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寒玉壶 紫砂壶起源于宋代,明代万历年之后,宜兴紫砂进入了其繁盛的时代。紫砂陶器在数百年的流传、使用过程中,逐步演变成今日这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这个由日用陶器变为实用和陈设相结合的工艺品的演变,除了得天独厚的紫砂泥与历代陶艺人的贡献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历代文人的参与,为紫砂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文人参与紫砂制陶或托物言志或以壶养性,他们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紫砂壶形制的变化和装饰。 陈鸿寿(1...
梅花是德化瓷装饰题材中最为典型的。因梅花题材涵盖的器形种类特别多,实物资料甚丰,所以可以作为德化白瓷分期断代中重要的局部特征之一。 《中国德化白瓷研究》排列了18式梅花,总的规律是,从早至后,花瓣从瘦削到丰腴,花蕊的表现越来越大,枝干也有所变化,开始的时候简单,到后面更复杂。 明早期的梅花带有明显的写实主义色彩,花瓣大部分瘦而窄,上边有凸起的棱线,花蕊只是用一个点或者不大的半球样式来表现。枝干...
吉州窑剪纸贴花梅花纹碗,宋,高5cm,口径15.7cm,足径3.2cm. 碗敞口,斜壁,浅圈足。通体施黑釉,内壁兔毫纹为地,碗心装饰一株剪纸梅花,外壁以玳瑁斑纹为饰。 此碗最大特色在于兔毫纹、剪纸贴花、玳瑁斑纹等多种装饰的综合运用,风格简洁大方,主题纹饰梅花突出醒目。碗的形状如斗笠,具有宋代瓷器的典型特征。
从16世纪开始,人们就以法文“BLANCDE CHINE(中国白瓷)”来命名德化白瓷这位来自中国的“白衣天使”。这个称呼延续至今,被中国以外的几乎所有国家统一使用。几百年来,德化白瓷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皇室般的尊崇。几百年后的今天,世界知名博物馆中必有其身影,拍场上,甚至较正规的网络拍卖,也屡见其芳踪。她已然成了国际文化遗产中的经典项目。那么如何才能鉴别德化白瓷? 分期断代可看梅花造型 明末清初的...
冬心故乡杭州钱塘西溪,野梅花像棘草一样繁茂生长,溪边的农人常把野梅编成篱笆,就是一道自然的屏障了。梅花开时,真是无限风光。 冬心晚年常作梅花以为想念。这幅黑白二色梅花,繁花如簇,古朴苍老。他用笔十分单纯,并不考虑花的形态,树干和枝的表现很抽象,墨色和白色的花交相辉映,风采映人。画面繁枝密萼,花光迷离,恍如月夜映在纸窗上的花影。作为诗人,冬心是单纯的,他仰着头,数着一朵两朵梅花无数,“细看黑白分明...
李方膺一生爱梅,久而成癖,画作上钤有“平生知己”、 “梅花手段”、 “冷香”等闲章,将梅喻为真、善、美的象征,渴望出现一个没有丑恶的朗朗乾坤。其住宿处,均命名为“梅花楼”,庭院周围栽满梅树,置身其中,吸香纳气。 《梅花图》倒挂艳梅数枝,枝条茂盛,寒葩冬萼挂满枝头,或含苞欲放、或初绽花片、或盛开怒放、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晶莹透彻,傲寒不凋,杆枝挺劲有力。梅花分布富有节奏韵律,长枝处疏短枝...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香光居士、黄鹤山樵,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外孙。他善画山水,亦工诗文书法,在书法绘画上自幼受到外公赵孟頫、外婆管道升等人的熏陶,诗文书画皆有家传。王蒙博学多才,诗文书画功底很好。其绘画主要师法五代的董源、巨然的画法,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大师,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并称为“元四家”。 王蒙的书法造诣极深,一是家学所传,二是...
木刻梅花纹挂屏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其中有一首古诗是这么写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
在最新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天津11个项目入选,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其中,梅花大鼓作为北方鼓曲中的一个重要曲种,广受曲艺爱好者喜爱。昨天,记者采访了梅花大鼓项目传承人籍薇,她表示,梅花大鼓要唱出时代感。 梅花大鼓是发源于北京,盛行于天津的曲艺曲种,产生于清代中叶,不但曲文曲调美,而且音乐美。梅花鼓书三弦四胡之外,又加上琵琶、扬琴,“大过门”几乎成了曲牌大合奏,可以脱离鼓词...
我喜欢梅花缘于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花的素雅高洁和坚忍不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我便有了收藏梅花古玩的雅兴,瓷器梅花、刺绣梅花、烟标梅花、邮票梅花等,我都收入囊中,几年下来,已有不少的收获。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民国蓝釉留白梅花瓶,我把它当做镇梅之宝。 说起这件民国蓝釉留白梅花瓶的来历,还真不容易。那是前年我到乡下淘宝,在一老农家见到...
康熙素三彩镂空锦地梅花寿字纹香熏,在体现素三彩瓷器的细、素特点之外,还体现出淡的特点。这件香熏高16.3厘米,直径为18.8厘米,六方形。每一面在正中长方形壁面上镂空出由弧线组成的图案,顶面中央是一个钱纹图案,外侧有菱形、半圆弧形图案。在洁白胎体上每一面以较深的绿色铺地,用墨彩画锦缎纹,上下左右中心是白色圆形,用很细的双线勾画篆书寿字。镂空的部位图案形实体上,淡绿铺地,墨彩点色,画出数朵梅花,梅花...
2月2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第43届梅花艺术节开幕。800多棵梅树、100多盆梅花盆景和300多盆梅花桩头以及人工雪景,为游客营造出一份“踏雪寻梅”的诗意。 据杜甫草堂园林部主任江波介绍,本届梅花艺术节以“香梅春韵”为主题,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四川本地30多个品种的梅花,还有100多盆精心打造的梅花盆景和300多盆梅花桩头供游客观赏,其中有40多盆梅花古桩头比较罕见。值得一提的是,游客还将...
浙江一位资深的收藏家手上有两幅字画,其中一幅为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海上四大家之一的清代著名画家虚谷的《松鼠梅花图》;另一幅是现当代人物重彩大家潘絜兹的作品《贵妃荔枝图》。 据虚谷研究专家估算,虚谷作品的存世量仅有四百余幅。其作品以花鸟画为主,亦有少量山水画。 虚谷《松鼠梅花图》 规格:203cm*33.2cm 款识:穆文先生大人雅教、壬辰秋月、虚谷七十古稀 钤印:【虚谷】【...
龙泉青瓷源于五代,盛行于宋,是中国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质如玉、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龙泉青瓷不仅是皇宫的贡品,而且是中国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世界性商品。龙泉青瓷凭借其极大的艺术魅力和如火纯青的烧制技术,以至于明清时期纷纷出现仿龙泉瓷热。因此,不少明清时期龙泉仿官釉瓷品流传至今仍被追捧,且市场价值不菲。 关于仿龙泉瓷器,在行业领域内有说法,《中国古代仿古瓷》指出:“仿龙泉窑瓷器,...
宜兴窑项圣思款紫砂梅花诗句杯,清初,高3.8cm,口径6.5cm。 杯花瓣口,以梅根为柄,梅枝干为托。紫红色砂泥。外口沿刻写行书 “远声霜后树”,字体刚劲古拙。 该杯以梅为型,构思巧妙,借梅之寓意表现文人的品质。 项圣思,清代著名紫砂艺匠,擅长制作桃实杯、梅花杯等玲珑精巧的文玩用品,技艺独绝,后世仿品极多。来源:藏瓷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