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26日,航拍镜头下,兰新高铁首班列车疾驰穿越嘉峪关长城被定格。这条“钢铁丝绸之路”的全线建成通车,不但将“早吃牛肉面,晚品哈密瓜,千里兰新一日还”变为现实,更生动体现出灿烂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相得益彰。 穿山越岭朝夕间,古老丝路一线牵。这条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5年贯通,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而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施工过程中贯穿的尊重文明、保护文物的理念。据了解,以打通...
为切实有效防止重特大文物火灾事故发生,老河口市文物局提早布置全市今冬明春文物消防安全火灾防控工作。老河口市博物馆按照市局《关于认真做好今冬明春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从11月26日起到明年三月份不定期开展今冬明春文物安全检查工作,专门成立检查工作小组,对全市范围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文物安全检查。 本次检查组在进行安全检查和巡逻的同时,为切实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规范文保单位...
12月20日至21日,2014“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在陕西西安交通大学举行,50多位来自法学界、文化文物界、科技界及知识产权保护交易机构的代表与会。 “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给未来、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表示,文化遗产产权与一般财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含的历史、艺术、文化、科技信息具有共享性质,这决定了文化遗产事业的公益性...
12月25日,新华社记者在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秦王墓周边发现,紧邻的居民随意就将垃圾倾倒在神道石像周围,目前多座陵墓石刻周围堆满垃圾,有些石刻遭到柴火焚烧,破碎的石刻无人修复。这些文物矗立在当地已有500多年,据当地媒体报道“明秦王墓身处一片荒地,一些石雕身上被垃圾覆盖”引发关注已有多日。此前被曝光的部分文物雕像周围,垃圾确实被清理了,但至今却仍有部分因保护不力,责任落实不到...
最近被曝遇窃 校方称可能是施工痕迹 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几间临湖而建的清代大屋已荒废多时,屋外杂草丛生,让人看不出这里原是文物保护单位。最近,有古建筑爱好者寻访至此,看到大屋内多处砖墙似遭切割,怀疑遇窃。但学校否认了遭窃的说法。 这几座临湖而建的大屋坐落在大学城华工教学区的北部。其中,靠近湖边的两座相邻大屋门框木匾上,分别写着“雅乐黄公祠”和“应麟黄公祠”。两座祠堂的一旁,则...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河南濮阳东北庄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就地规划翻修,通过建设园区发展杂技产业,使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相携并进,做出了有益探索。 东北庄村至今保留着八家明清风格的小院建筑,这就是以“乔、刘、李”三家班为代表的杂技名家小院。自明末清初以来,就有爱好杂技之人在这里拜师学艺。然而就在2008年新村规划时,老村却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今年70岁的刘印修第一个...
▲八大山人出家地遗址亟待保护。 我国明末清初伟大的艺术家八大山人(1626年——1705年)的出家地“介冈灯社”位于何方,300多年来一直是史学界和美术史界未曾破解的谜,也是困惑八大山人研究界的一个重要问题。2008年12月8日,八大山人研究专家萧鸿鸣在南昌县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及黄马乡乡干部的陪同下,前往南昌县黄马乡涂洪村界岗自然村考察,对黄马乡界岗村的历史变迁而改名为“界岗”的“介冈灯社...
昨天,永嘉县成立古村落研究会。此举旨在实现古村落永续利用、活态传承,为建设“古韵楠溪”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永嘉是个千年古县,在楠溪江流域散落着200余座古村落和3560余处古建筑,数量居全省首位、占全市三分之一。这些古村落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农村几千年耕读文化的实物见证,深受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范畴。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老百姓拆旧房...
中溪村是新昌境内最偏僻的山村之一,因村中有一溪水流径,源头自虾脖尖出溪口,村座落在溪流中游,故名中溪。建村立基于北宋仁宗天圣年间(约公元1023),至今已近千年历史。 张家祠堂,俗称老祠堂,谱称“昭穆堂”,亦称“贻忠堂”是一座封闭式的祠堂建筑,位于巧英乡中溪村村中段,大约于十三世纪末(公元1280年)开建定基。清康熙戊子年(1708)宽建,并由二十五世孙士俊公书写主匾“昭穆堂”,清光绪二年...
—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理事长、日本友人小岛康誉本报记者/曹新玲 12月16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组织、十多位佉卢文专家及考古学家组成的尼雅古城遗址考察队伍中有位特别的队员,他就是跟新疆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理事长、日本友人小岛康誉先生。 小岛先生曾在1988年发起组织了持续近十年的中日共同尼雅学术调查,并数次来过尼雅古城。 12月19日下午,在尼...
锡盟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文物保护工作的创新性,加大文物保护和宣传力度,让锡盟文物保护工作登上新台阶。这是记者从12月23日召开的锡盟文物工作会暨田野文物保护经验交流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近几年,锡盟文物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下一步,锡盟将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加大项目编制力度,进一步加强重点文化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对锡盟重点古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建筑、抗战文物、民族文物、传统村...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重要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宿迁市文广新局采取多种举措,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一是完善文物单位保护的“四有”工作,加强文物的基础性工作。今年11月完成并上报了国有单位青墩遗址、三庄墓群记录档案,12底将完成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建档备案工作;报经市政府批准对我市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线”;重新设置了国保单位青墩遗址、...
近日,以“屈家岭文化与智慧农业”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农谷论坛暨纪念屈家岭文化发现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召开。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社科院、文物局、博物馆和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40多名考古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共同追溯屈家岭农耕文化渊源,深入探讨了如何在保护屈家岭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王风竹在研讨会开幕式讲话中表示,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流域十分...
南京颐和路十二片区以其独有的民国建筑风范,高雅的文化展示氛围赢得了公众的赞誉,也吸引着广大市民的好奇目光。昨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里举行了“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颁奖仪式,南京建筑界、文化界代表以及外国文化友人,参加了活动。据悉,该奖项也是本年度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唯一获奖的项目,也是近十年来江苏省唯一获奖的项目。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博士介绍,20...
日前,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杜甫草堂浣花祠、木刻廊、红墙文物建筑维修保护及唐风遗韵整治项目已完成项目投资概算的编制并经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完成评审,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日前,市发改委经研究,同意实施杜甫草堂浣花祠、木刻廊、红墙文物建筑维修保护及唐风遗韵整治工程。 据悉,该项目投资概算为601.8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00.74万元,其他费用72.41万元,预备费28.66万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