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小桥已成村间一道景观。 ■石刻上的佛像(画圈处)已风化模糊。 近日,深藏同安洪塘龙眼林间的一座古代石桥进入文保部门视野,石桥至今保存相当完整,有专家推断其始建于南宋。令人惊异的是,桥头有一尊神秘石刻佛像,十分罕见,其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信息?目前,文保单位已经介入了解。 发现 7米古桥跨溪桥头立一方风化石佛 日前,本报新闻搜客耿瀚下乡时无意中得知,在同安洪塘镇某村(编者按:为避免文...
7月26日,南靖县文物工作者在和溪镇境内发现一座宋代“四面佛经幢石塔”。 这座“四面佛经幢石塔”高2米,底座长宽分别为0.9米,石塔四面都雕刻有“天王梵天”的图案,虽年代久远,但佛塔仍保存比较完整。南靖县文物工作者江清溪介绍说,“根据该塔的造型及特点推测,这座四面佛经幢石塔大约于南宋时期建造。整座石塔完整结构应包...
刻有文字的城砖 工作人员正在老鼓楼遗址进行发掘工作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发掘渝中区老鼓楼遗址时发现,这里就是南宋抗蒙名将余玠的帅府,影响世界历史的钓鱼城抗蒙战争的很多指令也是从这里发出。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介绍,老鼓楼遗址是在拆迁中被发现的,墙砖上有“淳祐乙巳”铭文字样,这是南宋宋理宗淳祐5年的纪年,正是南宋末年抗蒙战争时期。由于遗址上部被大量的建筑...
6月底至7月初,杭州市规划局对《杭州南宋大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导则》方案进行公示,在前后10天的公示期内,市民可以对5套规划设计方案提出意见,并通过邮件的形式反馈给杭州市规划局。南宋皇城遗址公园建设由设想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杭州计划将南宋皇城遗址建设成举世无双的“镇城之宝”,以推动杭州向世界名城的目标靠拢。同时,杭州提出在南宋皇城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帮助原住民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
茶陵古城墙角楼。株洲市文物局 供图 镇守河岸的铁犀几百年不锈不蚀。株洲市文物局 供图 我省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头城墙申报“国保” 南宋古城将再现茶陵 历经近八百年风雨,茶陵古城墙成为我省境内现存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宋代石头城墙。近日,株洲将其纳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名单。省文物专家表示,由于南宋城墙在我国南方城址体系方面具有一定稀缺性,因此茶陵古城墙具有较高历史价值。 ...
7月16日上午,由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杭州西湖国学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联合举办的2010年杭州地区“三好”学生夏令营系列活动的压轴戏——“陶艺现场赛”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陶艺中心展开。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共70余人,他们全部为来自杭州各主城区及下属县市各高中、初中的“三好”学生代表。虽然现场活动只持续了半天,但由于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强调趣味性和动手参与性,使同学们始终情绪高昂,且收益颇多。 本次...
底部的“官”字 看到本报7月12日《杭州存在第三座南宋官窑?》一文后,昨天,市民马大伯致电本报记者称,他收藏有一件南宋青瓷,制作工艺很像文中所提的未知官窑出产青瓷。 马大伯这件青瓷,圆口白胎,晶莹翠绿,厚釉瓷身带着层层叠叠的冰裂纹,瓶底烙着一个篆书“官”字。 “玩瓷器的人都知道,已知的南宋官窑瓷器不是这种工艺。”正...
底部的“官”字 看到7月12日的一篇报道《杭州存在第三座南宋官窑?》一文后,昨天,市民马大伯说他收藏有一件南宋青瓷,制作工艺很像文中所提的未知官窑出产青瓷。 马大伯这件青瓷,圆口白胎,晶莹翠绿,厚釉瓷身带着层层叠叠的冰裂纹,瓶底烙着一个篆书“官”字。 “玩瓷器的人都知道,已知的南宋官窑瓷器不是这种工艺。”正如马...
长沙朱张渡口新立的朱熹、张栻塑像。资料图片 67岁张运东(左)和40多岁的张希都声称是张栻的后人。范亚湘摄 张栻是南宋一代学宗,曾主管岳麓书院教事,使岳麓书院闻名遐迩,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去世后葬于宁乡县巷子口镇官山村其父张浚墓旁。长沙湘江边的“朱张渡”就是为纪念朱熹和张栻而命名的。 历史上存在“张栻绝嗣”的说法,也就是说他断了香火。...
近日,贺州市博物馆接到群众报告,八步区贺街镇东球村一村民在挖建房地基时挖出4罐1碗1杯共6件古代陶瓷陪葬品。 随后,该市博物馆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前往查看,经初步确认,这6件文物为两座墓葬的陪葬品,从文物的外观看,做工较为粗糙,且雕花简陋,属南宋时期土窑瓷器。从出土文物的数量推断,其中一座墓葬的主人较为富裕,共挖出4件瓷器,而另一座墓葬主人则较为贫穷,只挖出两件瓷器。该文物的出土,对于进一步研究我市...
近日,中国考古论坛上有一篇题为《南宋第三座官窑是揭开历史之谜的关键》的文章,是有关南宋官窑的。该文认为,虽然历代文献上仅记载南宋两座官窑,但“南宋晚期一定存在第三座官窑”,并且该座官窑是“当时皇家用瓷的主力窑口”。 这一推断的论据,则是“在杭州这些年陆续出土了一些精美的白胎官釉青瓷残片,工艺极精,单从工艺上看绝非民窑所为。”...
安置着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自去年底正式对外开放至今,游客除了观赏到馆内的珍贵文物外,仍未能一睹古船真身。“南海一号”何时显真容,颇受海内外游客关注。 记者11日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获悉,《“南海一号”水环境保护综合处理技术方案》10日下午经专家评审组论证后,获得了一致通过。博物馆方面表示,待该...
中新社阳江7月11日电(记者陈明)安置着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自去年底正式对外开放至今,游客除了观赏到馆内的珍贵文物外,仍未能一睹古船真身。“南海一号”何时显真容,颇受海内外游客关注。 记者11日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获悉,《“南海一号”水环境保护综合处理技术方案》10日下午经专家评审组论证后,获得了一致通过。博物馆方面表示,待该方案具体实施后,游客可在博物馆的观光廊...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与镇江博物馆联合推出的《勾吴古韵——镇江博物馆馆藏吴国青铜器精品展》,受到广大观众一致好评,通过展览在商周的礼乐间回眸青铜时代的匠心与古韵,再次重温人类物质文化的华彩乐章。 本次展览的展品均出土于镇江地区的吴国土墩墓及窖藏,展品规格档次高且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镇江曾地处西周春秋时期吴国的中心地带,在沟通南北交通及文化交流上起过重要的桥梁作用。正因为如此,吴国青铜器在形制、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