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昨日发布,云居寺将在4月4日至6日的清明节小长假期间,推出以“绿色清明”为主题的插柳戴柳、吃寒食、踏青等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我国的传统民风民俗。 清明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又被称为“寒食节”,传承至今已有2640多年的历史。云居寺文物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清明节源于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先贤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
刘绍义在《广州日报》撰文指出,现在播放的宫廷电视连续剧,我们常常看到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总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这是朱元璋和大臣们议事的地方。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也就是进一步阐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他把手拿的...
为了做好清明节期间各项工作,保证周口店遗址安全,遗址管理处采取四项措施,确保平安清明: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管理处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针对节日期间遗址安全、接待等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二、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文明祭祀新风。为了防止因上坟烧纸引发火灾,管理处派专人对周边群众进行走访,以文明祭祀为主旨,开展宣传教育。同时,禁止观众将火源带入遗址区内。三、提...
3月19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通过了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组织的专家验收。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原生文明之一,搞清它的起源与进程、性质与特点对于完善世界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考古发现为主要资料的中华文明问题研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逐渐成为学术热点。2001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实施了中华文明探源的预研究项目,从此开始了就这一个重大...
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由洛阳市文物管理局、洛阳博物馆承办的《国王与诸侯——中国河南青铜文明展》经过紧张的策划和筹备,目前,布展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拟于2013年3月20日上午在洛阳博物馆二楼临时展厅与公众见面。这次展览精心挑选了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苑、安阳博物馆、信阳博物馆、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及洛阳博物馆的117件(组)珍贵青铜器将集中亮相,展品上至夏商,下至两...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清明小长假,今天上午,故宫[微博]博物院宣布将对御花园试行分流疏导和短时限流。故宫表示,这一措施将在今后游客高峰时段继续实施。 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故宫上午宣布,自4月1日起,除法定节假日和暑期(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外,将在全年正式实行周一下午闭馆的措施。 根据分流方案,将采取御花园内东、西分流,观众由南向北单向参观。这意味着,从琼苑东门进入御花园内的游客只能参观...
德阳市旌阳区天元镇有名的男厨师,不仅烧得一手好菜,还有十字绣的绝活。两年时间,厨师林玉宝在工作之余绣出了一幅6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 昨日,在德阳市旌阳区德什路口附近一家饭店,林玉宝拿出了自己的绣作,该幅十字绣为《清明上河图》全景图,长6.5米,宽0.7米。这幅作品,在4位同事的帮助下,才能全部拉直舒展开来。“整幅作品共用了78种色线,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林玉宝介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