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在大兴区安定镇大渠村内发现一处古墓。据挖掘人员介绍,古墓可能是汉代的。大兴区文委一位副主任称,目前还不想对外透露具体情况。 村民史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在大渠村内发现一处古墓。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村里看到,这处古墓长约20米、宽约10米,位于村子中间。北侧是农田,南侧是民宅。村民说,4月27日下午,村里正在挖水沟。水沟大约3米深,挖掘机正在作业时,突然发现下面有异样,发现类似瓷片的东西。于是立...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简帛书籍的陆续出土,为丰富和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提供了资料与条件,促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学术史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简帛佚籍的发现对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使一些古书的可信性得到基本认可;第二,可使一些古籍的属性和成书时代得到大致的确认;第三,可使许多学术著作的价值得到新的、进一步的认识;第四,可对古代时期的学术源流作出新的判断;第五...
河北赵县出土的部分陶片 河北赵县古村落遗址发掘现场 为配合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安段)改扩建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工作人员日前对赵县贾吕村一处史前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发掘工程已接近尾声,确认该遗址为距今5000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村落。 据介绍,此处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外,还发现了包含汉代、金代、明清时期等四个时期的文化层,尤以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的发现最具考...
据《文汇报》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山东淄博市临淄齐国故城内的阚家寨村南一带发掘的遗址,证明是一处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的西汉时期的铜镜铸造作坊。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古代铜镜铸造作坊遗址。 据介绍,铸坑、水井、沙坑等一系列遗迹的揭露,以及100余件镜范残块、鼓风管等铸铜遗物的出土,为该遗址年代、性质和用途的判定以及对汉代铜镜铸造工艺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让考古人员惊...
事发现场。昨天,有人发现献陵院内的云纹丹陛石多处被凿,一侧台阶已被破坏,怀疑为偷盗者所为。景区保卫科称,未发现有文物丢失。读者 崔先生 供图 1日,文保人士崔先生称,十三陵献陵内的重要文物云纹丹陛石周边台阶被破坏,怀疑为偷盗者所为。 十三陵特区保卫科表示,已展开调查,目前无文物丢失。 崔先生介绍,昨日上午,他来到十三陵游览。在献陵逗留期间,突然看见院内刻有云纹的丹陛石附近,遭到大面积的破坏。...
2010年,在配合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安段)改扩建工程进行的考古调查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工作人员在赵县贾吕村东发现一处遗址。2012年6月,省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认为遗存较为丰富,考古价值较大,建议发掘。2013年3月,省文物研究所会同石家庄市文物局、赵县文物旅游局组建贾吕遗址考古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考古工作已进行了一个多月,发掘面积550平方米。出土了新石器、商代、汉代...
新华网石家庄4月29日电(记者齐雷杰)记者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北赵县贾吕村附近发现一处史前古村落遗址,目前发掘工作接近尾声。这一遗址被确认为距今5000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村落遗址。有趣的是,考古发掘发现了一些灰坑,被认为是古人倾倒垃圾的场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韩金秋表示,这一遗址于2010年被发现,去年6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进行了勘探。今年,为配合京...
新乡鲁堡遗址挖掘现场 罕见“屈肢葬” 罕有的屈肢葬,4000余年前的陶器……4月25日,大河网记者从新乡鲁堡遗址发掘现场了解到,河南文物研究院考古队在这里发现了数个古代墓穴、数具尸骨及部分陶器陪葬品。据地层推测,该墓群属于龙山及秦汉时期的墓群。 新乡鲁堡遗址位于凤泉区南鲁堡村东北处,河南文物研究院考古队在南水北调线中线干渠工程进行时,就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考古队负责人张举东称,从目前...
4月25日,唐崖土司城考古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桥上桥,被称为明代“立交”桥。 这座小巧精致的明代“立交”桥,在唐崖土司城遗址内过龙沟(小地名)地段。桥长5米,宽1.8点米左右,这座两层小石拱桥横跨于一条小溪之上,桥底层是由一块条理开凿痕迹明显的条石搭起的单孔平桥,底桥上的第二座桥,桥墩厚实牢固,三个桥孔距离平均。 因小桥的连接使得唐崖土司城第三条大街延长至土司城营房部。据考古专家考证,底桥为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