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此次出土的鎏金铜制衔环铺首。文物部门供图 此次发掘的隋炀帝砖墓。 此前被误判的隋炀帝陵大门。 隋炀帝画像。资料图片 昨天,扬子晚报独家报道了全国各地考古专家在扬州召开论证会,认可在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发掘的“隋炀帝陵”为隋炀帝真墓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当日下午,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新闻通气会,披露了包括出土珍贵文物在内的更多细节,其中几点重要证据更是佐...
挖掘现场 挖掘现场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4月10日报道,英国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在彭博社未来的伦敦总部下面发现了一处惊世骇俗的古罗马遗址。该遗址占地3英亩,到目前为止已出土上万件古器物,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罗马时代的大街。 这次挖掘在伦敦考古博物馆(MOLA)的考古学家的带领下进行的,经过了长达6个月的时间,他们除了挖出近3500吨泥土外,还发现幸运符、钱币、皮鞋和写字板等文物。 古...
扬州市邗江区发现隋炀帝陵墓。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 扬州市邗江区发现隋炀帝陵寝的古墓。古墓出土的文物鎏金铜铺首。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 近期扬州市邗江区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寝的古墓。14日,扬州召开新闻通气会,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证实,4月12日,国家文物局派出刘庆柱、信立祥、林留根三名考古专家现场考察,专家们初步认为墓主人应为隋炀帝杨广。 据束家平介绍,为配合城市基...
日本和英国研究人员11日报告说,他们对日本北海道和福井县遗址出土陶器的焦糊痕迹分析发现,这可能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用于烹饪的最古老陶器。 这些陶器属于距今1.18万年至1.5万年前的日本绳文时代草创期。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了含有烹饪鱼类时产生的脂质,因此推断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烹饪陶器。此前考古界认定的世界最古老烹饪陶器,是地中海东岸地区出土的约9000年前的陶器,上面有加工动物乳汁的痕迹。 研...
废品堆淘出不少烧坏的瓷烟斗 一座几百年的明代古窑斜卧于邕江岸边,层层黄土掩埋了曾经红火和繁忙的景象。今年3月,几片散落地上的碎瓷片让考古人员发现了古窑的痕迹。 历时一个月的勘探与试掘,位于仙葫开发区邕江沿岸的三岸窑址初现雏形,透过精心堆砌的古窑,陶工们的聪明才智崭露无遗,而在瓷器废品堆中挖到的瓷烟斗很可能佐证广西是烟草种子最早登陆我国的地方。 1 邕江岸边现明代古窑 从龙岗大桥出发,穿过曲...
考古人员日前在辽宁省朝阳县境内新发现两个辽代墓志和大量考古资料,从墓志和资料上证实了传说中的晋代王城所处位置在今天的朝阳县波罗赤村附近。 前不久,朝阳县公安部门在侦破一起案件时,发现了两个辽代墓志。从墓志内容上看,这两个墓志分别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皇后李氏和妃子安氏的。据查,这两个墓志是在朝阳县乌兰河硕乡黄道营子村附近的辽墓群出土的,至此,李氏死后葬于辽阳的说法得到了更正,进一步证实了传说中的晋王...
近日,山西省襄垣县仙堂山景区工作人员在该山紫云岭东侧的两个山崖上岩洞里,分别发现一副悬棺。 仙堂山在襄垣县城北25公里处,因建于半山腰的仙堂寺而得名。据了解,悬棺位于紫云岭东侧的山峰,是襄垣、武乡、黎城的交界处,仙堂山景区工作人员在景点开发过程中发现了这一奇景。仙堂山周围有70多个岩洞,目前只发现两副悬棺,由于悬棺所处的位置特殊,他们并没有上去过。 据介绍,悬棺岩洞周围岩石由于风蚀或人为雕凿,...
近日,记者从达州(微博)渠县文管所获悉,近日在渠县青龙乡山坪村考古时,意外发现130余处古洞穴,疑为东汉晚期悬崖墓葬群,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据参加此次考古的渠县文管所研究人员余俊华介绍,这些古洞穴被当地村民称为“蛮子洞”,此次发现的古洞穴共130余处,集中在一处山崖上,是近年来渠江流域发现数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洞穴。古洞洞口成方形,洞门石壁上千年前的门扣眼依旧。大的洞穴,洞内深达五六米,宽约...
9日记者从四川泸州纳溪区文管所获悉,四川泸州纳溪棉花坡镇九川村发现一处宋代石室墓石刻文物,当地文管部门当即采取保护措施,对该处文物进行了拍照、GPS录入、测量,并安排专人看管,加强监控,最大限度进行保护。 据了解,此处文物是棉花坡镇九川村一村民发现的,由于雨水冲刷,大路边涵洞处裸露出雕琢精细、线条流畅的古墓葬物件。走访当地村民了解到:此涵洞是五十年代修村级公路时从附近一古墓葬(深基)内搬运过来的...
晋祠舍利生生塔发现八卦琉璃龙 近日,晋祠博物馆古建施工人员在对馆内舍利生生塔揭瓦维修时,首次发现八条琉璃龙。 这八条琉璃龙环绕在塔顶部位、历经260余年风雨,至今仍色彩逼真、形态生动。省古建专家柴泽俊称,其为琉璃中上乘之作。晋祠舍利生生塔位于晋祠南区浮屠院(亦称塔院)中央,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现存古塔为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之作。塔高38米,分八角七级,每层均绕以琉璃勾栏,游人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