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传世文献中鲜有记载的曾国,其历史是‘挖’出来的,每次重大考古发掘,都会进行改写或完善。”昨日,在目前仍在发掘的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该考古项目领队、湖北省考古所所长方勤称,本次考古发掘进一步证实,曾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实为春秋早期的大国。 方勤介绍,学界以前认为,曾国只是楚国的附属国,这一看法正在被改变。从礼乐文明看,叶家山曾国墓地出土的西周早期5件套编钟,是礼乐制度滥觞期的代表。著名的...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5日发布消息称,在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群发掘出的一处春秋早期大型乐舞遗存经确认为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乐舞遗存,此发现填补了从西周早期到战国早期近五百年间大型乐舞发展史空白。 乐舞遗址位于曾国墓地曹门湾墓区一号墓内,于2014年11月份开始发掘。该墓室北部分布着彩漆木雕大型编钟架和编磬架,其中最长的钟梁近5米,两端圆雕龙首,通体彩饰变形龙凤纹。大小两对四件底座腐蚀严重,其中较大...
中国人一向信奉“吃亏是福”,认为肯吃亏则是一种德行。晚清重臣曾国藩才智过人,不仅自己乐于吃亏,而且经常告诫家人要肯于吃亏,并以“情愿人占我的便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宜”为信条。但是,在曾国藩的用人理念中,却特别强调慎用主动吃亏之人。这是什么缘故呢? 单就哲学思维的逻辑关系来说,吃亏与得利是相对的,利益双方总有一方要吃亏,双赢是从宏观上说的,从微观上来看,有人有所得必然有人有所失。对“吃亏是...
基本信息 作者: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随州市博物馆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12-1 印次:1 平装:287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 9787501039227 内容简介 位于湖北随州市东北部约20千米的淅河镇蒋寨村,这里是一处南北走向的岗地,漂水自东北环绕墓地北部及西部注入涣水。...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震惊世界。由此,也引出了一个令考古界和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今随州之地——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随国,为何频频出土的却是曾国文物?曾、随到底是何关系? 这一争论了36年的“曾随之谜”,终于被彻底破解。昨日(22日),著名考古学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对本报独家披露:经悉心对随州出土文物进行整理,可以断定,曾国就是随国! 20日,我国著名...
史上 在中国古代,想做圣贤,其中有一项指标必须达标:口味淡。所谓淡泊明志,可以说是口味淡,欲求不高,心中的理想才会无障碍地成长,才会培养外圣内王的气质。 口味淡还不等于能吃苦,有些吃苦的人,是为了将来能吃香的喝辣的,这个不算圣贤,最多算励志者。圣贤和励志者不是一个层次,圣贤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吃淡,无论穷达。口味淡具体有什么表现,且让老刘说说郑板桥和曾国藩的“吃白饭”。 ...
在中国古代,想做圣贤,其中有一项指标必须达标:口味淡。所谓淡泊明志,可以说是口味淡,欲求不高,心中的理想才会无障碍地成长,才会培养外圣内王的气质。 口味淡还不等于能吃苦,有些吃苦的人,是为了将来能吃香的喝辣的,这个不算圣贤,最多算励志者。圣贤和励志者不是一个层次,圣贤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吃淡,无论穷达。口味淡具体有什么表现,且让老刘说说郑板桥和曾国藩的“吃白饭”。 现象: ...
修身养性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 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 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曾国藩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发掘工作基本“收官”,大量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拨开层层历史迷雾,但这一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西周考古发现”,也留下了诸多待解谜团。 记者连日来多次探访叶家山考古现场,力图揭开这个古老诸侯国的神秘面纱。 【爱音乐也爱美术】 此次叶家山墓地M111墓中,发现一组5件编钟。如此多的编钟聚集在这一区域,意味着什么?国家...
专家:曾国或为运送中转站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征 通讯员张琴)昨日,考古人员在M111墓发现了大量的原始瓷碎片。专家认为,原始瓷在当时非常珍贵,曾国可能是将产于长江中下游的原始瓷运送到西周都城镐京的中转站。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介绍,陶器向瓷器过渡的阶段,叫作原始瓷器,它具备了瓷器的一些基本特征,开始上釉。“在制作过程中,原始瓷的烧成温度比瓷器低,吸水性比瓷器高,釉的透明度比瓷...
弦纹爵 作宝鼎 簋 曾侯谏方鼎(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叶家山墓地 至少埋葬3位曾侯 7月5日,考古人员展示了最近于M111号墓发现的刻有“曾侯”字样的青铜器照片。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凤瀚称,这说明规模相当的M111墓、M28墓的主人身份都为“侯”。加上2011年一期考古发掘中M65等多个墓葬内发现了刻有“曾侯谏...
随州叶家山曾国古墓群,编号M111号古墓中出土的一组编钟 记者刘斌 摄 此次叶家山考古出土的5个编钟,成为专家们关注的焦点。这套编钟到底是礼器还是乐器?目前仍是待解之谜。 礼器还是乐器 有待考证 此次发掘出的5个编钟里,有4个是甬钟,1个是镈钟。 昨日,音乐考古专家、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介绍,尽管尚未对这套编钟进行测音,但可以肯定4个甬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不过,它们能否有规律地发音,...
数千年前,随州真的存在“曾国”吗?今天,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二期将全面开启,本报记者赶赴发掘现场,将为您揭开这个谜底。 叶家山古墓葬群,位于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寨村8组,面积约4万平方米。2010年12月底,当地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批铜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1年2月开始,省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对墓地进行正式发掘。到2011年6月底,一期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共发现墓...
一扇红色的大铁门,一圈绿色的铁栅栏,将位于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寨村的叶家山墓地围得严严实实……昨晚8时50分左右,本报记者从武汉出发抵达叶家山西周墓地二期发掘现场。今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发掘过程。 叶家山曾国墓地位于历史文献记载的随国的地理范围,曾国与随国的这种特殊现象,被学术界称之为“曾国之谜”。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表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