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仅仅建立起一幢幢豪华、伟岸的博物馆还不够,关键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参观文明与管理文化 上月19日正式开门迎客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受到上海市民及游客的热捧,三周来屡迎客流新高。然而大客流下,一些不文明的参观行为也被网友曝光,其中一则微信引起了大家的忧虑——“上海自然博物馆海星被摸死!巨蜥的脚趾也被摸断了!”(5月10日《新闻晨报》) 前几年,三联书店出品了一本谈博物馆艺术的书《我不在家,就在...
上海自然博物馆开馆未满一个月,已多次遭遇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触摸池里的海星被摸死,科莫多巨蜥的一根脚趾被弄断等等……上海科技馆9号在官方微博证实了此事,认为主要是由于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上海自然博物馆自开馆三周以来,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热烈追捧,参观的游客数量屡破新高,光是“五一”小长假三天,接待的游客就有4.55万人次,昨天周日上海自然博物馆更是因为游客拥挤而限流了两次。9号,上...
“文明”一词出自《周易》贲卦的彖辞“文明以止,人文也”,又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可见,“文明”在中国固有的文化系统中其基本意思即是指人文教化,其目的是要化成天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使社会和谐,致天下太平。应该说这些也体现了儒家文明观念的基本内涵。 一说到巍巍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我们会想到很多,包括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文学艺术,甚至科学技术等等,但是其主体显然是儒家...
4月30日上午,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江山市委、市政府,浙江自然博物馆承办的“大美江山——江山市生态文明成果展”开展仪式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一楼大厅举行。省政协副主席陈艳华,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江山市委书记吕跃龙出席并讲话。观众及央视、新华社等宣传媒体代表500多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金兴盛厅长指出,近年来,江山市深入贯彻“八八战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突出“生态立...
出现于唐代的三彩瓷器,被称为“唐三彩”。唐三彩凭借流光溢彩、雍容华贵的视觉感染力,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关于唐三彩,至今仍有许多有待探索的未解之谜。 日前,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李蕾发表研究成果——《丝路回响——唐三彩艺术风格形成的外来因素考辨》,从唐三彩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唐三彩作为盛唐文明独特的物质文化形式,见证了唐代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动。 目前的...
华夏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而以嵩山地区为核心的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兴起和发展的摇篮。2015年4月16——17日,由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委托的重大课题“嵩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与华夏文明的形成”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 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近30位课题参研学者参加了本次启动会。...
古往今来,“玉”字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美好而高尚的字眼。人们用玉字组成不计其数的词,来表达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例如玉貌、玉体、玉女、玉容等等,并把为正义而死形容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现今日常生活中,玉器或佩戴,或陈设,不过是寻常装饰品而已。玉器在中国文明史上的重要性,并不是人人皆知的! 玉文化绵延7000年,至今魅力不减,生命力越来越旺盛,不能不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玉器对中...
“考古发现表明,距今4200多年的陶寺遗址已经进入早期文明时代。这比学界一般认为的中华文明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前推了500年。陶寺遗址也成为佐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牵头人之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日前说。 王巍是在山西省临汾市召开的尧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的。这一会议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和临汾市委、市政府主办,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
甘肃省博物馆(Gansu Museum),是一所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综合博物馆。 “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甘肃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地,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丝绸之路”甘肃段,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存使甘肃位于全国文物大省之列,甘肃省博物馆也因得天独厚的条件,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
为建立文明旅游长效工作机制,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即日施行,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开展。 记者6日从国家旅游局获悉,为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工作,提升公民文明出游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央文明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暂行办法已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并正式施行。根据这一办法,省...
历时5年编撰,一部解读山西历史文化、探讨山西区域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作用和贡献的《山西文明史》日前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杨茂林等人编著,约150万字。《山西文明史》利用传统史料,并吸收了文物考古、方志、民俗学等领域的新成果,通过对历史上山西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变革、文化流动、社会心态(集体心理)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思考,以理清山西区域文明的发展...
好,谢谢大家。那么,我们大家就可以回到古代的读书的环境中。而这种读书呢,叫诵唸。诵唸的呢,必然是经。经呢,肯定是善的。在古代中国没有宗教,但是祖宗崇拜,天地为大、忠孝当先,是先有的;而当时中国人信的黄老,而黄老传下来这一道,现在没落到了道教而已;而佛进来以后没有经,经过历代的苦行才传下来的西方的经典,西天的经才传来。而这些经,中国的教要传道,就是来自于朗朗的书声,就是从这个诵经的这方式传下来的。 ...
600年古建筑2小时烧毁殆尽,战国遗址旁违建养殖场,一年内1.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文物作为民族的共同记忆,近年来却屡遭拆、烧、盗等伤害,历史根脉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也为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积极献策。 拆、烧、盗——多少文物在“哭泣” 2015年伊始,云南巍山古城拱辰楼被一场大火毁于一旦,6...
3月7日,温州博物馆在一楼多功能报告厅开展《丝绸之路与新疆古代文明》讲座,特别邀请新疆博物馆馆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侯世新主讲。 讲座从新疆的地理概貌和气候条件、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发掘和文物概况、语言文字的多样化以及多种宗教文化并存的局面等4个方面对丝绸之路和古代新疆文明进行介绍,并详细讲解了部分出土文物的典故出处及其重要文化价值。讲座内容丰富有趣,向听众展示了一个多民族居住、多种宗教并存、文...
终其一生,孔子孜孜不倦追求的,就是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恢复周王朝的礼制。而玉器作为周人礼制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古代儒家经典中时有闪现。像《周礼》中就记载了“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