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交流品鉴会于11月23日在北京翠宫饭店隆重举行。本次品鉴会有幸邀请到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收藏文化中心主任、中国工合协会收藏文化中心专家等多位专业人士出席,同时也吸引了众多高端艺术创作者及收藏爱好者100多人参与。 此外,本次活动得到了国际著名社会活动家华赞的关注和支持。现场华赞还将其用波斯书法和汉字书法创作的作品《道》在此次品鉴会上展出。众多艺术家的精...
“艺有形,思无界”,这是两岸艺术交流展暨第三届两岸艺术新天地论坛的主题。我们认为有形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追求的无界体现,可以突破任何局限,跨界生存,亦没有最后的终点。 传统与当代(古今) 《庄子》有“舔笔和墨”句,说明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已开始使用毛笔和墨汁。3000多年后,中国墨依然熠熠生辉。继承传统文脉,走向当代语境,海峡两岸的努力都在进行。 融合与创新(中西) ...
昨日18时,2014年中俄青年友谊之声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长影音乐厅拉开帷幕。国家教育部国际司欧亚处处长李海、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白德福先生等出席活动并致辞。随后,中俄青年艺术家,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据介绍,此次活动旨在整合两国艺术合作资源,融合多种艺术流派,提升艺术交流层次,进一步增进两国高校师生对彼此国家文化和艺术的了解;同时调动联盟双方院校的积极性,推动联盟院校开展更多形式的...
“中国当代艺术才刚刚开始,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中国传统做一个创造性的转换,需要重新出发。一方面,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得很快,法国到处都是中国商人,把巴黎整条街买下来,中国艺术家频频亮相国际舞台,那是不是能完全代表中国的文化和艺术?西方认同的中国艺术,是不是真正带有中国符号的作品?这些都需要深度探讨。其实双方对各自的想象和认知是有错位的,都把对方当做他者,当做乌托邦。好的艺术家是不分国界的,中国当代...
28日,浙江杭州举行的第七届宝贝熊艺术节上,来自海峡两岸的儿童及其家长欢聚于此。从歌曲演唱到诗歌朗诵,小朋友们大展才艺,尽显童真色彩。主办方负责人介绍,通过亲子艺术节的形式,为两岸的家长、孩子交流增加了一个很好的渠道,他们也能在此结下友谊。两岸同根同源,更多的交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大有帮助。 经过数月的前期筹备,28日第七届(2014)杭州市宝贝熊艺术节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启幕。 ...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日本香川县日前决定,将对县内高松市“千间堂址”的挖掘工作进行调查。该遗址被视为日本四国灵场84号名刹“屋岛寺”的创建场所,更是日本奈良时代中国东渡日本传播佛教的高僧鉴真和尚建造的寺庙遗址。 “千间堂址”是日本奈良时代鉴真和尚前往京都途中,在屋岛北岭建造的寺庙遗址,被认为是其后转至屋岛南岭的“屋岛寺”的创建地。此次实施挖掘调查的地点位于山上草坪广场南侧山林,距离...
26日,在第六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日”来临之际,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宁波市港航局主办的“聚焦舟船中国,联结海上世界”——2014中国古船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世界文化遗产庆安会馆内安澜会馆后大殿二楼的古色古香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荷兰、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德国、波兰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的海事文化和舟船技术研究专家共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议。 19世纪,中国木帆船“耆英号”跨越印度洋抵达...
2014年11月15日,《画会大道 闻人雅集》国画名家交流笔会在北京大道画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全球商协联盟旗下的大道之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同时本次笔会得到了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艺术家协会等各界领导的大力支持,将互联网与文化艺术相融合,开启了艺术传播的新道路。 出席本次活动的著名国画家有:程振铎,曹瑞华,刘正,郭鸿春,顾大明,开红四,王嘉信,张国栋,贺斌,张树立,李星赋,李宜兰,陈松...
大道文化首批特聘画家集体合影 2014年11月15日,《画会大道 闻人雅集》国画名家交流笔会在北京大道画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全球商协联盟旗下的大道之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同时本次笔会得到了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艺术家协会等各界领导的大力支持,将互联网与文化艺术相融合,开启了艺术传播的新道路。 大道文化总经理王运杰先生在致词 出席本次活动的著名国画家有:程振铎,曹瑞华,刘正,郭鸿...
2014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下称“亚太中心”)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会”在国家博物馆召开。文化部副部长丁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黄振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对外文化联络局、北京市东城区相关负责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相关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
由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参与协办的“2014年秋季特展·元兴寺再生——镰仓时代极乐坊的建立和新技术”近日在日本奈良元兴寺文化财研究所举行。受日方邀请,11月8日——10日,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参加了展览季演讲会等活动,向日本民众普及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这是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与日本元兴寺文化财研究所于2013年12月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以来首次开展的学术交流项目,标志着这一跨国的“馆所合作”进入实质...
暖阳打在威仪的城墙吊桥上,护城河闪着清凉的波光,戏水的鸭雀被收入游客的镜头,爱好艺术的人们穿梭进出南门月城,参观新成立的“西安城墙·RAC”(西安城墙·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欣赏首个国际画展—法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安菊莉的30°纬度。 创新实现古建的艺术功能与价值 源于对“善”与“美”的共同价值追寻,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西安城墙保护基金会、荣华慈善基金会、中法文化艺术...
11月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文化部副部长丁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格塔丘·恩吉达、文化助理总干事阿弗雷多·阿米南,与阿塞拜疆、贝宁、匈牙利、伊朗、以色列、卡塔尔、巴勒斯坦、菲律宾八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出席会议。 王文章在会议致辞...
进入汉代后,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绸之国”;进入中世纪后,伴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又开始以“瓷国”享誉于世。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阶段输出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邢窑(包括定窑)白瓷、越窑青瓷、长沙窑彩绘瓷和橄榄釉青瓷(即广东近海一带的窑口生产的碗和作为储藏容器的罐)。输出的地区与国别有:东北亚的朝鲜与日本;...
今年10月的中欧论坛汉堡峰会别具特色地第一次邀请了艺术家参会,也第一次在峰会期间举办了文化交流活动。文化艺术的魅力使这场峰会至今仍“余音绕梁”。中国艺术家在峰会上的精彩表现,让德国人念念不忘。 这次峰会的主会场放置了多幅有关汉堡的中国画家作品,让各国政要和嘉宾看到中国艺术家画笔下的汉堡。海外华人媒体《欧洲新报》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牵手,契合汉堡峰会“中国与欧洲相遇”的主题,邀请了7名中国当代顶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