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考古工作者近两个月的发掘,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境内一个初步推断为战国前与冶铜有关的聚落遗址被发现。该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铜器、陶器、铜矿渣等器物。考古专家认为,该遗址填补了滇北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发掘现场位于东川区铜都街道办营盘村村后的一块高地上,海拔1300多米。据介绍,该遗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因当地村民建房取土,发现了陶片、碳化稻和灰烬层等遗物与遗迹。2006年,昆明市博物...
昨天(23日)上午,“探源青岛”即墨北阡考古现场有了新发现,考古人员在清理大汶口文化早期一处小广场时,突然发现一个二次合葬墓和一些石器,距今已7000年。据专家称,北阡考古月底结束,共出土石器、陶器等文物数百件,结合前三次的考古,已经比较完整地将青岛大汶口文化时期古人类生活状态连接起来,出土的大量实物资料证实,在7000年前,青岛地区已有较高的文明水平。 清理小广场“惊醒”老祖先 “这个合...
考古学家发现的壁画 考古学家在墨西哥东北部山脉发现由狩猎者制作的近5000幅洞穴壁画。此前那一地区没发现有前西班牙裔的族群存在。这一发现为证明该族群的存在起到很大作用。 其中黄色、红色、白色和黑色的壁画描绘了人类、鹿、蜥蜴和蜈蚣的形象。根据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的判断,这说明创作壁画的族群曾进行打猎、捕鱼和采集食物的活动。他们还描绘了有关宗教和天文的图像,而且大部分的作品都保存得非常...
5月22日,记者从定西市安定区博物馆了解到,安定区一建设工地近日意外发现一处古代铜钱窖藏,经考古专家初步考证,这些重达114公斤的铜钱历汉、唐、宋、金四代,其中绝大多数为北宋时期的钱币,认定为宋代窖藏,这也是迄今为止定西市发现的最大铜钱窖藏。 5月22日上午记者从安定区博物馆了解到,近日,定西市安定区建宁小区2期工程的工人们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铲车铲起的土中有大量铜币,随后报警。辖区派出所民警接到...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政府获悉,考古人员近日在太仆寺旗千斤沟镇发现一处距今3000多年前青铜时代的锡矿遗址。据了解,该矿是经专家认定的殷商时期距中原最近的锡矿。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博物馆、锡林郭勒盟文物部门相关人员共同对太仆寺旗千斤沟镇石门山进行勘察,获得大量石质开采工具,并认定了10余条古矿坑。专家初步判断此处为青铜时代锡矿遗址。 据了解,千斤沟锡矿遗址是经专家认定的,殷商...
近日在河北省博野县程委镇东呈召村一李姓村民家中发现了22份地契文书,地契文书时间为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时间跨度280年。 据房主介绍,这些地契是在拆除老屋翻盖新房时在墙壁中发现的。在22份地契中,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八年,距今280年。所有地契文书均为棉麻纸书写或印刷,手写体为小楷,保存完好,多数契约盖有县令官印或私人印鉴。其中十来份清代道光年间的地契文书上,贴有民国时期的印花税票,极...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1日电(记者李云平)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境内日前发现一株16米长的树化石,具有较高的艺术和考古研究价值。 据了解,这株树化石年轮、树干、树斑清晰可见,直径为60厘米至130厘米,是由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嘎查牧民傲特根巴特尔在放牧时无意中发现的。他说:“我放羊的时候看见这个东西,就往下挖,没想到挖出了树化石。” 在接到相关报告后,乌拉特后旗政府和当地收藏协会负...
5月21日,工作人员在发掘现场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境内,一个初步推断为战国前与冶铜有关的聚落遗址被发现。考古专家认为,该遗址填补了滇北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发掘现场位于东川区铜都街道办营盘村村后的一块高地上,实际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目前已发现房屋14座、灰坑48个。在房屋的居住面上发现有双孔石刀(或称石镰),铜针、铜鱼钩、铜锥、铜刀等物品以及石镯残件、铜块等器物。在...
近日,徐州市中心区域一工地发现城墙遗址。昨天,省市考古专家判断,城墙系西汉楚国及后继东汉彭城国之都城彭城的东城墙遗址。此次发现对今后徐州考古具有坐标作用。专家猜测,在城墙附近地下,或有楚王宫殿。 工地现汉代城墙 该工地位于徐州市老城区中心彭城广场东侧,2012年8月开挖,开挖不久,工地便先后发现明、唐宋、六朝时期的石碑。据徐州博物馆考古科有关人士介绍,实际考古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出土各类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