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先秦时期铜陵已是长江流域著名的产铜区,地理上又处在吴头楚尾,故而—直是吴楚战争频繁之地。近年来的考占发掘中,陆续出土了30多件青铜兵器,主要为剑、矛、戈、镞等,时代为春秋到战国时期。
今呈一柄战国青铜剑(见图),尺径为47×5.2厘米,通体青铜制作,圆柄,剑格向外凸出,两面镶嵌绿松石雕琢花饰点缀,可谓画龙点睛;剑身脊槽相间,两侧出刃,刃作两度弧曲状,顶端收聚成尖峰;刃厚0.1 0.2厘米,锋0.2厘米;虽年代古远,仍相当锋利。绿锈侵胎入骨,包浆坚固自然润亮,历经两千余年仍入目灿然,品相绝佳。确属难觅精品,颇为珍贵。 剑,系古代贵族和战士随身佩带的兵器,用以自卫防身和格斗之...
记者10日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考古人员在沈阳新民市境内发现北崴青铜时代遗址,出土了迄今为止东北地区年代最早的青铜短剑。 据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5月开始对北崴青铜时代遗址展开考古发掘。该遗址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已发现了2座青铜时代房址、38个灰坑、2个竖穴土坑墓及5处瓮棺墓,出土了大量夹砂陶片和甗、鼎、瓮、石斧、石镞等器具。考古人员在房址外侧发现了...
1992年5月,宝鸡市南郊的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三把非常精美的金柄铁剑。对这座墓葬的性质多数学者认为是一座秦国本土上高规格的戎王墓葬,这把剑也就被学界称作秦式短剑。 这三把金柄铁剑大小相次,金柄用浇铸法制成,柄部纹饰各不相同。一号剑(图1)金质剑柄,铁质剑身,分制卯合,有铁茎插入金柄内。剑身呈柳叶形,柱状脊。出土时剑身外有织物包裹印痕,并有小金泡7枚,整齐列为一行,当为剑鞘。柄整体镂空...
在湖北省博物馆,与曾侯乙编钟齐名的镇馆之宝就是越王勾践剑。宝剑藏千年,谁人能识君?越王勾践剑从它出土的那一刻起,身上就带了诸多谜团,也许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破解的过程之中。 千年宝剑仍寒气逼人 上世纪60年代前期,湖北省江陵地区连续两年遭遇了干旱。政府决定从荆门漳河修一条水渠,引水灌溉那一带的部分农田。 1965年岁末,挖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当水渠延伸到纪南城...
2017年12月21日,著名书画家刘剑现身中央电视台,全程参与了由著名主持人朱军主持的2017特别节目《温暖2017》的录制,刘剑老师从事书画创作20余年,其书画作品雅俗共赏,自成一格,此次亲自参与央视节目的录制,刘老师精心创作了书法作品《美不胜收》赠送节目组,并与朱军合影留念。 刘剑,广西南宁人。习书画20余年,现为广西书协、美协会员,...
西泠拍卖有限公司2017年秋拍品,有一件越王旨殹青铜剑,铭文清晰,品相完好。据有关资料并经实物勘对,此剑原为卢芹斋旧藏,出土时间、地点皆不详,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卢吴古玩公司售于日本藏家塩冶金雄,著录于1938年日本出版的《塩冶金雄收集品》书中,1976年日本新田美术馆作为开馆纪念品出版的《名品图录》中,也著录是剑。 2017西泠秋拍 631 战国·青铜错...
丰饶、广袤的岭南沃土,不但孕育了万千生命,也给了人们艺术启蒙和艺术生命的灌溉,岭南美术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 12月9日,由广州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主讲的“倚剑丹青——岭南美术风骨公益讲座”全国行,在深圳城市艺术博览会首讲。该讲座结合岭南美术的发展,从不同视角,不同脉络,不同题材,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岭南美术的风骨与家国情怀以及当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 岭南美术精神历史悠久,居廉、居...
段奕宏饰“越王勾践剑——剑灵”。 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将于12月10日19:30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播出第二期节目。本周,湖北省博物馆将携“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曾候乙编钟”三件颇具楚地特色的国宝与观众见面。演员段奕宏、王刚以及主持人撒贝宁则将成为“国宝守护人”,用各自的方式展现国宝背后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 段奕宏化身“剑灵” 还原越王勾践剑...
为期3天的“佛教文物科学研究与物证鉴定研讨会”昨天上午在位于朱家尖的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国际会议厅拉开序幕。出席并参与研讨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界、文博界、文保界和司法鉴定界等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普陀山佛教协会主办。会上,专家学者们以佛教文物科学研究与物证鉴定为探讨主线,从不同角度阐述佛教文化的发展及佛教文物的科学研究。 此外,我国著名的弘学书法大师弘涛、...
日前,波兰有关方面称,即将在伦敦苏富比上拍的十九世纪学院派画家亨利•西米尔拉德斯基 (HenrykSiemiradzki) 经典杰作《剑舞》 (The Sword Dance) 为非法贩运出境珍贵藏品。在深入磋商和积极努力下,该国文化部成功阻止了苏富比拍行的相关拍售活动。据波兰文化部称,油画版《剑舞》已被归为该国“遗失”藏品。波兰文化部部长彼得•格林斯基 (PiotrGlinski) 在接受记者采...
近日,在铜川市印台区一工地“打桩”时,有工人发现有砖块暴露。随后铜川考古人员进行发掘。在连续15天的不间断工作中,长剑、彩绘陶罐、蒜头壶等一件件物品逐一出土亮相。据考古专家介绍,这些文物分别出自四座不同的墓葬。 工地发现砖块 考古部门赶往发掘 据了解,该墓葬区位于铜川市印台区老年养护中心建设项目地,地块为原铜川市福利院旧址南侧,属于铜川市印台区印台街道办事处顺河村三组(上河村...
2017年,公安部、国家文物局开展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以来,联合督办犯罪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已取得重大战果,可谓利剑出鞘锋芒露英气。 4月7日,北京十三陵思陵石五供中一对烛台被盗案告破,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被盗的烛台也被警方追回。5月17日,陕西省宝鸡公安机关侦破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国家文保单位秦雍城遗址被盗掘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6名,打掉犯罪团伙7个,侦破盗掘古文...
魏小安 曾经业内流传“莫使遗产成遗憾”,如今有言“莫使遗产成遗物”。在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上,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围绕“古资源与全面推进”这一话题,精彩论述当前古资源开发的破与立。 魏小安表示,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三千年的建筑史,可以说资源无数,比较遗憾的是历代战火,毁坏无数。如今从三古(古城、镇、古村庄)到六古(古道、古关、古股街)再到九古(古度、古树、古庄园),从点到...
包含越王剑在内的450余件珍贵文物15日首度集中亮相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考古发掘40年成果展。 发现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平粮台遗址是中国最早发现并确认的史前城址之一,确定其为一座龙山时期的城址,2016年被列入全国《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当日,“手铲释宛丘——淮阳平粮台遗址考古发掘40年成果展”在河南郑州对外开放。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此间介绍称,2014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