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瓷发展至南宋,技艺达到顶峰,集大成者即为南宋官窑。南宋官窑到底有多美?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留下16字如梦如幻的评价:"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令人惋惜的是,绚烂的南宋官窑,从兴起到跟随南宋一起灰飞烟灭,它在世上仅存130多年,犹如昙花一现,不着痕迹。由此,这"温润如玉、胎薄如纸"的南宋官窑也成了现代收藏者的心头好,为收藏品市场所看好。据说,1989年,在香港以2500万港币...
为了再现清代康乾盛世时期外销瓷贸易的发展和繁荣,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联合深圳博物馆、深圳市金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中西交融——纹章瓷精品器展”。展览自8月5日开幕,至10月20日结束。展览共展出105件(套)精美瓷器。观众们藉此可以感受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融合,亲身领略陶瓷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纹章瓷又称“徽章瓷”,因其印有欧洲贵族家族的徽章故名。纹章瓷始于16世纪中晚期,18世纪达至顶峰,...
伴随着暑假的到来,南宋官窑博物馆根据广大学生及家长的需求,调整社教活动模式,推出适合假期作息的特别活动。7月8日至10日,陶瓷文化训练营第一期火热开营,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暑假生活。 本次训练营为期三天,官博整合馆内各项特色资源,安排了丰富的陶艺体验活动。在陶瓷文化普及环节,训练营改变了传统的说教方式,使参与性变得更强:听一场《南宋官窑》专题讲座,与博物馆老师面对面交谈;逛一圈南宋官窑博物馆,探...
1、 修内司 近年来,对宋代官窑的研究,由于北宋的汝窑、钧窑,南宋的郊坛官窑遗址陆续发现而有了较大的进展。对南宋的修内司官窑的研究,因缺乏窑址印证与古文献核实而众说纷纭。因此,对修内司官窑的性质及产品特征的认识,也就含混不清了。 北宋的“汴京官窑”与南宋的修内司官窑的窑址虽然均未发现,但两者是不同的。关于修内司官窑的产地、时代、沿革及其器物的特征,在《坦斋笔衡》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此书还指出郊坛...
南宋叶宣《坦斋笔衡》载:“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日官窑。”政和年间朝廷在京师自置官窑,即后世所谓“北宋官窑”。因无其他可靠史料及遗迹、遗物佐证,对此学者问有三种解读: 1·北宋官窑并不存在。 2·北宋官窑即汝窑。 3·北宋官窑是存在的,地点在汗京(1)。 笔者持第三种意见,现试以相关材料阐释之。 一 宋自开国至大观间承平日久。宋徽宗以为"功定治成,礼可以兴",于大观元年(1107)...
北宋官窑的有无问题,自南宋至明清人们都说有。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倾向于更相信考古的事实,而忽视对北宋官窑传视品的研究和探索。由于北宋官窑窑址至今未发现,一些人逐渐怀疑北宋官窑的存在,直至近些年在文物界有人著文彻底否定北宋官窑的存在。此论一出,在人们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混乱,对于北宋官窑的研究和传世器物的保护都是非常不利的。 南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政和间(北宋1111-1...
北宋官窑瓷器款识多达数种,因专烧宫廷用瓷,产量很少,故传品也极少。 我国于1986年年底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官汝窑的遗址,次年又进行局部发掘,从而揭开了官汝窑的神秘面纱。原来宝丰县宋时属汝州。应该说,汝州地区的窑瓷包括临汝县和宝丰县等都可统称为“汝窑”。汝窑系接受宫廷下达的任务而烧造,故产品十分精美,可统称为“官汝窑”。 官汝窑为北宋宫廷烧造,年代很短,约在宋徽宗赵佶在...
截止到7月1日,南宋官窑博物馆完成了所有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与完善、图像采集、文物数据EXCEL表格登录、离线上传等工作、并按照杭州市普查办要求及省文物局的最新通知将所有尚未上传至普查平台的离线数据送至杭州市普查办,官博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接下来官博将根据省普查办审核反馈的修改意见对文物信息及时进行修改、上传及审核,完成普查数据在平台上的审核上报工作。
放暑假了,孩子能去哪里学哪里玩,肯定是爸爸妈妈的头等大事。今年,南宋官窑博物馆将开设暑期陶瓷文化训练营,让孩子能近距离了解陶瓷文化,亲手感悟古老文化技艺的魅力。 除了看陶瓷学捏陶,博物馆还将安排特色小队活动,在训练营中增设最强小队争霸赛暑期特辑,让孩子们不光动动手,动动脑,还能动动全身,来一场热情的探险竞赛。 3天集训,过足有趣的陶艺生活,小小陶艺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活...
宋代官窑瓷器 ,官瓷代表着汉族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了一批宫庭所需的高档瓷器,其高超的烧造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成为汉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宋代官窑瓷器的鉴别,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鉴定: 1.釉质的差异 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
釉质的差异。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并累叠密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纹片的差异。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臀,因此有“牛毛纹”之称。即使是小开片的瓷器,也不乏有几条较长较粗的纹痕。纹痕的颜色以鳝血、鱼籽黄、墨色、油灰居多,鳝血者为上品...
公元1124年,农历甲辰年,宋徽宗宣和六年,徐竞出使高丽归来所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内曾提到汝州新窑器,可见当时汝州正在热火朝天的烧造汝州新窑器,这是历史的记载。现在朱文立先生在汝州文庙窑也发现了汝州新窑器,这个文庙窑和汝州新窑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创建的,又是由谁创建的呢?在上一篇上已经明确论述过了,是由宋徽宗创建的。宋徽宗是何许人也?答曰:宋徽宗是赵佶,身份是北宋皇帝。北宋皇帝创建窑场干什么?答曰:...
每个人小时候都玩过吹泡泡,用洗洁精混上水,用铁丝拧个小环,放嘴前一吹,一个个透明的小泡泡就这样欢快地飞上了天。阳光一照,折射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好看极了! 而这个“六一”,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就将带着孩子们一起玩一玩不一样的泡泡游戏,过一个有趣的儿童节。 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所有材料都需要通过游戏获得,孩子都要和家长一起配合,闯关又寻宝。 游戏找寻的宝贝,叫“泡泡三法宝”,每...
宋代瓷器有五大名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官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官窑或官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官窑相媲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宫廷旧藏官与哥窑名瓷,再加上流散在海内外的,总数也不过300件左右,以至个别官与哥窑名瓷破损残片也被视为至宝,宋官窑瓷之名贵由此即可见一斑。由于宋代官窑中国瓷器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宫廷御窑,带有高贵族成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