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对于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学者来说,大谷文库是一个绕不开的名词,尤其是在明清小说的研究者眼中,大谷文库更是无法取代的经典。可以说,大谷文库已成为公认的一座中国古典小说的宝库,而这座文学宝库最初的建立者,竟然是一位日本僧人。 大谷光瑞,日本佛教真宗派西本愿寺第22代法主。作为日本大正天皇的姐夫,他在日本曾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但作为一个随侵华日军一起踏上中国土地的掠夺者,这位披着文化考古外衣的僧人,给...
近年来,云南省民族古籍办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5000余册件,其中,库藏彝文古籍数量居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库存瑶族古籍数量居全国第一,也是全世界珍藏瑶画最多的3个地区之一(其中两个地区分别在法国和英国);库存傣族贝叶经数量居全国第一。还有14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不容乐观的是这些古籍正以每年上千册(卷)的速度在流失,抢救整理和保护任务仍十分艰巨。”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
叶妲和她的古籍 叶妲是昌宁县湾甸傣族乡小新寨一个非常令人崇敬、令人赞叹的傣族家庭妇女。之所以强调“家庭”二字,是因为她平时的确没有任何“社交”,沉默寡言中经营她的家,经营一个乡村小商店,养活包括她自己,还有女儿和年老的父亲。 叶妲的家和大多数傣族的家一样,住房很宽敞,一排很是通风透气的木板平房,典型的滇西傣族建筑风格。房前有一个宽阔的水泥晒场,...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民族宗教事务局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的投入力度,设立古籍整理专项资金,派专人深入各旗区组织有关人员座谈调研,搜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资料,近几年用蒙古文整理编辑出版了《蒙古文学赞颂珍藏》、《古代源宝经典》、《莲花宝藏史》、《古代蒙古文箴言手抄本集》和《圣训教课书》等5部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书籍。这对于少数名族的古典文学研究与文化保护起到了突出的贡献。
新华网江西频道10月12日电(记者 高皓亮)记者从江西铅山县获悉,国家图书馆日前从铅山订购12万张连四纸,作为古籍善本修复用纸。据介绍,这是铅山连四纸首次成为国家文物古籍修复用纸。 据介绍,江西铅山连四纸又称“千年寿纸”,在宋元时就闻名遐迩。该纸以嫩竹为原料,经72道纯手工工艺历时一年制成,质地洁白绵密、耐虫防热、永不变色。所印刷的书清晰明目,久看眼不易倦;用于书写作画,着墨即晕,入纸三分,历...
古稀老人喜毛笔字乐读古籍 (记者 刘毅)赤壁一位老人,退休后便开始在家用毛笔抄写四大名著等古籍,15年坚持不辍竟然抄写了上千万字。不但喜欢抄书,老人还喜欢自购纸张裁纸,并将手抄本线装成册。 老人名叫沈名森,77岁,最大的嗜好是看书抄书。每日清晨,老人外出遛弯、买菜回家后,上午就坐在家中抄书,下午他则喜欢和几位邻居们打打纸牌消磨时间。 老人告...
“文章千古事”,那些珍贵的古代书籍,凝聚着古人的心血与智慧,也记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然而,由于古代典籍绝大多数都是纸制品,在保存与传承过程中,难免会因各种情况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修复老化的纸张是今人保护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 古籍修复是一项特殊技艺,修复一本典籍往往涉及到诸多工序,一招一式皆有其规范与标准,这对从事古籍修复人员的素质修养及操作手法要求极高。在我省,就有这样一批古籍修复师,他们...
本报讯(记者唐轶)日前,证明钓鱼岛属中国固有领土的清朝官方文献《台海使槎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学者研究发现,《台海使槎录》系清代第一位巡台御史黄叔璥所著,载明290年前清朝官员即乘巡海船抵钓鱼岛巡查。 黄叔璥在1722年之前巡视台湾期间,实地考察钓鱼岛列岛后曾记载:“山后大洋,北有山名钓鱼台,可泊大船十余,崇爻之薛坡兰,可进舢板。”据专家介绍,文中“薛坡兰”指钓鱼岛附属岛屿南小岛和北小...
《台海使槎录_》_001 《台海使槎录_》002 《台海使槎录_》_003 《台海使槎录_》004 《台海使槎录》_005 《台海使槎录》_006 《台海使槎录_》007 证实钓鱼岛归属中国的两件古籍文物同时亮相由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钓鱼岛主权铁证以及国宝大展”。两件文物的发现者、古籍收藏...
书中的文字,全是手写楷字,看着都是一种享受。书中的图稿,全是手工描绘,阅读十分便利。”把玩着一册影印的《永乐大典》,已过古稀之年的赵田爱不释手,“这次亲见《大典》真容,总算了却我三十多。 “书中的文字,全是手写楷字,看着都是一种享受。书中的图稿,全是手工描绘,阅读十分便利。”把玩着一册影印的《永乐大典》,已过古稀之年的赵田爱不释手,“这...
陈云从小酷爱读书,因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只能到商务印书馆当学徒,也因此有机会接触并阅读大量历史书籍。1923年他曾去杭州西湖文澜阁看过保存在那里的一部完整的乾隆年间手抄的《四库全书》,时隔54年后的1977年旧地重游,他专程到与文澜阁毗邻的“青白山居”参观保存在那里的《四库全书》。 陈云重视和关心青年人的历史教育和学习。1981年4月,他在杭州的一次讲话中提出:“...
陈云从小酷爱读书,因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只能到商务印书馆当学徒,也因此有机会接触并阅读大量历史书籍。1923年他曾去杭州西湖文澜阁看过保存在那里的一部完整的乾隆年间手抄的《四库全书》,时隔54 年后的1977年旧地重游,他专程到与文澜阁毗邻的“青白山居”参观保存在那里的《四库全书》。 陈云重视和关心青年人的历史教育和学习。1981年4月,他在杭州的一次讲话中提出:R...
长城网张家口9月26日电(李宏 胡彤彤)记者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传部获悉,全国罕见的明嘉靖七年(1528)版《宣和博古图》,经宣化区图书馆精心整理正式亮相。该书还制作成电子版和影印版,可通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到区图书馆进行查阅阅读。 据宣化区图书馆馆长王晓民介绍,《宣和博古图》简称《博古图》。全书共15册30卷,线装白棉纸印制。记载商至唐皇室在宣和殿所藏的839件铜器,集中了宋代所藏青铜器...
李大东修复古籍时一丝不苟。毛一波 厉晓杭 摄 明科举録、清乾隆、红楼梦……这些极富价值的古代书卷因时间和环境的作用,早已破败不堪,但经过李大东的“拯救”,却奇迹般地“复活”了。 李大东原是天一阁的副研究馆员,因他将大半生心血倾注于古籍修复,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古书郎中”。古籍修复是一个孤独且生僻的工种。从业30余年来,李大东几乎终日与寂寞为伍,而...
日前,西安碑林博物馆信息资料部刘宁从“第十五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结业。此次培训班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为期2个月。 培训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聘请国内古籍修复、保护技术、纸张研究等领域的专家,讲授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在学员了解古籍修复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必备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邀请修复专家现场指导学员进行古籍修复。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系统了解了古籍修复保护技术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