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检查重点是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点。 1月20日上午,检查组冒严寒前往第一站澉浦镇,先后来到云岫庵、载青别墅、朱家门78号民居等近十处文物点,对这些文物建筑的保存情况及周边环境、“四有”工作落实情况及有无违法建设行为、消防设施管理及落...
12月5日上午,以“科技引领进步,创新成就梦想”为主题的科技摄影展在海盐县博物馆顺利开展。 摄影展展览展出了反映海盐科技创新的近百幅摄影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海盐实施科技强县战略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艺术地再现了各行各业科技创新的新进程,讴歌了基层科技工作者敬业奉献的精神。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高度凝练;创新,是劳动进程中的睿智闪光;而摄影,巧妙地将这两者融合在光影之中,为人们...
近日,海盐高级中学特色学生社团“思社”对海盐县博物馆进行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授牌。“思社”是盐高新成立的特色学生社团,以深化学生素质拓展、养成人文精神为目标,以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为宗旨,综合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双方将在馆校共建、素质教育等方面开展实践和合作。 去年,县博物馆与海盐高级中学签订了馆校共建协议,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县博物馆不仅为学生送去与海盐历史文化相关的课程,也为学生...
近日,“涵芬沙龙·盐邑人文”系列活动之“话古桥,品历史”立体讲座举行,讲座特邀海盐县古桥文化研究者、县博物馆副馆长何东风主导,吸引了40多名市民积极参与。 海盐历史文化悠久,古桥众多。这些散落在不同地方姿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古桥,积淀着厚重的历史,传承着文化血脉,是海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立体讲座以走读的形式展开,参与市民首先实地走访了两座古桥,即任祠堂桥和蔡家坟桥,在何东风的同步讲解下,真切...
11月20日,海盐县文物部门联合秦山街道,组织开展了业余文保员业务培训,街道所属各村(社区)的业余文保员和文化专管员参加。 培训活动通过课堂问答、案例分析、法律讲解、知识测试等形式,就文物认定、文保单位周边施工建设审批、地下文物的保护以及文物巡查要求等工作常识,对参训业余文保员进行了集中培训。 下一步,海盐县文物部门还将组织业务骨干分赴于城镇、西塘桥街道开展业余文保员业务培训。(海盐县文化广电...
海盐滚灯、手工老秤、榫卯结构家具……10月1日,位于绮园景区商业街的海盐民间手工艺馆(朱宅)正式对外开放,馆内结集了目前海盐民间手工艺品之精华,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朱宅,原大营弄13号民宅,是海盐望族朱氏的祖传老宅,归属“树德堂”,从清代中期建成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其间历经数次战乱,饱经风霜,毁损严重。2010年底,海盐县斥资近300万元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每一处细节都依据朱宅...
昨天,记者从海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海盐县将对抗战文物秦山葛山碉堡实施基础加固保护措施。 据了解,该碉堡所处的葛山因附近采石场早期的过度开采,大部分山体现已消失,碉堡西侧入口处基础部分的岩石也已缺失,造成约五分之一的堡体呈悬空状态,累及碉堡结构安全。 为防止堡体下残存的山体裸露岩石因进一步自然风化脱落,导致碉堡坍塌损毁,海盐县督促碉堡所在地文物管理机构,按照《文物法》相关要求,组织实施堡...
日前,海盐县文物保护部门对省重点水利项目涉及的新建南台头排涝泵站工程征迁地块,开展了工程建设前地下文物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 根据《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求,计划建设的南台头排涝泵站工程是海盐县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的建设项目之一,工程建设规划用地超过五万平方米以上。 为积极配合省重点水利项目的顺利实施,查证并确保建设项目地块地下未知文物的安全,海盐县文物保护部门依据《文物保护法...
近日,海盐县文物保护部门协同秦山街道文化站、杨柳山村民委对抗战文物葛山碉堡进行现状勘察。 该碉堡所处的葛山因附近采石厂早期的过度开采,大部分山体现已消失,碉堡西侧入口处基础部分的岩石也已缺失,造成约五分之一的堡体呈悬空状态,累及碉堡结构安全。 为防止堡体下残存的山体祼露岩石因进一步的自然风化脱落,进而导致碉堡坍塌损毁。经现场勘察讨论,计划采用沿西侧石壁自下而上用块石堆垛镶砌的方法,承托住悬空部...
打开手机,下载海盐县博物馆APP,不仅能看到海盐县博物馆馆藏珍品的图文介绍和语音讲解,还能通过屏幕观看馆内3D实景,全面了解海盐的“前世今生”……近日,海盐县数字博物馆工程正式启动建设,今后只要点击智能手机屏幕,随时随地都能轻松浏览海盐5000年历史文化。 数字博物馆就是将整个博物馆环境制成3D模型,浏览者能在虚拟的博物馆中随意浏览,观看馆内各种藏品的三维仿真展示,查看各种藏品的相关信息资料,通...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通元镇重建望龙桥,是海盐县仅存的三座木梁砖面古桥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为延续古桥生命,日前,重建望龙桥维修工程已正式开工。 重建望龙桥位于海盐县通元镇通北村望龙桥自然村,分布面积20平方米。该桥为五孔砖木桥,武康石桥柱,以木柱为梁,桥面为青砖叠铺,两侧桥台用条石搭架、石间青砖铺砌。这座寓意美好、结构独特的古桥自民国十六年(1927)重修后,多...
8月22日,海盐县博物馆开展了“古籍公益大课堂之教你做一本线装书”活动,朱岩老师通过讲解古籍的基本知识与修复技巧,使参与市民对古籍有基本认识与了解,并结合所讲内容,进行现场示范与操作,指导参与市民装帧古籍。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化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作为古代人们用以记录、传播知识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然而,经过长时间的保存,很多古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损情况,为保护其研究与收藏价值,需要对古籍...
8月12日上午,海盐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老干部书画展在县博物馆开幕。县委副书记黄江莺致开幕词,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乐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小平,县政协副主席贺伟民以及离退休老干部书画爱好者等5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书画展汇集海盐47位老同志的103幅优秀作品。他们用自己的笔表达了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他们发挥余热的高尚情操以及奉献社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