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相信许多人都听过“铁达尼号”(Titanic)的故事。1912年4月一个寒冷的夜晚,载着超过2000人的“铁达尼号”豪华游轮与大西洋漂浮的冰山相撞而沉没,造成超过六成的乘客和船员死亡。美国大导演詹姆斯·柯麦隆在1997年以这场海难为故事背景,拍摄了史诗般的《铁达尼号》电影,观众无不被剧情打动,热泪夺眶,电影也因此创下了全球票房纪录,使这场悲...
20日下午6点,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古罗马博物馆内,作为罗马“丝绸之路国际双年文化展”的开场戏,“向东方”文物展正式拉开帷幕。中国驻意大利大使丁伟、意大利文化部司长雷斯卡、外交部亚大司长佩鲁季尼以及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这次展览共展出了来自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意大利相关博物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100余件,包括来自中国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及吐鲁番博物...
“中国明清宫廷文物展”目前正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举办。故宫和卢浮宫同属于世界著名的皇家宫殿,又同为馆藏丰富的国际级博物馆,所以此次大展吸引了中法各界数百名嘉宾参加和众多媒体关注。面向普通公众的正式展览名为《故宫在卢浮宫:中国皇帝和法国国王》,从9月29日开始至2012年1月9日结束。该展览分4部分内容:分别为展示清代宫廷盛大典礼场面的宫廷画卷;展示明清两代帝后和宫廷画家的书画...
中新社台北10月12日电 题:台北华夏文物展折射两岸人文内涵 中新社记者 韩胜宝 陈立宇 在世界现存的古文明中,华夏文化是被公认延续最久的文化体之一。在位于台北市南海路的历史博物馆,所藏华夏文物约5.6万余件,涵盖各个时期及类别。这里正在举办的华夏文物展,集中展示了彩陶、青铜器、陶塑、唐文物、钱币、瓷器、文字艺术、宗教文物、文玩等10项主题,让人认识华夏文化演进中的多元文化。其中展出的4件国宝...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广场上的雕像群 100年前,辛亥革命先驱向封建统治阶级打响第一枪。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广州拥有大量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遗迹。100年后,广州投资2.26亿元兴建辛亥革命纪念馆,意图挖掘广州市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城市内涵,擦亮广州城市文化品牌。 10月8日,气势恢宏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广东省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
辛亥革命历史陈列第一部分《晚清中国》。 辛亥革命历史陈列第二部分《革命原起》。 辛亥革命历史陈列第三部分《武昌首义》。 一座以“楚国红”为主色调的“V”形组合建筑,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南侧。它就是8日上午正式开馆的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 馆内大型主题展《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分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起义、创建共和、...
今日下午,“希望之路、共和之光”辛亥革命文物展将在四川博物院开展,500余件从保路运动前夕直至辛亥革命后的文物和珍贵照片将免费展出,其中数十件文物为首次亮相。 记者从四川博物院了解到,本次展出的文物中包括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有保路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同盟会会员龙鸣剑1908年从日本东京回国组织反清武装起义时的护照(上图),以及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时出版的宣传刊物《四川保路...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襄阳的民间收藏家熊新发挑选出自己收藏的26件和辛亥革命相关的藏品,昨日在市四十一中展出。这些藏品,有的还与襄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们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推荐 大楚宝宝读书会免费报名 昨日上午,在市四十一中操场上,26件文物摆成一排,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参观,熊新发和襄阳五中退休历史老师李治和轮流给学生讲解。 见到这些文物,许多同学不顾老师“动口不动手”的...
10日下午,共和之光——纪念辛亥四川保路运动100周年展览在四川博物院开展。展览将保路运动分为前、中、后三大部分,通过500余件珍贵文物和图片资料以及现代多媒体和科技展示手段,再现保路风潮的悲壮情景,展示革命先辈缔造民国的斗争风采。在展览的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共和之光”四个灯箱大字,右手边的墙壁上播放着辛亥保路运动的影像资料。往里面走,辛亥先烈...
市博物馆和福建省收藏家协会29日起至10月28日联合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收藏文献、文物展”。 此次展览介绍了广东会馆、福州蒙学堂、辛亥革命福建革命军总指挥部、方声洞故居、林觉民故居、谢家祠、辛亥革命福州前敌总指挥部旧址、林森公馆、中山堂和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旧址等10处福州辛亥革命史迹。 展出文物共300件,包括宣统年间至民国初年的钱币和邮票,如银币、纸币、铜元、...
9月27日,来自美国费城的美国女神古董艺术馆美籍华裔馆长赵琼(左一),带着她多年在美国拍卖收购的中国流失文物,专程到西安出席“大唐西市文化遗产节”。她指着带来多年流失海外的清·紫罗兰翡翠白菜说,“我不愿看到中国古董在国外拍卖流失,先后投资近亿元收购了一批珍贵中国文物,希望通过这次盛会,让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中国。”
9月27日,“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了自新石器时代至明代的各类文物300多件,其中许多出自内蒙古的考古发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之最。 本次展览共分为“沧海巨变”、“谷豸是飨”、“ 文明曙光”、“王朝崛起”、R...
9月27日,“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了自新石器时代至明代的各类文物300多件,其中许多出自内蒙古的考古发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之最。本次展览共分为“沧海巨变”、“谷豸是飨”、“文明曙光”、“王朝崛起&rd...
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馆藏文物展,昨天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开幕,展期为2个月。 此次展出的近百件文物,包括秋瑾遗墨、上海商团义勇队光复南京凯旋时的旗帜、孙中山墨迹等。许多文物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如黎元洪发给上海都督陈其美的电报、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通缉黄兴等人的公告等。 蒋迪雯 诸葛漪摄影报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