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8日,新疆考古专家在和静县哈布其汗沟发现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石围遗址,该石围遗址范围之广、数量和种类之多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 今年7月开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巴州文物局、和静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织相关专家,对即将开工建设的和静县巴仑台至依尔根铁路及附属公路建设涉及到的古墓葬和遗址进行调查、测绘、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这里的大片石围遗址。 巴州文物局副局长谭大海说,初步调查,该区域石围遗址共有20...
甘肃武威新发现一处西夏瓷窑遗址 甘肃省武威市近日新发现一处西夏时期的瓷窑遗址,该遗址位于武威市城南30公里处的凉州区古城镇古城村的一条河沟里。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1038年建国,1227年为蒙古所灭。武威古称凉州,长期是西夏王朝的陪都。
陶灶、青铜残片……贵港惊现古墓葬。日前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贵港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前往开展文物考古。 古墓葬位于贵港职业学院旧址内,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泊湾汉墓群的范围,目前正在进行一大型商品房小区的开发,是在施工中发现的。得知消息后,相关部门立即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进场开展文物勘探工作。 经过勘探,先后发现10处古墓葬,并挖...
记者10日从省文体厅、省文物局获悉,2013年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文物执法督查工作报告日前出炉,调查发现盗捞文物现象依然存在。 水下文物遗存登录已达90余处 据悉,这项巡查活动历时20余天,对西沙群岛各海域的23处水下文物遗存进行了细致的巡查和勘探。海南省首艘文物执法督查船也首航西沙,展示了我省对西沙文物保护的决心和力度。至此,在西沙群岛海域共调查登录水下文物遗存已达90余处,为...
新华网贵阳8月10日电(记者陈嫱)历经近半年的“区域考古”调查,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核心区六盘水市境内新发现了100余处史前至战国秦汉时期(古夜郎时期)洞穴遗址和山顶旷野遗址。这些遗址群揭示了早期人群以洞穴逐渐走向旷野的方式,将为夜郎文化寻踪提供新“线索”。 “贵州毕节市的赫章可乐、威宁中水和黔西南州的普安铜鼓山一直被称为是夜郎考古的三个重镇,而地处毕节市与黔西南州中间地带的六盘水市由于长期没有发...
益阳市文物工作者对外宣布,继发现5000余枚竹简与木简之后,益阳铁铺岭兔子山古城遗址又有新发现,已相继出土了木偶、汲水罐、青瓷等文物。 在出土的器物中,有一个小巧的木偶人,肢体俱全,通体黑色,面目用红漆描画,心脏部位有一个圆形小孔。专家说,这个木偶人是当时实施巫术的器具。在6号发掘井挖至距地表6。2米、第九层时,出土了大量汲水罐,年代均为东汉时期,7月29日出土了30个,其中29个为陶罐。30日...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23日电 (蒋冬 米英)记者23日从位于新疆西部的温泉县获悉,2012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的考古发掘现场日前再次传来喜讯,在发掘现场中的I号居址的遗址内,考古工作者再次获得一批石斧、石杵等遗物。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丛德新介绍,这批遗物的出土为解释新疆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址的具体面貌,提供了一批全新的、重要的材料,将推动新疆青铜时代考...
在配合基建中,考古人员在河南省濮阳市区新发现一处商代文化遗址——马呼屯遗址。这是濮阳地区首次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商代晚期遗址,对于研究商代晚期当地丧葬习俗、探索古代城市起源和发展演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试掘,发现灰坑4个、祭祀坑1个、墓葬2座。该遗址文化层堆积厚度达3米,出土器物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如人头盖骨、石斧、...
没错,暴龙确实是凶猛的食肉动物!一枚断裂的牙齿化石证实,暴龙会捕猎食草的鸭嘴龙等恐龙,而不是像一些古生物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暴龙奔走速度较慢,根本就不能猎杀其他动物,只能以动物尸体为生。 暴龙是生活在85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体形庞大的恐龙。美国棕榈滩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研究人员15日报告说,他们在南达科他州发现一枚暴龙牙冠的化石,它嵌在一只鸭嘴龙的尾巴化石上,位于两段椎骨之间,长约4厘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