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欣赏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相关景区将扩大5倍。 重庆市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黎方银表示为了更好的为游客服务,将扩大景区规模。景区集游客服务、展示游览、核心参观、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新建的各类设施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建成后核心区面积由现有的230亩扩大到1100亩,比现有景区范围扩大5倍。 大足石刻最早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余尊,...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近日获得海外捐赠的402件珍贵文物,其中包含大量首次曝光的“飞虎队”物件。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副馆长钱峰介绍,这些“飞虎队”物件包括10多件“飞虎队”飞行员服装、20——30枚美国军人的银星、铜星勋章以及身份牌,还包括了“飞虎队”的公文、空军指南针以及陈纳德将军和史迪威将军的铜像。 钱峰说,其中最珍贵的是绣有“詹安杜梧”名字的飞行夹克,里面包含两个血符,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后面...
记者近日重庆市文物局获悉,为了切实做好历史文脉的传承和挖掘利用,市文化委积极与市城乡建委、市规划局加强工作对接,就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与利用等重点工作达成共识,将在三个方面形成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深度合作的第一方面就是促进保护规划相互协调。届时,市文化委将会同市规划局加快编制《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与市规划局、市城乡建委共同做好全市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中的《重庆市五大...
张大千在1941至1944年率门人子侄前往敦煌考察临摹壁画归来后,在陪都重庆举行了隆重的敦煌临摹壁画展,很受好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全国和大后方学术界对于敦煌壁画的研究。不仅如此,张大千还是个全才型画家,在他手下,不仅山水、人物、花鸟、鱼虫、走兽皆能,而且工笔写意无一不精。难怪徐悲鸿曾赞扬他是“五百年来一大千”。 在张大千那众多题材的表现中,他还特别喜欢画仕女图。比如在1945年,张大千曾画过一幅...
26日,经过修缮的重庆史迪威博物馆焕然一新,重新开放。博物馆新增了37件文物和30余张珍贵照片,并被挂牌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博物馆重新开放,为市民增添了哪些参观内容?昨日,史迪威博物馆馆长宗力哲介绍,在修缮期间,在美国驻成都总领馆的帮助下,博物馆新增文物37件,包括史迪威雕像、美式军服、有关史迪威的杂志和视频光盘,此外还新增了30余幅珍贵照片。 史迪威中心专家组研究员邓...
近日,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九龙坡区联合进行的慈云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全面结束,共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并清理石碑、石雕、瓦当、柱础、铜钱、佛像、佛座、陶瓷碗盆等文物(标本)100余件。 慈云寺遗址是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到明清时期香火旺盛,禅宗汇集,寺庙建筑现已毁损,但庙基残垣犹存,位于九龙坡区走马镇慈云村一带。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以寺庙基址为主体而进行...
近日,重庆市政府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自北碚、江津、荣昌、梁平的贺家拳、昆仑太极、蚕门武术、小洪拳、金家功等五种拳术位列其中,蚕门武术、贺家拳、昆仑太极……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鲜有耳闻的武术拳种,到底是如何在重庆生根发芽的?它们在重庆的发展现状如何?带着种种疑问,重庆晨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几位非遗拳术的传承人,听他们讲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发源 历史悠久多为外地引入 能够入围重庆市...
杨轶收藏的红缎地绣花蝶八团女袍。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去年,重庆人杨轶在美国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到了一件红缎地绣花蝶纹八团女袍,后经考证,这件女袍有可能出自光绪后宫。这几日,在微博晒出这件宝贝后,前来咨询围观的朋友越来越多。 红缎地绣花蝶纹八团 或为光绪后宫之物 这件红缎地绣花蝶纹八团女袍到底长什么样记者今日看到,整件女袍做工精致,绣有8团花叠纹,扣子为镏金扣,女袍袖口还绣有万年青、蝙蝠...
继韩国泡菜去年成功“申遗”后,武汉特色面点——热干面,日前也正式申报国家级“非遗”。 据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人士介绍,已正式推荐热干面参评第四批国家级“非遗”。申遗主要是为将制面技术发扬光大,挖掘热干面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好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武汉自古是长江重要商埠,饮食融汇各地特色。在众多小吃中,热干面最有名气,也是当地人“过早”(吃早餐)的首选。将面条煮熟沥水,拌上香油等佐料,就成了...
中井坝盐业遗址位于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南京社区2组,地处郁江支流中井河左岸的台地上。为配合郁山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2013年5月至7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940平方米,发现各类盐业相关遗迹36座,其中有12座盐灶、5座蓄卤池、2座黄泥加工坑、2座墙体、10个柱洞、1条排水沟、2个灰坑及2条灰沟,出土各类文物标本约200余件。 盐灶共12座,这些盐灶分布密集...
记者今日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近期对九龙坡区慈云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工作成果丰硕。慈云寺遗址是重庆地区目前已知的保存最好的古代寺庙基址。 慈云寺遗址位于九龙坡区走马镇慈云村西的山林中,东南距走马镇约2公里。日前,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遗址实施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揭露出寺庙主体及附属建筑遗迹33处,包括殿基址4处、房址2处、院1处、排水沟8条、道路4条、焚烧坑6...
墓室内石壁的雕刻工艺也很精湛 大渡口区跳蹬镇白沙沱村的一处铁路施工工地进行开挖作业时,意外发现一处古墓。记者昨天获悉,经过十余天的保护性发掘,前天下午1点,考古发掘工作全面结束。只可惜,三间并排石墓室中的随葬品,早已被盗墓者“掏空”。 “本次出土的合葬墓群,3个墓室并列排在一起。建筑材料全部经过专门处理,建造非常规整,表面很光滑,墓室内石壁的雕刻工艺也很精湛,花草人物图案也很逼真。”大渡口文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