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著名画家韩志冰绘画展6月月29日在莫斯科拉开帷幕。开幕式吸引了大批俄罗斯观众,韩志冰先生在画展现场即兴创作了一幅水墨荷花,水墨淋漓氤氲的画面引来一片称叹声。一位俄罗斯艺术家说,这是她第一次亲眼目睹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一幅形神兼备的作品能一挥而就,简直太神奇了。在展览现场观众们饶有兴趣地欣赏着这些国画精品,赞不绝口。甚至还有几位俄罗斯客人向画展组织方提出订购绘画作品的要求。 韩志冰先生对记者说...
《三国演义》第一句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绘画的交流和互相借鉴也如此。 人类社会不发达时期,不仅东西方绘画区别巨大,就在中国境内,南北东西各地的绘画也是不同的。那时候,地方画派的特点很强,尤其是南北的画风更是截然不同的。 先谈中西画区别。中西最早的绘画都主要是以面的形式表现,也有的以线的形式表现,但很少。中国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岩画、彩陶画、镶嵌图,漆绘差不多都是以面的形式出现...
93号院博物馆 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商会会长杨有成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保护、弘扬和推广民族文化遗产,93号院博物馆在京举行开馆揭牌仪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在93号院博物馆开馆仪式上,中国文物网就大栅栏琉璃厂区域内博物馆、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采访了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商会会长杨有成先生。 在杨有成看...
正在希腊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1日与希腊总理萨马拉斯共同出席了希腊伊拉克利翁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成为首位正式访问该馆的贵宾。当地人把新博物馆的第一张门票送给了李克强,表达对中国客人的尊重。 中国前驻希腊大使杜起文告诉中新社记者,作为古希腊文明的代表,博物馆是主人邀请客人必去的地方。伊拉克利翁博物馆是世界知名的考古博物馆,为克里特岛的著名景点,博物馆的历史可上溯至1883年,馆内有众...
今年是中国与非洲国家文化交流年。6月13日,应国家文化部邀请,位于非洲的毛里求斯国家博物馆理事会主席高瑞·比比琼一行4人来到朝阳参加牛河梁红山文化节,感受中华五千年文化魅力。 近段时间以来,非洲各国先后派出文化交流团来到中国,辽宁省负责与毛里求斯共和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作为中非文化交流的一部分,牛河梁红山文化节成为向非洲朋友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比比琼介绍...
由法国驻武汉领事馆、法国摩泽尔省等国际机构举办中法文化交流之春——“中法当代艺术作品联展”,18日在武汉举行。 参加此次艺术联展的有科朗坦·格罗斯曼、安·纪尧姆、福德莉奇·勒塞尔夫、玛丽·塞西尔、弗朗索瓦·马尔蒂格等5位法国艺术家;以及周罡、炭叹、詹蕤、梅建、李大鹏和孙汉桥等6位中国艺术家。 两国艺术家作品以环境与艺术为创作主题,表现了艺术家对生活世界状况的不同看法。其中,《永不停止的实验室》...
《中欧交流使者——卜弥格的文化遗产》日前在逵园艺术馆展出,策展人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展览通过波兰著名汉学家、88岁高龄的爱德华·卡伊丹斯基之手,展示了他对波兰科学家卜弥格三十多年的研究及对他作品的重新绘制,展示了可追溯至17世纪的关于中国和波兰两国之间的早期直接交流的活动与作品。 卜弥格和其他波兰及外国科学家、旅行者和传教士一样,曾到过中国探险,并倾其毕生精力向西方介绍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近日,由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京版画院主办的“双城记——英国皇家版画家协会与南京版画院交流展”在金陵美术馆展出。玛格丽特·阿什曼、当肯·布伦、安妮·戴斯梅特、大卫·范瑞等12位来自英国的艺术家及南京版画院的12位艺术家联合展出版画作品,试图在展场中以直接对话的方式彰显两地艺术的不同魅力。英国版画家的铜版画、平版画、丝网版画、木版画尺幅不大,但色彩典雅、造型扎实、技术精湛、张力十足。 ...
从上周开始,河北嘉海艺术馆启动了以艺术品鉴赏、交流为主题的“艺交会”平台,众多大开门的藏品:战国玛瑙环,辽金珠串,汉代龙纹璧,宋代砂罐,元代龙泉窑碗,明代白玉龙纹带板、鎏金玉带扣,清代琥珀坠子、紫晶手串、青花盘和成套的帽花,近现代书画名家的作品等等,绝对吸引眼球。 艺交会是继“燕赵鉴宝会”之后,为广大藏友带来的又一“福利”。所有展示的藏品,都经过了专家把关,在这个平台,可以欣赏艺术品,学习收藏知...
图为甘肃东部的庆阳市庆城县一汉族土绅墓葬中出土的唐代开元年间胡人俑造型(6月11日摄)。 图为甘肃泾川出土的春秋时代“翼兽形提梁铜盉”(6月11日摄)。 这是在甘肃靖远发现的北周时期古罗马鎏金银盘(6月11日摄)。 近日,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览共展出来自甘肃、陕西、宁夏等西北地区的文物245件(组),部分文物“记录”了东西方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交流的历史。
世界美术大赛一等奖得主、著名旅美画家王钲朗(王余根)近日特邀白俄罗斯文化联盟主席、白俄罗斯国家美术博物馆馆长菠罗克·波佐夫一行7人来京访问,并进行文化交流和艺术釆风。 据了解,王钲朗,字思儒,江苏南通人,自幼酷爱绘画,师从当代著名画家赵无极,后赴美国留学。2014年,王钲朗应白俄罗斯文化部的邀请,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成功举办画展,并获得白俄罗斯共和国艺术家联盟颁发的最高艺术荣誉奖。此外,其一幅《...
6月6日,中国职工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淮海分院联合在徐州文化大厦举办中国梦·徐州美书画交流笔会。此次笔会邀请了两院知名书画家张兵、汪继贤、董汉杰、滕富强等参加,活动现场,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通过书画创作进行艺术交流。 通过该活动,几位艺术家发挥书画艺术特长,展示书画艺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书写生活艺术、赞颂美丽的家园、绘制美好愿景,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秘书长马新存说,...
5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简称亚太非遗中心)在京召开管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亚太非遗中心管理委员会主席王文章,亚太非遗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来自文化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日本亚太中心)和国际信息和网络中心...
5月25日,良渚博物院志愿服务社举行第10批志愿者授牌仪式暨第三届志愿者讲解交流赛。经过近2个月的面试、试岗和考核,17名新志愿者最终脱颖而出,正式成为良渚博物院志愿者。 讲解交流比赛气氛紧张而激烈,12位参赛选手自己撰稿演讲,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诠释出对良渚文化的独特见解。经过两届讲解交流比赛的磨砺和积累,志愿者们已经从简单照搬展厅讲解内容到自己撰写讲解稿,实现了质的飞跃。良渚文化对志...
近日,应河南省文物局邀请,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考古与古典研究系主任Kerstin Lidén教授和金属文物科技保护专家Lena Holmquist女士来河南开展为期10天的学术交流。 在河南期间,两位专家先后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博物院、郑州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以及洛阳龙门石窟等多家文博机构进行参观和学术交流,并分别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师生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